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水力织机,攻克难关
“外发加工”的模式,让张家的布匹产量,实现了惊人的增长。
张家的仓库里,堆满了从各个村镇回收来的、品质合格的麻布和单色丝绸。
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这日,花儿拿着几份由质检师傅们汇总上来的品控报告,找到了正在改良水车的张大山。
她的眉头微蹙。
“爹,您看。”
“这外发回收来的布,虽然大体都还过得去,可这品质,终究还是参差不齐。”
“有些织女手紧,织出来的布就硬一些。”
“有些织女手松,那布面就显得有些稀疏。”
石头也在一旁补充道。
“是啊爹,要织那些普通的布还好。”
“可要是想让她们织最复杂的提花锦缎,那一百个人里,怕是也难有一个能织得又快又好的。”
“如今府城和京城那边,催得最紧的,恰恰是咱们家最顶级的锦缎。”
张大山听着儿女们的汇报,缓缓地点了点头。
他知道,依靠人力,终究是有极限的。
人的手会累,会抖,会出错。
想要生产出成千上万匹品质完全一致、甚至是最顶级花样的布料,就必须依靠一种更强大、更精准、也更不知疲倦的力量。
“看来,是时候,把咱们家最后一个大家伙给请出来了。”
他眼中闪过一丝前所未有的、混杂着兴奋与凝重的光芒。
他回屋,从那个上了三道锁的箱子里,取出了一卷已经有些泛黄的、也是他所有图纸里最复杂的一卷。
“爹早就知道,靠人力,终究有极限。”
他将图纸在巨大的桌案上缓缓展开。
“这张图纸,我从几年前,刚弄好水力锻锤那会儿,就开始画了。”
“我改了又改,等的就是今天。”
“等咱们的炼钢术、齿轮加工、还有营造法都到了家,才敢碰它。”
铁牛和柱子凑上前来,看着图纸上那比水力纺车还要庞大数倍、结构也复杂到令人头皮发麻的终极机器。
“水力……提花织机。”
柱子看着图纸上的字,一字一顿地念了出来,声音里充满了震撼。
张大山指着图纸,神情严肃。
“要让这个大家伙动起来,咱们必须攻克三大难关。”
“第一,自动投梭。”
“要让这只梭子,在没有人手的情况下,自己高速地,来回穿梭。”
“第二,自动提综。”
“要让这成千上万根经线,根据花纹的需要,自己分毫不差地,上下开合。”
“第三,自动打纬。”
“要让这把筘,每一下都用同样的力道,将纬线结结实实地,打入布中。”
这三大难关,任何一个,都足以让当世所有的巧匠望而却步。
而张大山,却要将它们,全部实现。
一场张家有史以来,最艰难、也最伟大的一次技术攻坚,就此展开。
柱子的营造队,负责搭建那如同巨兽骨架般的、由最坚硬的铁木和钢材混合制成的巨大机身。
铁牛的铁匠铺,则几乎是停下了所有其他的活计。
全力以赴地,锻造那数以千计的、需要达到极致精度的、细小的金属零件。
有控制提综的细长钢针。
有负责投梭的弹簧机括。
有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传动齿轮和凸轮。
这其中的每一个零件,都凝聚了他们如今最高的技艺。
经过了长达两个月的艰苦奋战。
第一台水力提花织机的原型机,终于被组装完成。
它像一头狰狞的钢铁巨兽,静静地趴在新扩建的、最核心的厂房里。
试机的那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花儿亲自将最顶级的丝线,上到了织机之上。
“开水闸!”
随着张大山一声令下。
“轰隆——”
水轮转动,整台机器,发出了震耳欲聋的、令人心悸的金属咆哮声。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让所有人都大惊失色。
只见那投梭装置,仿佛是发了疯一般。
“嗖”的一声,那沉重的木梭,竟如同炮弹一样,从织机里飞射而出,狠狠地砸在了对面的墙壁上,砸出一个大洞。
而织机上的那些丝线,则因为提综装置的错乱,瞬间就绞在了一起,变成了一团乱麻。
第一次试机,彻底失败。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只有机器的轰鸣声,显得格外刺耳。
张大山没有气馁。
他当场便让众人停机,开始和铁牛、柱子一起,对照着图纸,一寸寸地检查着每一个零件的运转情况。
他们发现,问题出在力道的控制和各个部件之间的协同上。
水力太猛,投梭的力度无法精确控制。
齿轮之间的配合,也存在着细微的延迟。
接下来的十几天里。
他们不眠不休,反复地进行着修改和调试。
柱子设计了一套更复杂的缓冲和传动装置,来柔化水轮传递过来的巨大动力。
铁牛则将几个关键的凸轮和齿轮,又重新回炉,进行了上百次的精细打磨,力求将误差降到最低。
第二次试机。
这一次,梭子没有再飞出来。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提综的钢针,因为速度太快,时常发生错位。
织出来的布,花纹乱七八糟,惨不忍睹。
再次失败。
工坊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压抑。
连一向最沉稳的铁牛,都忍不住烦躁地将一把废弃的零件狠狠地摔在地上。
就在这时,张大山却仿佛从那水力锻锤有节奏的“一抬一落”中,获得了灵感。
“我明白了。”
他猛地一拍大腿。
“不是快了,是节奏不对。”
“每一个动作之间,都需要一个极其短暂的、用来复位的‘停顿’。”
他立刻重新设计了几个关键的凸轮形状。
让它们在完成一个动作之后,能有一个极其微小的“空程”,来保证所有部件都能精准归位,再进行下一个动作。
第三次试机。
这一次,当水闸再次被打开时。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轰隆……哐当……唰……哐当……唰……”
机器的轰鸣声中,多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而又强大的……节奏感。
那投梭装置,一左一右,精准而又迅捷。
那上万根提综钢针,如同被无形的大手操控,上下翻飞,井然有序。
那沉重的铁筘,一下一下,坚定而又沉稳地,将丝线打入布中。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
只见那卷布轴上。
一匹图案极其繁复、色彩无比绚烂的“百鸟朝凤”图,正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不可思议的速度,被完美地、毫无瑕疵地,织造了出来。
那凤凰的羽翼,流光溢彩。
那百鸟的神态,栩栩如生。
其工艺之精湛,图案之完美,远超任何人力所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