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圈禁太上皇,王夫人贪念再起
神京城外。
一群风尘仆仆的吐蕃使臣马不停歇的奔向京城,满脸忧色的看向那雄伟的巨城。
使团的负责人,吐蕃三王子向身后的使臣们交代道:“此行我等身负重任,吐蕃兴亡尽皆系于我等肩上,进城后不可擅自离开使团,一切按原计划行事!”
吐蕃大败,精锐骤减。
连王牌战力血屠军都折损过半,实在是折腾不起了!
赤松赞普不想再打下去,于是派三王子带使臣前往大周议和。
大周乃礼仪之邦,从上到下都极为注重脸面名声。
在赤松赞普看来,只要吐蕃将姿态做足,在名义上臣服大周,每年象征性的给些岁贡,吐蕃必能转危为安!
因此特意交代三王子要放低姿态,多带些金银拿去结交一些大周重臣,以此来影响大周的决断。
三王子也没有辜负赤松赞普的信任,刚来到神京,就马不停蹄的向理藩院递交国书,上呈天子,恳求觐见‘大皇帝’陛下!
一个王子,伏低做小,处处吹捧大周官员,让这些大老爷们一阵暗爽。
再加上金银开道,折子很快就送到了罗晖面前。
“吐蕃反应够快的嘛!”
罗晖歪在龙榻上,翻了翻折子,对身旁的罗原问道:“朝中可有官员接触吐蕃使团?”
罗原早已准备好相关情报,不急不缓的回道:“陛下,朝中新贵大都谨慎回避,勋贵老臣们倒是出面见了那位吐蕃王子。”
“据说那位王子长的兰芝玉树,颇受老臣们的赞扬。”
“哼!”罗晖扫了一眼罗原,“太上皇那边有什么动静?”
罗原低下头,恭敬回道:“太上皇听闻此事,颇有兴趣,这几日召见了不少老臣询问此事。”
罗晖见罗原欲言又止,皱眉呵斥道:“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吞吞吐吐的像什么样子?”
罗原跪在地上回应道:“太上皇这几日频频出入敬太妃寝宫,似乎想要将明月公主下嫁吐蕃!”
“因事涉宫帷,臣不敢肆意探查,因此不能确认消息真伪,请陛下恕罪!”
罗晖愣了一下,紧接着怒火翻涌而出,将手中的折子直接扔在地上。
“前线将士尚在浴血奋战,朕的好父皇竟然就想着和亲?”
“打不赢要和亲,打赢了也要和亲,那朕费尽心血出兵征战所为何来?”
“为了一己私欲,竟然置皇家尊严如无物,置将士血肉如敝履,真是枉为一代皇者!”
罗晖怒气勃发,深悔自己太过心软。
“小桂子,去告知禁军,从今日起,太上皇抱病静养,不见外人!”
“胆敢有打搅太上皇静养者,一律重罚,严惩不贷!”
小桂子胆颤心惊,陛下这是要圈禁太上皇啊,这真是倒反天罡,骇人听闻!
不过,这跟他一个阉人有何关系?
犯颜直谏是那些迂腐文人的事,他一个太监,只要伺候好皇帝就行,管那么多做甚!
禁军统领听到皇帝的要求也是生无可恋。
虽然下令的是皇帝,可执行人却是他这个大统领!
若是之后朝臣死谏,陛下顶不住压力,那他可就惨了!
不过,禁军统领到底是跟随罗晖南征北战的老人,内心深处坚信罗晖不会坑害他,因此即便知道隐患无穷,依然毫不犹豫的执行了命令。
很快,宫外的朝臣们就察觉到了此事。
一些老臣齐聚宫门,打算一起去向皇帝要个说法!
罗晖避而不见,老臣们越发激愤,竟然想召集群臣向皇帝逼宫。
罗晖大怒,命皇城司出马,将闹事者一律重打八十大板!
有老臣承受不住重罚的,子孙代替受罚!
在棍棒威胁下,此事很快就被平息下去。
永庆帝在寝宫中不停的吵嚷,带着人强行突破封锁,直奔养心殿而来。
禁军们不敢对太上皇动刀,颇有些束手束脚。
有内官赶紧向小桂子通报了此事。
小桂子大急,悄悄将事情告知了罗晖。
罗晖手里盘着无上皇留给他的珠串,极力按耐住心中的杀意。
“走,去看看朕的好父皇,又在闹什么幺蛾子!”
罗晖抬步离开养心殿,朝着太上皇居住的朝云殿走去。
父子二人双向奔赴,很快在路上碰面。
“逆子!你竟敢圈禁自己的父皇,你眼里可还有半点孝道?”
“儿臣不过是听闻有人蛊惑父皇,图谋不轨,这才封禁了朝云殿。”
“父皇怎能如此污蔑儿臣?”
罗晖死不认账,大手一挥,让身后的太监们上前,伺候太上皇回宫静养。
永庆帝大怒,跳着脚咒骂罗晖,声音洪亮,向周围人传递着他身体硬朗,罗晖大逆不道的事实!
周围的所有宫人全部跪地俯首,只恨自己多生了两只耳朵。
罗晖给小桂子使了个眼神,小桂子心领神会,亲自去处理这些‘麻烦’。
太上皇闹挺了两日,见毫无效果,只能偃旗息鼓,再做打算。
经此一事,罗晖对吐蕃使团相当厌恶,故意抻着迟迟不肯召见,急得吐蕃三王子四处活动,上蹿下跳,再无半点贵胄气度。
找不到门路的三王子,不知得了谁的提点,备下厚礼拜访后宫各位娘娘的母族。
各家皆不敢应承,只有贾家例外!
二房的王夫人因贾宝玉一事备受打击!
再加上如今贾母瘫痪在床,二房没了靠山,日日要看着大房的脸色过日子,别提有多难熬了!
贾政这个畜牲,见宝玉没了前程,竟然转头抬举起了贾环那个庶孽,把王夫人呕得个半死!
为了保障自己的地位,王夫人一边拉拢李纨母子,一边瞪大了眼珠子拼命捞钱。
三王子找上门来,贾赦不愿接待,正好给了王夫人机会。
看着面前沉甸甸的大箱子,王夫人心中欢喜。
如今,也只有这俗物能安抚她苦闷的内心了!
三王子请托之事,在王夫人看来根本没什么难处。
朝廷召见外邦使臣本就是应有之义。
那三王子初来莽撞,惹了陛下不快。
惩戒一下也足够了,不可能一直避而不见!
这个时候,若是元春能站出来劝诫皇帝,不仅能给双方一个台阶下,还能缓和天家父子的矛盾,得到太上皇青眼,简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当然,这些可不是她王夫人想出来的,而是身边的心腹掰开揉碎了给她分析的,王夫人觉得很有道理!
至于王夫人的心腹为何会这么说,那自然是因为三王子给的太多了!
如此慷慨的三王子,谁能忍心不帮一帮呢?
于是,王夫人的信很快就送到了贾元春的手里。
后宫,再次掀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