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群臣逼迫,剑指文脉

文武之争,历来不绝。

西风东风哪个更强,全看君主需要。

罗晖退建奴,压蒙元,迫吐蕃,威慑四方,武德充沛。

然四夷底蕴尚存,大周远远不到刀兵入库的时候。

罗晖要重用能臣干将,就必须打破现有的规则,给新人晋位提供通道。

收拢兵权,打压老牌勋贵,都是为了掌握主动,打破现行的军中关系网,以此提拔新贵,形成属于自己的武将班底。

眼下时机正好,罗晖也没有半分犹豫。

大朝会上,就主动揭开了此事。

然后,整个大殿就鲜活起来。

先是御史台起头,引经据典,阐明武夫掌权之弊害。

而后礼部紧随其后,梗着脖子劝诫罗晖要遵循祖制,祖宗之法不可轻易动摇。

先帝尸骨未寒,陛下怎能如此莽撞任性,擅改国策呢!

罗晖记下了那个暗戳戳污蔑他不孝的礼部官员,准备下朝后让锦衣卫去好好查查。

还不等文臣们继续出招,武将们也反应过来,抡着胳膊跟文官们探讨真理。

罗晖大开眼界!

这帮平日里舞刀弄棒的武夫真损,上来就口吐芬芳,问候对方家眷,可有礼貌了!

文臣们羞愤难当,频频看向罗晖,罗晖却并不制止。

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任你舌灿莲花,也挡不住对方下作无耻。

只能说诸葛丞相输给司马老贼是有原因的!

一场朝堂辩论硬生生演变成古惑仔互喷!

罗晖看够了热闹才出声制止。

不偏不倚的打了几个刺头的板子,不发表任何意见,背着手就离开了大朝会。

文臣们汇聚在内阁大臣的身边,武将们围着几位功勋老将打转。

双方相看两厌,骂骂咧咧的离开了皇宫。

要说重开武举,大部分朝中重臣都没有太大的意见。

可就怕这种事开了头,以后文臣的处境会越来越难!

今天改革军制,明天是不是就要改革官制了?

要知道兵部、各地督军、监军如今可都在文臣集团手里掌控着。

武将们一旦抬头,会允许文臣继续执掌乾坤吗?

事涉核心利益,文臣们不会退步半分!

他们之所以地位超然,就是因为科举金贵,独一无二。

如今一群只知道杀戮的屠夫,要跟他们并列?

绝无可能!

阁臣们相约在一起,求见罗晖,目的不言而喻。

“陛下方才听群臣争执不休,刚刚下朝就头痛欲裂,如今正在静养,诸位大人就不要打扰陛下养病了!”

小桂子拦在外头,态度客气的回应道。

海相公极为不甘,扯着嗓子大声喊道:“陛下,臣有十万火急之事,急需上奏,请陛下开恩,容臣当面回禀。”

几位阁臣眼神敬佩的看着海相公,敢冲撞这位杀胚,勇气可嘉!

罗晖正开心的接受着前朝姐妹的治疗,就被海相公一嗓子打断了兴致。

“这个犟驴,真是扫兴!”

罗晖黑着脸扔下幽怨的姐妹花,迈步朝外殿走去。

几位阁臣看着罗晖黑云压城的气势,真心为海相公捏了一把汗。

“大周要亡国了?值当你们几个一起火急火燎来见朕?”

“现在未亡国,但已经有了毁灭的征兆!”海相公继续硬顶道。

罗晖盯着这倔老头,真想亲自动手,打他的板子!

“直说吧,你们有何诉求?”

张景玉代表众臣回应道:“陛下想改革军制,提升军队战力,这是好事,臣等绝不会阻拦。”

“但是呢?”

张景玉顿了一下,坚定的回复道:“但陛下不该开武举,提升武夫地位!”

“此举不仅会引来天下士绅不满,还会酿成不可言之祸事!”

“前唐之倾颓,本朝之勋贵,皆可佐证。”

“陛下,绝不可一意孤行啊!”

张景玉跪地俯首,态度诚恳的谏言道。

海相公最为激进,说话也最直白。

“陛下,您想再养出几个异姓王,颠覆大周国祚吗?”

申时其虽言语温和,但态度却是毋庸置疑的!

内阁群臣意见空前一致,翰林院、御史台、朝中六部,甚至连国子监的学子都慷慨激昂的抨击武夫,维护文圣正统。

一时之间,仿佛捅了马蜂窝。

士大夫们反抗激烈,根本不愿妥协。

武将们有些心灰意冷,生怕皇帝挡不住压力,让刚刚抬头的武人再次跌落尘埃。

秦浣慵懒的躺在龙床上,随手翻阅着一封又一封奏折,好奇的看向罗晖,“你到底有什么打算?”

罗晖笑而不语。

转天,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被捅到了御前。

衍圣公治下,有万民血书送入神京,多年不曾响动的登闻鼓,被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敲响。

衍圣公一脉在朝中的代表,文圣血脉旁支,礼部左侍郎大人听闻此事,第一时间就要动用关系,想尽办法压下这丑闻。

但,这场戏罗晖期待已久,可不会让人就这么毁掉!

早有准备的禁军直接将人保护起来,等候陛下传召。

等三法司和登闻鼓院判想要先一步提审案犯之时,遭到了禁军的无情拒绝!

“陛下有令,此案震铄古今,为维护文圣清誉,陛下要亲自过问。”

“各位大人,请回吧!”

几位大人神情凝重的对视一眼,对禁军统领警告道:“尔等当知晓轻重,读书人的信仰绝不可有任何瑕疵!”

禁军统领爱搭不理,读书人的事,跟他一个武夫说的着吗?

几位大人吃了闭门羹,深感此事棘手,连忙跑回去跟礼部左侍郎商议对策。

一群朝臣急匆匆赶到宫门外,探明消息后,各个沉默不语。

衍圣公一脉的龌龊,到底是盖不住了!

朝臣们到齐之后,步履沉重的来到太和殿。

看着面沉如水的罗晖,心中越发忐忑。

尽管希望渺茫,文臣们还是想要挣扎一下。

文圣地位绝不可动摇!

“陛下,臣听闻宫外有刁民状告衍圣公,可有此事?”

“刁民无礼!竟敢污蔑文圣后人,臣请陛下严惩,庇护文脉传承!”

“此等刁民,何需陛下亲审?让老臣去审问一番,看看到底是谁兴风作浪,想要毁灭大周文脉传承!”

……

满朝士大夫,皆是文圣信徒,岂会坐视刁民污蔑心中信仰?

朝堂前方,被罗晖拉出来挡枪的忠顺亲王笑呵呵的说道:“此言差矣!”

“太祖设立登闻鼓,早有遗训,无论是谁,只要敲响登闻鼓,必须按律受理。”

“此为祖制,众卿难不成想逼陛下更改祖制吗?”

群臣闭口无言,深感憋屈。

被自己扔出去的回旋镖击中的滋味,可真不好受啊!

事已至此,阻拦无果。

文臣们按律行事,要求禁军重打刁民五十大板,而后再带进殿内受审。

罗晖并未阻拦,板子怎么打,还不都是由他说了算。

等行刑完毕,几个皮开肉绽、奄奄一息的可怜人被带了进来,满含坚定的看向坐在龙椅上的罗晖。

他们敢迈出这一步,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若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恶贼伏法,就算粉身碎骨又有何惧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