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定了
木二和黄芩的婚事就算定下了,黄芩说要在枣儿后成亲,先送枣儿成亲,正好她不太懂婚礼的流程,跟着学习一下。
王慧珍给了同样的添妆,两个人都是二十两银子,加上银首饰一套,金镯子一对,做嫁衣的尺头一块,给人在后边又租了一个院子做婚房,木二先是搬过去布置,以后就是他跟黄芩的家了,枣儿跟魏明也是单独租了院子,挨着何家。
成亲之后,枣儿暂时还在内院伺候,只是定的是做活的活契,就是魏明,先跟着王春阳做活,王春阳还笑着跟王慧珍说:“这我还白得了一个跟班。”
王慧珍听了一想还真是:“暂时咱家就这么多活计,等着你忙不过来也有个帮手,早点培养也好。”
先前王春阳还什么都不懂,这两年下来,也是事事周全了。
“你的婚事这次我爹过来怎么说?大伯没交代?”
想到出去几日没回来的亲爹王老四,王慧珍有些担忧。
王春阳想着之前四叔的交代直接说:“我爹让四叔带话,让我听你跟姐夫的安排,家里远就不掺和了。”
王慧珍算着人年纪还不算大:“你年纪不算大,先跟着历练历练吧,要是你姐夫挪动,定个县城的,骨肉分离就不好了,那就等几年再说可成?”
“我听姐的,现在还是学本事重要。”
“行,以后月银也好好收着,谁家好姑娘嫁嫁进来不要聘礼?知道不?”
“知道。”
主要是先前看王春阳挺大方的手松,王慧珍就提醒一句,大方性子好,也该替自己打算一下。
至于朱大妹这边王慧珍就让王春阳找之前帮着种地的赵大姐一家帮着寻摸一个上门女婿,想来想去也就是这样的人适合朱家的情况。
农场的那些人除了龚五,年纪轻的小伙就没了,龚五已经定了亲,今夏就会把草芽嫁过去。
剩下的还有到了年纪的丁阿春,阿夏的姐姐,余下的年岁都不大,还不需要成亲。
赵大姐一家不愧是本地的能耐人,这不找了一个青年,姓徐,今年二十二岁,家里爹娘能生,生了十个孩子,七个儿子,这儿子越生越穷,徐六是排行老六的,上边父母都上了年纪,多年劳作也没什么进项了,家里边五个兄弟结婚了,到他这实在是为难。
赵大姐托人问话,愿不愿意上门,还有一份活计,就是要养着人家的妹妹,女方不要聘礼,这边有房子住。
徐家当家的大嫂直接没问就同意了,家里养着两个小叔子,一直成不了亲也不好,为着两个小叔子自己儿子也要耽误,给两个小叔子找人家,公婆就没有理由不分家了。
“赵大嫂子,听说朱家还有妹妹,要不要上门女婿,咱们家还有个小的,十八岁,也能上门。”
赵大姐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还是拒绝了:“这不成,人家就要一个,以后妹子嫁出去呢。”
徐大嫂虽然有些失望,想着凑凑给徐七娶一个差不多的就成了 ,解决一个是一个。
徐家爹娘就是不愿意也没法子,徐大嫂有话等着:“爹娘,不要怨我答应了,六弟都什么年纪了,咱家这情况在这呢,老三到老五的媳妇都是换亲来的,家里还有妹子给小六换吗?”
“六弟,那姑娘大嫂可是见过,是个好的,模样不差,就是有几个妹子拖累,那也说明人是个有情有义的,你过去还能再农场做一份活计,两个人怎么也能养活几张嘴,听说那农场工钱多,赏赐也不少,要不是不收散工,我都恨不得跟你大哥去呢。”
徐六听见这话,心里的两分不愿意就下去了,家里的情况就这样了,他知道大嫂的心思,无非就是为了侄子着想,也没什么好怪的,于是开口:“我同意了,麻烦大嫂帮忙说和了。”
徐家爹娘有些愧疚,不过想着私下里大儿媳说的长孙就要到年纪了,有两个没成亲的叔叔算什么,也就点头了。
徐家也是本本分分的人家,要不是生的太多,也不至于穷成这样。
徐大嫂也没狮子大开口,就让人上门,送了两包点心,给徐六做一身新衣裳,就让人把人领走了,说好了五年之后朱家妹妹大点,就每年再给点孝敬,前五年就算了。
朱家大妹见过徐六说好了条件:“我家里妹妹小,爹娘没了,我是要养着美美的,以后是嫁人也好,招赘也好,都听她们的,嫁人我就攒嫁妆,招赘我就给聘礼,你同意咱们好好过日子,农场这边主家好, 好好干活总能攒下来的。”
徐六见了朱大妹那点不愿意都没了,只是听完问了一句:“那咱们要是生儿育女跟妹妹一样养?”
朱大妹一愣这是什么问题,转过一想就明白:“一样的,咱们儿女也一样,咱们好好干,我妹妹也不是不干活的,等着大点就能养活自己,只是我想着尽一份长姐的心。”
“那就听你的。”
朱家和徐家的婚事算是成了,也没操办,就去县衙登记备案就一起过日子算是成家了。
王慧珍听说了徐家的事,只能说计划生育这个事也不是没用,这生的多了穷呀,要是只生一个哪有这样的问题,记的后来大家都不生了,按照大家的话讲,小小的老子还养不活,还生什么娃。
这事还有后续,丁家阿娘邱氏见过徐六上门,听说徐六家里还有个弟弟,年岁合适,也有上门的意思,就有了想法,跟丁马商量给丁阿春找个上门女婿。
“当家的,咱们儿子没了,要不是为了几个闺女,我早就不想活了,阿夏有了前程,阿秋还小,我想着阿春年岁到了,跟朱家大妹一样,找个上门女婿,以后咱们也有个依靠,我看徐六人不错,想来他兄弟不差,要不咱们提提?”
丁马沉默寡言,听见儿子没了眼神才有些许波动,半天才说:“听你的。”
邱氏就跟徐六透露了意思,徐六已经在农场住了一段时间了,也签了长契,这农场的生活比徐家好太多了,就是人少,也没人嘲笑,在他看来自然是好日子,丁家的闺女他也见过,模样不差,就是品行问了媳妇也是个温和的,就让人回家带话了。
徐家大嫂简直欣喜坏了,本来都想掏光家底给小叔子娶媳妇了,这下好了,省钱了。
徐七跟六哥关系好,也相信六哥不会害自己,既然六哥说农场日子好,那就是真的,就同意了。
除了跟主家汇报,签了契约之外,丁家简单的请农场的人操办了一场,这算是农场的第一件大办的喜事,农场的人不算多,坐了两桌也算是热闹异常,王慧珍一样是赏了二两银子。
“二爷,你说说,没想到朱大妹的婚事还有这样的影响。。”
王慧珍想起来,都有些意外,这农场添人还有这样的方式,剩下的人家怕不是要学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