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建学府
“什么?你们真的要买飞雷炮?”
刘伯温诧异,放着威力更大的新式火炮不买,这些人偏偏要没良心炮,这还真让宋青书说中了!
“飞雷炮?你听听,这名字就带劲儿!不就是一万石一门么?我们别的没有,就是粮食多,我要买它一百门!”
张士德两眼放光,想象着他们获得没良心炮后大杀四方的样子。
“一百门?这恐怕有些困难,这飞雷炮其实我明军也没有那么多,也就百门左右,还有卖给其他势力。张将军看看要不再想想。”
刘伯温被张士德的大手笔吓住了,一百万石的粮食说花就花,可见张士诚那里真的是粮草充足。
“头一次听说卖东西的还怕别人买的,没有那么多你们不会继续造么?”
被刘伯温的话给逗笑了,张士德还头一次见有钱不赚的主。
这没良心炮主要是明军过渡武器,当时制造也就百多门,加上后来使用时损耗一些。
阅兵时使用的就是明军全部了,若是再造,实在没有必要,既浪费材料,又不如新式火炮好使。
不过刘伯温眼睛一转,计上心来。
“张将军不知,这飞雷炮制造困难,不然我军也会有更多,所以张将军还是一次不要购买这么多了。”
刘伯温故意说飞雷炮制造困难,目的就是让张士德知道这没良心炮来之不易,明军没有多余存货。
并且刘伯温这样说,同样存在给张士德挖坑的想法。
果然听刘伯温说完飞雷炮难造且不多之时,张士德心中一喜。若是他们把这些飞雷炮都买过来,那岂不是自家实力大增,而明军……
不过随即一想,明军会这么蠢?把自家如此珍贵的武器全部卖出?
“刘大人,有一个问题我实在是不解,既然这飞雷炮制造困难,那为何你们还要对外出售呢?”
张士德问出心中疑虑。
“不瞒张将军,我军穷啊!别看我们占了应天府,可是将士们每日粮草消耗十分巨大,这才不得已出此下策,否则怎会将重要武器卖出?”
刘伯温知道张士德的疑虑,遂装穷以作回答。
不知明军虚实的张士德还真被刘伯温精湛的演技所骗,认为刘伯温没有骗他。
“那不正好么!你军缺粮,我军有粮,这笔买卖正好各取所需。这飞雷炮有多少我就要多少!”
张士德心中大快,恨不得立马拉着这批飞雷炮回去向张士诚复命。
见时机成熟,刘伯温也不再多言,领着张士德前往火器局,将一百门没良心炮连同炸药卖与张士德。
同时刘伯温还很负责任的让士兵教会张士德没良心炮的使用方法,也算是做好售后服务了。
至于张士德答应的一百万石粮食,刘伯温才不怕张士诚赖账。
一来两军尚处于合作阶段,张士诚还不至于做出赖账之事。
二来刘伯温也不怕张士诚赖账,他最好赖账,明军就有借口攻打张士诚的领地了。
以同样的方法,刘伯温又将剩余的没良心炮卖给了其他义军使者,这一下,明军中的没良心炮算是彻底销售一空。
至于后续他们是去打蒙古人还是互相攻击,那就不是刘伯温所考虑的。
明军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等全部捋顺后,自会征讨其他势力,统一整个南方。回到议事堂中,刘伯温将没良心炮售卖给各方势力说给宋青书等人听,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
随后众人开始议论起今后应天府的发展。
“大王,如今咱们兵锋正盛,是应该继续进攻,争取进一步扩大地盘!”
张无忌首先提议,由于明军连连胜仗,让明教众人看到希望,想要继续扩大战果。
宋青书不语,只是看向朱重八,想听听他有什么想法。
果然,朱重八与众人的观点完全不同。
“大王,接连战事,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不如趁机休整一段时间,积蓄力量才是上策。”
不同其他人,朱重八是在第一线作战的人,所以他更知道军中情况。
连番大战下来,虽然明军没有什么损失,但是士兵紧绷的神经也应该放松一下。
同时明军刚刚得到应天府,立足尚未稳,这时继续向外扩张,很容易让后方不稳。
不如趁此时机,抓紧笼络民心,制造影响,等恢复力量之后,再去扩张。
老朱的提议也得到了陈友谅等人的认可,他们一致同意朱重八的提议。
两方人为此展开讨论,一时之间谁都无法说服对方。
最后还是宋青书拍板定论,明军休整,抓紧训练新兵,同时继续研发新式火器。
至于对外扩张,宋青书认为还不是时候,可以继续观望一段时间。
至少没良心炮刚刚卖出去,那些义军首领一定会心痒痒,到时候他们若是忍不住互相攻伐,那时才是明军出手的时机。
“你们可知道现如今什么最重要?人才!没有人才怎能制造出更厉害的火器?没有人才怎么制造出更优秀的战船?所以我决定在应天府中创立学堂,招各界精英人士授课,为我明军培养更多的人才!”
宋青书知道只有不断的发展,一直不断的去点科技树,才能保证对四方的压制。
所以对所有人提议在应天府建立学堂,招揽各方各面人士,来当学校的老师。
“大王这个想法好,我刘基支持!”
刘伯温第一个站出来同意宋青书办学堂的想法,随后众人也纷纷附和。
“既然咱们明军是以武入世,又以光复汉人天下为己任,不如就叫做‘大汉武学’好了!”
周颠甚至连学校名字都想好了,兴奋的对着众人说道。
宋青书抹了一把脸,直勾勾的盯着周颠。
“以后这个‘武’啊,‘汉’啊,‘大学’什么的就别提了,不光彩,咱们是在应天府,地处南方,同时也是咱们的大本营,叫做‘南京学府’更好。”
宋青书没同意周颠所说的‘大汉武学’这个学校名称,而是直接定了‘南京学府’之名。
众人所不解其意,但是既然是宋青书所言,也不再有异议。
“对了,我还想到一件事,给蕲州的彭和尚去封信,告诉他,他那里就别学咱们建学府了,再让他把境内的樱花树都给砍了,武昌那里不能有樱花,不然人中会痒的。”
宋青书又说了一句让在场众人不解的话,随后才结束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