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皖省之旅继续!不存在的黄梅戏!

上个月周烨霸榜新歌榜,很多音乐圈的人就已经很不爽了。

这个月他还想再来一次?

估计很多人就要坐不住了。

安庆,晴空万里。

《奇迹之旅》小巴车贴满广告,众人哼着欢快的小调,抵达了皖省文化重镇——安庆。

“芜湖!安庆!黄梅戏的故乡!我们来啦!”于萌萌扒着车窗,元气满满。

孙今娜抱着一大袋“嘎嘣脆”专属零食,腮帮子鼓鼓囊囊:“听说这里有江鲜!还有毛豆腐ps版?”

周烨瞥了她一眼:“毛豆腐ps?那叫‘徽州毛豆腐’,味儿更冲,期待你的吃播表现。”

孙今娜瞬间石化,手里的零食都不香了。

司雨在旁边偷笑,被孙今娜一个“死亡凝视”瞪了回去。

她默默收起孙今娜怀中的零食,淡定的说:“你筠意姐姐叫我监督你,少吃点。”

孙今娜噘嘴,“我这不是敬业么,怎么说也是人家的第一个代言广告,得认真对待。再说,也没有吃很多,这些东西看着多,其实没多少的......”

司雨不听,只是把零食收好。

于萌萌在后面悄悄地还想摸回来,被侯芊妤一把抓住小手,笑容满满看着她。

孙今娜是关系户,她不敢管,于萌萌她可不怕。

怎么说她现在也是奇迹少女队长,于萌萌名义上还是队员呢。

管上!

于萌萌小脸一苦。

无奈看了一眼孙今娜。

两人悻悻坐好,感觉旅程路上少了很多乐趣。

观众看到这样子,都哈哈大笑。

“两个小吃货没了零食,直接不开心了,哈哈。”

“给她吃!为什么不让她们吃,我爱看!”

“不给不给!看她们吃的那么开心,上班没有零食的我很不爽。”

童岚潇和陈菁则显得格外兴奋,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黄梅戏啊,终于到了主场!

第一站,振风塔,迎江寺。

古塔巍峨,俯瞰长江。

“哇!好高!”侯芊妤仰头惊叹。

“据说这塔能镇住江里的风浪,保佑行船平安。”童岚潇轻声解释,文化底蕴拉满。

王弘坤和邹辰两个小伙子,对着长江一通猛拍,努力凹造型,弹幕一片“坤坤好帅!”“辰辰看镜头!”的妈粉发言。

于萌萌试图模仿塔的造型,结果差点闪了腰,引发哄堂大笑。

苏润则带着孙今娜找到了新的“战场”,塔下的特色小吃摊。

孙今娜对着一碗飘着厚重辣油的牛肉面跃跃欲试,被高凝芷冷静地按住了蠢蠢欲动的手腕:“娜娜,下午还要录节目。”

看看得了。

孙今娜委屈巴巴.jpg。

“我正长身体呢!!!”

午饭时间。

地道的安庆菜上桌:鲜掉眉毛的江鲜杂鱼锅,香气扑鼻的山粉圆子烧肉,还有...

重头戏:徽州毛豆腐和闻着就上头的臭鳜鱼!

当那盘表面覆盖着浓密、雪白、细长绒毛的毛豆腐端上来时,除了周烨直接开启看戏模式。

童岚潇之前来过安庆,见多识广,并不惊奇。

其他成员集体瞳孔地震!

“这...这真的能吃?”司雨声音都在抖。

她自从吃过一次活珠子后,现在对这些奇怪的黑暗料理都十分恐惧。

“这毛...比我头发都茂盛...”于萌萌表情管理彻底失控。

高凝芷坏笑,怂恿道:“娜娜,你不是长身体呢,来一口。”

孙今娜深吸一口气,在“快乐吃播官”的使命感,以及周烨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眼神驱使下,英勇就义般夹起一块,蘸上特制辣酱,视死如归地塞进嘴里。

下一秒,她的脸皱成了十八个褶的包子,表情在“痛苦”、“震惊”、“回味”、“好像还行?”之间疯狂切换。

最后憋出一句:“...嗯!很...很特别!很有...地方特色!”

弹幕笑疯:“娜娜表情包get”

“毛豆腐:你礼貌吗?”

“周老板的恶趣味得到极大满足!”

“谁点的臭鳜鱼?怎么没人动?”

弹幕刚发出疑惑,就见苏润主动拿起筷子,伸向了臭鳜鱼。

咀嚼几口,鲜香混着微辣瞬间溢满口腔,点点头,“还不错。”

不过看到其他人惊异的眼神,她又强调,“真的还可以,你们尝尝嘛。”

众人拼命摇头,闻着就已经很可怕了,吃不了一点。

周烨自己则对那一小碗淋了香油、撒了葱花的鸡汤泡炒米情有独钟,吃得津津有味:“这个香!你们不懂欣赏。”

苏润有些遗憾,看来大家都不爱吃,那这个菜还是不用学了。

下午,团队来到了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地。

拜访黄梅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德高望重的阚再芬大师。

古朴雅致的院子里,阚大师精神矍铄,对童岚潇、陈菁这些年轻戏曲演员的到来非常高兴。

她是认识童岚潇的,戏曲圈子就那么大,童岚潇不仅自己是十分优秀的青年戏曲演员,还是尹兰飞的女儿。

前两年童岚潇还来专程拜访过她。

“这位陈菁,就是你母亲新收的记名弟子?”阚大师十分好奇。

“是的。”

“确实有几分你母亲年轻时候的样子。”

陈菁被说的有些不好意思,“阚老师过奖了。”

面对直播,阚大师感到有趣。

她平时是比较少上网的,看到直播间的观众数有些震惊。

“这么多观众呢?”

她亲自示范了一段黄梅戏经典唱腔,嗓音清亮婉转,韵味十足,听得众人如痴如醉。

童岚潇和陈菁也恭敬地献上了一段合作,获得了阚大师的点头赞许。

其他人则化身气氛组,鼓掌打call。

艺术交流气氛融洽。

周烨适时开口,带着恰到好处的请教姿态:“阚大师,黄梅戏旋律优美,故事动人。像《天仙配》里‘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女驸马》里‘为救李郎离家园’这些经典唱段,真是百听不厌啊。”

他话音落下,院子里却出现了短暂的、微妙的安静。

阚大师脸上浮现出一丝困惑,随即是温和的歉意:“周先生,你说的这两出戏...《天仙配》?《女驸马》?我唱了一辈子黄梅戏,倒...倒未曾听闻过。我们黄梅戏的传统剧目多是《打猪草》、《夫妻观灯》、《罗帕记》这些。你说的这两出,可是其他地方剧种的?”

果然,她也不知道。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

没有《天仙配》?!

没有《女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