第381章 客来
在道观吃了一顿斋饭,突出的是食物本身的香味,不过只是略微清淡点,还是好吃的。
痛快的玩了一天,阮青瑜接到好友的信件还有些惊讶。
“夫人,是李兄一家过来投奔我。”
“韩姐姐?”
王慧珍有些惊讶,李镇怎么会一家都过来?他没考上进士?还是没授官?按理说已经两年多过去了,早就该有个说法了。
“对,信上说早就出发了,估计比信晚几日到。”
“二爷,李家现在什么情况?这个时间不早不晚的,有些奇怪。”
阮青瑜把信递过去,说起来:“李兄怕是得罪人了,在京待不下去。”
王慧珍看见信上说李镇次年考了一个两榜进士,成绩不算突出,又加上没有靠山,本来想学阮青瑜去个中等的县就满足了,也不挑地方。
就等着派官的时候运气来了,工部屯田清吏司缺一个主事,是从六品的官职,需要一个数术极好,李镇于这一道确实有几分天赋,就去参加了考试,成了一名从六品的工部管事,负责核算陵寝的拨款费用等,从这说起还是有几分运气的,这是京官的从六品,比阮青瑜的品级还高。
王慧珍接着看,信中写到:“年尾清算,失职革查,京中无容身之地,投奔阮兄,望收留。”
这信中没说明白,怕是有些话不好说,这李镇的官也就是一年半,怕是遇见什么事了。
“不知道二爷怎么打算的?李家安置在哪可有考虑?”
这人都要来了,也不能不管,等人来了问清楚,要是没什么牵扯,怎么说也是一个两榜进士,这样的人在身边如虎添翼。
“后院,不大妥当,你看看咱们这附近有没有一进的院子,先租下来,把东西先置办一下,李兄,不是那样胡闹的人,等人到了我在问清楚。”
“好,我知道了,两年多没见,我还怪想韩姐姐和增寿的,说起来增寿也该九岁了是个大孩子了。”
想着都等不及回信就上路的李家人,怕真是遇见难处了。
李镇一家是坐船一路过来的,韩氏变化不小,要是王慧珍见到,必是大吃一惊。
“老爷,阮家能留下咱们吗?咳咳。”
“你怎么出来了,外边风大,快回去,阮兄不是那样落井下石的人。”
李镇满脸苦涩的说出来,他也怕阮青瑜客客气气的不接受自己一家,那只能回老家窝着,只是他不甘心。
“都怪我,连累了你们母子,还害了你。”
韩氏想到没了的那个孩子也是心疼,只是都过去了,也不好多提,就说:“老爷说哪里话,咱们一家人都在就好。”
李镇带着韩氏和孩子是五日后到的,正赶上阮青瑜去下边了,最近之前的无头尸案一直没有线索,他挺郁闷,正好去下边看看,他们想的是李镇一家可能好要几日过来,晚上他就回来了,没想到还是错过了。
打听着来了阮家,看门的是庄大叔,这人李氏和韩氏都见过,庄大叔还认识李镇,前几日王慧珍也说了李家可能上门,让他注意点。
“是李家老爷?”
“是我,可否通禀一下,李镇携夫人拜访你家主子。”
“李老爷稍等,我这就去报。”
王慧珍得了信赶紧出来,开了大门,韩氏也带着增寿下了马车,一家三口等着,王慧珍出来看见的就是这情形,只是物是人非,差点没认出来。
“李大哥,韩姐姐,有失远迎了。”
“夫人多礼了。”
听见李镇这话,韩氏强挺着精神说:“两年多没见,夫人依旧光彩照人。”
“韩姐姐,快别跟我客气,你跟李大哥随我进来,这是增寿吧,真是长大了。”
带着人进了会客厅,一脸歉意的解释了:“二爷算着日子以为还要几日,今日上衙去了下边,要等晚上才能回来。”
“大人公务繁忙,应该的。”
王慧珍请人坐下,上了茶水,韩氏让增寿上前拜见:“这孩子,路上不是还念叨说要见到你婶娘,高兴的很呢,记着你给的糖甜呢。”
增寿九岁了,许是经历的多,有些胆小,不过该有的礼数还是有的,上前拜见了王慧珍,王慧珍拉起人:“增寿都是个小大人模样了,再过两年我都认不出来,这是婶娘的一点心意。”
那边黄芩得了吩咐,早就准备好荷包,里边一块和田玉佩,给小孩子玩的。
增寿看着韩氏,韩氏点头示意,她以为里边就是银裸子或者金裸子。
“我跟二爷前年冬添了一子,今年一岁半多,黄芩,去喊奶娘抱出来见见李家伯伯和伯娘,还有哥哥,他最喜欢比他大的小哥哥了。”
吴奶娘领着阮一元小朋友过来,这孩子也不怕生,看着几个大人,向王慧珍伸手要抱。
“这是我儿子大名阮一元,小名豆豆,豆豆,这是李家的伯伯伯娘,娘怎么教你的,拜拜。”
豆豆伸手冲人拜拜,还冲人笑。
韩氏接过小人夸起来:“真是跟菩萨跟前的小仙童一个样,这是伯伯伯娘的一点心意。”
说着话拿出来一个金的长命锁给人挂在脖子上,来之前夫妻俩就猜阮家应该是添了孩子,男女不知,就打了金的长命锁,这不正好用上。
要不说也尴尬,分开之后,少了书信来往,突然上门,李镇是想明白的,求人收留就要姿态低点客气的喊“夫人”,韩氏心情就复杂极了。
“韩姐姐,你这太客气了,这个小调皮重着呢,别累着你。”
说着示意人接过孩子。
“让增寿跟豆豆去外边玩吧,这孩子每天就喜欢去外边,天气也好。”
增寿得了同意,就跟着一起去玩,见孩子出去,王慧珍重新看向李家夫妻俩。
这一打量,就看出几分心酸,韩氏也不算大,算算还不到三十的年纪,憔悴的不像样子,李镇好点,这头上的白发也不少,也不知道经历了什么事。
只王慧珍在家,李镇不好多说,韩氏就主动说起:“夫人,这是我们的不是,也没提前送信,就直接过来了,这也是实在是没办法了。”
韩氏这眼泪就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