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鸿钧设谋
看向高台之上的鸿钧,冥河心中思绪万千,不过这一次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于他而言,局面可以接受。
人族三皇、五帝之功德,自然是以三皇功德为最,辅佐五帝的功德与辅佐三皇的功德无法相比。
只是最后一位人皇轩辕需要小心谨慎,莫要杀伐过重,以至于招来因果业力。
虽然鸿钧已经言明,他不需要参与接下来的三次量劫,但因果这东西,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而方法,他也想清楚了,去盘古神殿内找巫族协调就是了。
蚩尤的背后,是巫族,以及无数与巫族结合的人族,以及他们的后代,即同时流淌着巫族与人族血脉的……人。
虽然如何协调,冥河还没有想好,不过摸着石头过河他还是能做的。
看看原本的洪荒之中,阐教的弟子们是如何行事的,他照着阐教弟子的方式反着来就好了。
不参与往后三个量劫,对他而言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毕竟他十分清楚,接下来的量劫都是什么存在。
就说接下来的封神量劫吧,那可是货真价实的圣人大战,几大圣人教派已经打到圣人要掀桌子,“重立地水风火,换个世界”的地步了。
此刻,鸿钧对于冥河十分满意。
鸿钧十分清楚,冥河不可能知道祂此刻心中的谋划,更不可能知道自己要借人族为盘布局,挑动圣人大战,而后利用封神榜和陨圣丹彻底掌控诸教,以及圣人教派背后的圣人们,那么,在冥河的视角之中,他只是听说自己要让其让出五帝之师,其便让了,这个行为让鸿钧更加认定了冥河对祂的“忠心耿耿”。
毕竟,鸿钧站在冥河的视角之中,祂也十分清楚,将五帝之师尽数让与西方教、人教、阐教、截教,是一件多么巨大的损失。
直接损失就是五帝之师的功德、气运,这足以为一个圣人教派培养数位可堪一用的弟子,同时极大的提升圣人教派的气运,让其根基更加稳固。
鸿钧知道,冥河麾下的冥族有十二尊领袖,其中十一位都还是大罗金仙境界,可若是有这五帝功德,再加上地皇和人皇的功德,足够这十一位冥族领袖尽数突破到大罗金仙之上的境界,届时,冥族将是洪荒第一大族,幽冥界也当是洪荒第一大势力,而且起码数个量劫内无可动摇。
其余圣人教派就是加在一起也无法与之相比。
这还只是直接损失。
现在鸿钧对于即不忠心,各种谋算还非常多的三清、西方二释是厌烦透顶,鸿钧可以推断,为了自己教派的气运,三清和西方二释会不约而同的试图削弱道教在人族之中的影响力,虽然难以动摇道教根基,但以人族天地主角的位格,冥河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布局,可是冥河不知道啊。
因为自己的一句话,冥河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答应,这样的忠贞之士不提拔,不重用,那怎么能行呢?
“冥河,这么多岁月以来,你为仙道殚精竭虑,辛苦了,也委屈了。”鸿钧有感而发道。
“不委屈,道祖,都是为洪荒天地众生。
玄门气运与洪荒天地息息相关,能为玄门做些贡献,弟子心甘情愿。
道祖您至公至善,弟子只要一片诚心,您是绝对不会辜负弟子的。”冥河看向鸿钧,好话张口就来,不假思索。
“嗯,好,甚好啊。”鸿钧点头道,心中更加感动。
不过此刻,祂并未直接传三清、西方二释来紫霄宫见祂,而是继续观望着三清与西方二释的动向。
祂想看看,在元始、准提、接引之后,老子、通天作何反应,虽然祂自己心底也已经不抱希望了,不过,看还是要看的。
到了吃陨圣丹的时候,也没人能说祂鸿钧不教而诛。
……
而接下来,让鸿钧更加震怒的事情发生了。
不多时,元始和准提、接引一道来到了八景宫之中,寻到了此刻正在炼丹的老子。
准提、接引本欲直接寻老子、通天一起,而后传下法旨,但是深知此刻他们在干什么的元始还是选择了先寻自家大兄商议一番,而后再去寻三弟。
“二弟,准提道友、接引道友,贵客临门,真叫吾这陋室蓬荜生辉啊。”老子看向眼前的三人,笑着道。
“老子道友过誉了,放眼洪荒,谁人不知老子道友道行高深,德行深厚,八景宫外种种奇异仙景,远胜洪荒他地,这可真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啊。”准提看向老子,率先开口恭维道,这一次,准提将姿态放的特别低。
不仅仅是因为老子的修为仅在冥河之下,更是因为老子的态度、身份,更决定了准提、接引此刻谋划能否能够成功,以及未来的西方大势。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老子道友若能执掌各方,吾等方能服气啊。”接引也在一边以感慨的语气恭维着老子。
“大兄。”元始则是没有那么多恭维之语,只是与自家大兄见礼道。
“诸位今日此来,必有要事,不妨直言吧。”老子看向眼前的三人,继续道。
三位圣人一起登门,绝不会是为了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而且老子甚至还能断言,今日元始、准提、接引此来,与冥河有关。
原因也很简单,一,现在的洪荒,以冥河的影响力,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完全的绕过他,除了他之外,没有谁能让元始和准提、接引达成共识,老子太了解自家二弟了。
老子很想听,因为此刻,他也十分急于破开昔日败给冥河之后,不可干涉人族的桎梏,在人族打开局面。
元始随即投掷出盘古幡,遮蔽天机,准提、接引也推出七宝妙树、十二品功德金莲,以圣人神通辅助元始,老子见此,也推出太极图和天地玄黄玲珑宝塔,跟着一起遮蔽天机。
“大兄,准提、接引二位道友是来传老师“法旨”的。”元始看向眼前的老子,语气平静,毫无感情波动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