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危局,救镇国公主

薛宝钗见她要恼,忙是说道:“好了,姊妹们一处玩闹罢了,哪里当得了真?”

“漫说弈哥哥和我们相处了一段时日,弈哥哥又是个极好的,便是听到外人有难,也免不了要悲伤一番的。”

“不要说你们,便是我,也没少了悲戚了几番。”

惜春听了,忙连连点头说道:“是呢,是呢,我都哭了好几回了呢!”

众女听了,不由都是笑了起来。

惜春又拉着迎春的手问道:“二姐姐,你哭了不曾?”

这一句话,倒是让迎春俏脸红成了蜜桃,哪里肯回答。

林黛玉笑道:“这还用问,你只看她眼睛便是了。”

原来,迎春一双眼睛,也是红的。

众女都是心善之人,先前听到李弈剑生死难料的消息,哪里会不为他悲伤垂泪?

众女又说了几句话,便见宝玉走来,众女便住了口。

原本宝玉和李弈剑关系是极好的,但是自从李弈剑入军中之后,宝玉却是对李弈剑嫌弃起来。

话语里但有提及,也并没什么好话。

众女心里,隐隐间也猜到了一二缘由。

因此见宝玉来了,便不再谈论李弈剑的事儿。

……

此后,每隔数日,便有捷报传来。

镇国公主只带了五万骑兵来,而她面对的,则是二十万敌方联军。

在人数上,处于绝对劣势。

然而镇国公主并不和他们正面交锋,而是化整为零,屡屡袭击联军防守最为薄弱的地方。

而镇国公主每一次袭击,总能得手,每一次都能剿灭小股敌军。

并且也完全牵制住了联军前进的脚步。

他们也不敢放任身后这五万骑兵,不管不顾攻入大夏京都。

一旦被大夏前后夹击,他们极有可能要悉数葬身于此。

蛮军方面,甚至再次动用了海东青来侦测镇国公主军队动向。

无奈海东青固然目光敏锐,但是智慧不足,它在几百处地方都发现了边军行踪。

然而不用问,这里面,绝大多数,都是镇国公主布置的疑军。

联军方面,也曾派兵围剿了几十个目标,发现果然如此。

至此,北蛮的海东青,也彻底失去了作用。

连番的捷报,让镇国公主,声誉日隆,连带着,李弈剑也出了名。

因为李弈剑已经晋升为新锐营校尉,带领新锐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几次创造出以以少胜多少,零伤亡歼灭敌人的惊人战绩。

如今在京中,已经隐隐被人呼做军神。

京城之中,还有人专门在仔细分析双方兵力的多寡,镇国公主率领边军处境何等艰难等情况。

若是换作其他将领,只怕自保尚且不及。

而在镇国公主率领之下,非但拖住了联军,并且还能够屡出奇兵,频频获胜。

这也让镇国公主的形象,越发的深入民心起来。

而朝廷方面,动作也极为迅速。

他们已是派出援军去,前去支援镇国公主。

只要援军一到,边境必将固若金汤,联军将难以前进一步。

甚至能够反击他们,令他们死伤惨重也未可知。

此消息一出,京城之中,民心高涨,人人欢呼雀跃。

再过几日,年关将近,京城之中,处处披红挂绿,张灯结彩,年味渐浓。

而就在此时,一则惊人的消息,如晴天霹雷般传来。

原来,镇国公主调兵遣将,巧妙设局,将联军牵引分割。

而她自己,则是率精锐,准备与援军围剿北蛮苍狼部两万大军。

只要吃掉这两万敌军,必定会重创北蛮军。

也会逼的他们不得不撤军,退出大夏。

不料,就在镇国公主率精锐与蛮军杀的难解难分时刻。

大夏援军并没有如约而至,而来的,竟然是蒙古军。

大夏援军将领,竟是叛逃,并且将镇国公主出卖给了敌方联军。

镇国公主率领将士,浴血奋战,却是寡不敌众。

并且镇国公主还遭到对方袭击,重伤昏迷。

眼见这边军精锐,就要全军覆没。

关键时刻,所幸李弈剑带新锐营杀来。

他先是点燃千余匹战马尾巴,使其冲向蒙古军阵,搅乱他们阵型。

事先又让全军偷偷换上北蛮军服,然后直接杀入北蛮军中。

杀了北蛮军一个措手不及,最终险之又险,救出镇国公主和边军精锐残部,最终侥幸逃出生天,逃入梁城。

而梁城,可说是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线。

越过梁城,去往京城不过百余里而已。

而梁城四面都是平原,无险可守。

况且夏军又是新败,士气低迷,只怕根本守不住几日功夫。

这个消息,令京城气氛,一下降低到了冰点。

京城百姓,再次惊恐起来。

这一次,比上次更甚!

毕竟,蒙古和北蛮联军,随时都有可能攻入京城之中。

朝堂之上,太上皇和永隆帝都是勃然大怒。

他们一边清洗了一批和叛逃武将有牵连的官员,一边迅速调兵遣将,守卫京城。

至于镇国公主,此时却是顾不得她了。

哪怕镇国公主再受宠,到了危及江山社稷的时候,也是以江山社稷为重。

如今守卫京城兵力尚且不及,哪里还有余兵去支援于她?

如今也只能任其自生自灭,希望她吉人自有天相,能够逃出生天去。

……

却说梁城城主府中,李弈剑正在为镇国公主用针。

等起过针之后,镇国公主的脸色,也是好了许多。

镇国公主披上外衣说道:“倒是多亏你医术精湛,又救了我一条性命,如今算下来,你已救了我两条性命了。”

李弈剑抱拳说道:“这都是末将分内之事,殿下何须再提?”

镇国公主看向李弈剑的目光,颇为复杂。

一直以来,镇国公主都在尽可能的高估李弈剑。

没想到,到头来却还是低估了他。

在她没有被背刺大败之前,其实许多战术,都是李弈剑制定的。

比方说游击战术便是。

并且敌军的部署分布情况,更几乎全都是李弈剑侦测到的。

更不要说,他本身携带射日弓之后,杀伤力已是强大到可怕的地步。

而几乎完美的作战指挥,更是让他带领的新锐营,成为一把攻坚利器。

几乎达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地步。

若没有他带领的新锐营的话,前面的拉扯,边军断然做不到这一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