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南煦改革
金山府(金伯利)这个越系十国的中心城市里,越系十国的皇帝凑到了一起,他们把十份疆域图在长案上拼出完整的南煦洲轮廓。大家都已经收到了大明联邦关于大明联邦内部改革决议的通知,大家不禁内心有些火热。
\"看来大明联邦终于是放松了对咱们这些国家的管制了。\"越齐国皇帝朱瞻圻的声音在厅内回荡,\"新的规定说的是成员国需保持朱氏宗亲统治,国家内部的问题,联邦层面至少在明面上不会参与了。\"
其余九位皇帝的目光落在长案中央的《南煦洲开发公司章程草案》上。这份文件的抬头没有使用任何国号,仅标注\"南煦洲皇室联合制定\",这是越系十国一起讨论之后,对于未来发展制定的草案。
自联邦议会通过政权变更决议后,十国的联络就一直没有间断过,比起以往还要多了很多,核心议题始终围绕一个:如何在不触动联邦框架的前提下,实现南煦洲的实质统一,而不被其他国家以及大明联邦针对。
越宣皇帝朱瞻坦翻到草案第三章:\"公司注册资本按各国国库资本比例认缴,越齐占21%,越济18%,越临15%......这个大家已经没意见了吧?\"
无人反驳。十国的经济结构早已深度绑定:越齐国的铁矿砂80%供应越齐的钢铁厂,越临的棉花半数运往越宣的纺织作坊,越丰的橡胶园依赖越东的港口出口。过去五年,十国间的贸易壁垒已通过《南煦洲经济共同体》基本消除,统一市场的基础早已成型。
\"关键在人事权。\"越济皇帝朱瞻垐指向第五章,\"公司董事由各国皇帝轮流担任,任期三年;部门主管按专业能力选拔,不限国籍。这意味着越齐的矿师能管越济的铁矿,越临的农艺师能调越丰的橡胶园。\"
这条款触及了实质。此前十国虽有协作,但官员任免始终限于本国境内。如果按草案执行,南煦洲的行政体系将突破国别限制,形成跨区域的管理网络。
越东皇帝朱瞻坪补充道:\"部门主管的考核标准必须量化,采矿部门看矿石品位达标率,纺织部门看布匹合格率,农业部门看亩产增长率。连续两个季度不达标,直接解职。\"
这符合十国一贯的行事逻辑。他们的父辈朱高煦以军功立国,兄长朱瞻壑用立宪制稳定越国,而他们自己在南煦洲的开拓,靠的是\"能者上、庸者下\"的实用主义原则。
草案第七章明确了\"公司与国家的关系\":各国国号、皇室尊号、对外文书仍保持独立,联邦议会的席位分配不变;但税收征管、资源调配、基础设施建设等事务,全部移交开发公司统筹。
越泰国皇帝朱瞻垹解释道:\"这是给联邦看的障眼法。明面上还是十个国家,实际上税银怎么花、铁路往哪修,由公司说了算。\"
这种设计绕开了联邦\"禁止成员国合并\"的条款。自联邦成立以来,越系十国多次尝试推动政治统一,均因明国、宁国的反对而搁置。此次以\"公司\"名义整合,在法理上不属于国家层面的合并,联邦无权干预内部治理模式。
\"所有人都是公司员工。\"越丰皇帝朱瞻?指向第九章,\"皇室成员领'高级顾问津贴',工匠按技能等级定薪,农民按产量拿分成。公司年度利润的三成用于扩大再生产,三成按贡献度分红,四成投入公共设施。\"
这条款将南煦洲的社会结构纳入公司治理框架。过去十国的贵族特权被转化为\"技术入股\",世袭爵位仅保留荣誉称号,实际收入与公司业绩直接挂钩。
越任皇帝朱瞻壔算了一笔账:\"去年十国总税收折合三百万银元,按这个方案,工匠的平均收入能提高两成,农民的口粮储备可增加一个月。\"
越齐皇帝朱瞻圻将草案翻至最后一页,那里有一行小字:\"公司存续期五十年,期满后按实际治理成效调整体制。\"
他环视众人:\"五十年内,要让南煦洲的钢铁产量超过明国,蔗糖出口占联邦七成,铁路里程突破五千公里。到那时候,联邦承不承认统一,已经不重要了。\"
十国皇帝在草案上签字时,会议大厅的座钟正指向午夜。这份文件没有使用\"宪法法典\"等称谓,通篇以\"公司章程管理条例\"为表述,却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治理体系:生产资料归公司集体所有,分配制度按劳动贡献计算,管理层由专业能力决定。
越临皇帝朱瞻域在会后对心腹说:\"这东西,跟虞国的社会主义差了层窗户纸。\"
三天后,越齐皇宫的密使带着草案副本抵达坤泽城。朱昭熙在政治局会议上展开文件,工业部部长指出:\"他们的'贡献度分红'本质是按劳分配,'公共设施投入'相当于社会福利,'技能等级定薪'接近八级工资制。\"
\"但性质不同。\"组织部部长补充道,\"公司资产仍归皇室所有,利润分红优先保障皇室份额,这是资本主义的内核。\"
朱昭熙在草案上批注:\"形式可以借鉴,但本质上是国家资本主义。\"她对情报部部长下令:\"提高南煦洲留学生名额,今年从两百增至五百,专业侧重企业管理、计划统计、劳动组织。\"
情报部随即启动\"技术支援计划\"。三个月内,一百二十名有工厂管理经验的劳动党员以\"工程师\"身份进入南煦洲,协助制定《技能等级评定标准》;七十五名统计专家指导开发公司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将铁矿开采的单位能耗精确到每百斤矿石消耗多少煤炭。
这些援助严格限定在非官方层面。虞国驻越国使馆的公开文件中,留学生名额增加被解释为\"加强文化交流\",技术人员入境登记为\"私人企业雇佣\"。朱昭熙在给驻越大使的密信中强调:\"不能让朱祁锂抓到任何公开支持的证据。\"
联邦二十八年秋末,南煦洲开发公司正式挂牌。总部设在越齐与越宣交界的联港市,首年度的工作计划列出明确指标:铁矿开采量提升20%,蔗糖出糖率提高1.5个百分点,铁路铺轨进度加快至每月五十公里。
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季度,越济的铁矿通过新铁路直运越齐,运输成本降低18%;越临的纺织作坊采用虞国技术人员指导的流水线作业,布匹次品率从7%降至3%;越丰的橡胶园推行\"产量分成制\",胶农的采收效率提高了四成。
此时的南煦洲,各国的国号仍在官方文书中存在,皇室的仪仗依旧按旧例陈列,但税收流向、资源调配、人事任免已纳入统一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