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他们心里都好奇得很
像徐大志这样懂礼貌、会来事的年轻人,自然更招人喜欢。
\"黄叔,要不这样——\"徐大志笑呵呵地提议,\"我把德阳村长和袁书记也叫上,咱们一块儿陪您喝几杯?人多热闹嘛!\"
黄强一听这话,脸上顿时乐开了花:\"好啊好啊!走,咱爷俩一块儿去请人。\"说着转头嘱咐自家媳妇:\"孩儿他娘,再加两个下酒菜!\"
两人挨家挨户去请人,这村长书记都是平日里跟徐大志家走得近的人家,也是他母亲的娘家亲戚,不算太远的关系。
每到一家,黄强就乐呵呵地说:\"老徐家的大志回来了,非要请你到我家一起喝两杯呢!\"
村长书记嘴上虽然客气:\"哎呀,这么见外干啥都是自己人,不用这么客气\",可一个个脸上都笑开了花。
为啥呢?因为谁都喜欢知恩图报的人。虽说当初帮忙时没图回报,但看到徐大志这么懂事,专门邀请一起吃酒,他们心里都暖烘烘的——这说明他们没帮错人,袁翠英儿子徐大志是重情重义的。
再说徐大志这次回村可风光了,开着小轿车\"嘟嘟嘟\"地进村,早就成了村里的头号新闻。他们心里都好奇得很:这徐大志在外头干啥发了财?正好借着喝酒的机会,好好打听打听。
袁翠英是个妇道人家,平日里抛头露面的事情总归不太方便。如今儿子徐大志考上大学了,成了家里顶门立户的男子汉,这些对外应酬的事自然该由他来张罗。
徐大志特意在黄强家请村长书记一起喝酒,他端起酒杯,先给德阳村长敬酒:\"德阳舅舅,这些年多亏您照应我们家,这杯酒我敬您。\"说完一饮而尽。接着又转向袁书记:\"袁书记,我娘常说您是村里的好领导,这杯酒您一定要喝。\"
酒过三巡,徐大志忙前忙后地给两位长辈添酒夹菜。他特别注意给德阳村长多夹了几筷子红烧肉——这位可是他妈妈的堂兄弟。又给袁书记碗里添了块鱼肚子上的嫩肉,笑着说:\"袁书记尝尝这个,我娘说您最爱吃鱼。\"
德阳村长抿了口酒,满脸欣慰地说:\"大志啊,上了大学就是不一样了。瞧瞧这待人接物的样子,你娘往后可有福享喽!\"
\"可不是嘛!\"袁书记接过话茬,\"到底是读书人,说话办事就是有分寸。这话说得,听着就叫人心里舒坦。\"
黄强也连连点头:\"我家建国要是有大志一半出息就好了。大志啊,往后还得麻烦你多带带建国。我们这些老骨头是跟不上时代了,你们年轻人可得互相帮衬着。\"说着也给徐大志夹了个鸡腿。
酒足饭饱后,徐大志看时候不早了,就起身告辞。他心里明白,今晚这顿饭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既在长辈面前露了脸,又给以后请黄强帮忙铺好了路。毕竟真要他跟这些长辈们聊些家长里短,也确实找不到太多共同话题。
等徐大志走后,屋里几个人还在啧啧称赞。德阳村长拍着大腿说:\"我这外甥是真出息了!\"袁书记也点头附和:\"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黄建国他妈妈一边收拾碗筷一边说:\"以后咱们村里的事,说不定还得指望大志这样的年轻人给帮忙呢。\"
徐大志这一晚上的表现,简直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他说话做事特别有分寸,把在场的人都照顾得舒舒服服的。
要知道以前的他可是个只知道埋头读书的书呆子,现在居然这么懂得人情世故,大家都觉得他变化太大了。
回家这几天,徐大志可没闲着。除了专门去拜访妹妹徐大敏的班主任和校长外,他天天在村里转悠。这家坐坐,那家聊聊,把母亲袁翠英那些老亲戚都走了一遍。每到一个地方,他都笑脸相迎,嘘寒问暖,把长辈们哄得可高兴了。
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八。徐大志撸起袖子帮母亲收拾屋子,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到了腊月二十九,他又帮着母亲准备过年的东西。
腊月三十一大早,全家人都忙活开了——妹妹徐大敏在院子里扫地,母亲在屋里收拾,徐大志则负责贴窗花。
说起窗花可有意思了。袁翠英那双巧手拿着红纸,咔嚓咔嚓几下就能剪出漂亮的图案。徐大志在院子里扫地时,透过擦得锃亮的玻璃窗,看见母亲专注剪窗花的模样。
阳光照进来,他这才注意到母亲鬓角已经冒出几缕白发了。
徐大志不由得停下扫帚,望着母亲出了神。他突然想到,母亲年轻时也是个水灵灵的大姑娘啊,那时候她也需要人疼、需要人爱。想到这里,他心里酸酸的。
扫完院子,徐大志开始贴春联。这春联可有来头,是昨天特意请村里那位代课的老教师写的。
在村里写春联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用给钱,带包烟或者拎瓶酒就行。要是实在困难的人家,抓把瓜子去也能求到一副好对联。
今年是1988年,龙年。老教师提起毛笔,龙飞凤舞地写下\"龙腾虎跃\"之类的吉祥话,不一会儿就写好了一副红彤彤的对联。
徐大志小心翼翼地捧着对联,生怕弄皱了,这可是过年的门面呢!
吃过午饭没多久,母亲袁翠英就忙活开了,准备着一年里最重要的一顿饭——年夜饭。
往年这时候其实没啥好准备的,不过是比平时多添几个素菜,再加个肉片当荤菜,就算是过年了。
可今年不一样,徐大志早早备齐了年货,手头也宽裕了不少,这年夜饭自然能做得丰盛些。袁翠英特意杀了只自家养的老母鸡,这会儿正忙着拔毛清洗呢。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村子里开始此起彼伏地响起鞭炮声。\"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里,还夹杂着各家各户的狗叫声,有的狗被吓得直叫唤,有的则跟着兴奋地汪汪叫。
这热闹的动静就像在宣告:新年真的来啦!
今年徐大志家可算能看上春晚了。他刚回家那会儿就去镇上买了台崭新的电视机,这会儿正摆在堂屋里闪着光。
厨房里飘出的饭菜香混着电视里的欢笑声,整个屋子都暖烘烘的,比往年热闹多了。
快到八点的时候,年夜饭吃得差不多了。徐大志拎着一挂红艳艳的鞭炮走到院子里,用烟头点着了引线。
顿时,\"噼里啪啦\"的响声震得人耳朵发麻,炸开的红纸屑像花瓣似的纷纷扬扬落了一地。
这响亮的鞭炮声把过年的喜庆劲儿又往上推了几分,连隔壁邻居家的小孩都扒在墙头看热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