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 章 圣旨

“胖丫,侯爷真要把红薯带进京城献给皇上?”

“真的娘,他亲口说的,你说人家有必要骗咱们吗?”

“不会,侯爷定不会骗我们村里人。”

简老头也激动的不行,他们家胖丫出息大了!

“爹娘,这事你们知道就好,出去不能说,还没影呢。”

“我们懂,红薯的事只有我们三人知道。放心,爹娘知道分寸,知道这东西对你多重要。”

“嗯,那我回去睡了。”说着接过简勤。

“赶紧休息去吧,明天别起太早。”

简宁家里距离县城挺远,加上天黑不好又赶路,到县城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

县令在马车里打呼噜,侯爷蹙眉忍耐不住,把人赶到了后面和红薯同坐。

他当初到底咋看上他的,怎么感觉自己找了头猪?

车厢安静后他闭眼假寐。

到了县城沐浴更衣后直接躺下,睡前还在想着何时回京。

“侯爷!”

一大早,养足精神的县令笑呵呵的前去请安。

“准备一些骡车,我打算下午回京,带上所有红薯。”

“下午就走?侯爷之前刚从边关赶过来,都还没休息过,何不休息几天再走?”

“不了,时间赶,早点进京献给陛下,早点种下,百姓也能早日推广。”

“侯爷大义,一心为国为民,乃我等……”

“赶紧去准备骡车,别耽误我启程时辰。”

“下官立刻去立刻去!”

侯爷性子急,他一刻不敢耽搁,怕自己被怪罪。

红薯差不多装了四辆骡车,“全上车了吗?”

“全在了,侯爷,一官准备好了饭菜,您用后再启程吧。马车上放了软垫被子,侯爷坐累了可以躺下休息休息。”

“你倒是个懂享受的。”

“嘿嘿。”县令傻笑,人活着已经很累,若还不处处让自己舒坦,干脆去死好了?

处理公务不偷懒就行,想法子让自己舒坦点怎么了?

侯爷的活法恕他不敢苟同,太克己,太难为自己了。

他哪里像个侯爷,骡车的轮子都没他滚的快。

饭后,侯爷踏上去京城的路途,县令大大松了口气,还是没上峰在的日子舒坦。

“回去,今日本官休沐半天,叫小玉小翠进来,好好给本官松散松散身子。”

侯爷离开的第二天,皇上的圣旨终于到了。

县令无语,走了一个又来一个,好生安置好传圣旨的太监,他又派人去简氏家里通知。

接圣旨得准备香案,他们也要沐浴更衣,总之要很庄重很神圣的接皇帝的圣旨。

简宁听到有圣旨便知道应该是暖房的事儿皇上有赏赐,也不知道赏了什么!

以前看书总说皇帝很抠门,喜欢赏赐别人一些虚无的空名,希望这里的皇帝也一样,她就喜欢没用虚无的。

“胖丫,皇帝为啥给咱下圣旨?红薯不可能呀,侯爷刚搬走飞也飞不到呀。”

不,飞还真就飞到了。

“暖房,爹娘还记得吗?”

“暖房皇帝知道是你的功劳?”

“侯爷大气,一点不贪功,应该跟陛下说明了。爹娘,闺女能保你们一世荣华,明日接了圣旨,应该再无人敢打我们主意了。”

“全靠你,爹娘这辈子最大福气便是生了你。”

“以后会有更大的福气等着你们,一定要养好身子,好好陪着我慢慢走。”

“欸,爹娘一定陪着你,胖丫,明日要接圣旨,我们趁现在多学学跪拜。”

“好,明日孩子就别出来了,左右也不会跪。”

“行!”

老俩口心潮澎湃,皇帝的圣旨,这辈子竟然还有机会接到皇帝的圣旨!对了,明天还有公公,京城来的公公。

出息了,他们家胖丫出息了!他们也跟着涨见识,明日一定要好好表现,切不可如见侯爷般紧张,上不得台面。

那日之后两人商量过,以后再也不能有事躲后头,事事由胖丫操心。

他们就是再紧张,也必须撑过去。

先是县令,然后侯爷,现在是公公,以后他们说不定还会见其他大人物,得跟上闺女脚步才是。

等接完圣旨,他们打算跟夫子学念书识字,左右外孙现在用不着,他们先用着。

不能继续日日麻将,玩物丧志。

简宁不知道自己爹娘已经打算的那么深远,交代管家按县令说的准备。明日门口看门的也要交代,人到了立刻通知。

第二日,县令带着公公上了马车,一路跟随的侍卫随后,百姓让路不敢动,交头接耳,不知道到底发生了啥大事?更不知道来了什么大人物,总之县令都要恭敬对待的绝不是小人物。

买好东西匆匆回家,有些热闹不是他们能看的。

人到了简家大院,简宁和爹娘已经在门口恭候。

公公下了马车,左右打量一番,侯爷说的没错,此农妇确实贫穷。

难为她在此环境下还能心系百姓,不容易。公公出身贫寒,自然更了解小百姓的苦难。

“都准备好了吗?”

“禀公公,准备好了。”

将人带到准备好的香案前,公公拿出明黄圣旨,所有人整齐下跪。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简氏之女简宁,聪慧过人,心系民生,所献暖房之法,利国利民,功在社稷。朕心甚慰,赐‘忠义之家’匾额,以资嘉奖。另赐黄金一百两,白银三百两锦缎十匹,免税十年,以彰其功。”

“民妇谢皇上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简宁接过圣旨,心下大定。“忠义之家”四个字足够她受用一辈子。

谢谢皇帝,谢谢侯爷!

简老头和简老太也激动得直哆嗦,跟着磕头谢恩。

公公满意地点点头,将圣旨递给简宁,又让人抬上赏赐的黄金、锦缎和匾额。

县令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这可是他治下的百姓得了皇恩,回头他的政绩上也能记一笔!

“公公一路辛苦,不如进屋喝杯茶?”简宁恭敬道。

公公摆摆手,“不了,咱家还得回京复命,就不多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