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图个新年吉利
1987年12月31日,农历十一月十一,星期四。
宜:打扫、理发、签订合同、交易、开业、栽种、安床、安葬、挂匾、修造、拆卸、开光。
忌:结婚、搬家、搬新房、祈福。
明天就是新年了,办事处成立也有段日子了。
元旦这天,办事处计划放假一天,可徐大志压根没打算休息。他心里盘算着,得趁着这个机会好好谋划谋划,一定要把兴州电子厂和镜湖酒厂拖欠的那笔营销提成给要回来——那可是好几十万呢,够给员工们发好几年的工资和奖金了!
晚上,兴州大酒店最豪华的包间里灯火通明。徐大志大咧咧地坐在员工那个大包厢的主位上,脸上堆满了笑容,任谁都看不出他这段时间为了讨债的事有不开心。
他甚至在盘算着,要是能把这两家厂子早点接收过来就好了。不过这些烦心事都是他这个当老板的该操心的,没必要让员工们跟着发愁。
"来来来,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徐大志笑眯眯地从黄明抱着的公文包里掏出一叠红包,"这是我的一点小心意,不算年终奖啊,就是图个新年吉利。"
红包发下去的时候,整个包间都沸腾了。邹英拿到最厚的那个,足足五百块——顶普通员工十个月工资了。这姑娘跟着他东奔西跑,确实不容易。丁霞、徐招娣几个骨干每人两百,表现不错的钱满山和关红也拿了一百。其他员工都是五十,就连兼职的黄明也有一份。
"老板,这也太够意思了!"有人激动得声音都发抖。要知道在其他单位,能按时发工资就不错了,哪听说新年前夕还发红包的?
最让人眼红的是严大成,他那个红包很厚,直接一个文件档案袋了。跟着他勤工俭学的八人舞蹈队,徐大志特意给每个队员都包了一百块。
十六个人的小公司,加上严大成九人,硬是被徐大志搞得跟过年似的热闹。
看着大家兴高采烈的样子,徐大志心里也舒坦了些。他端起酒杯心想:要是能把那几十万要回来,非得给大伙儿发个更大的红包不可!
新年快到了,包厢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徐大志端起酒杯站了起来。他今天穿得很随意,一点老板架子都没有,笑呵呵地说:"各位兄弟姐妹,辛苦了啊!我知道大家出来工作都为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所以呢,我们公司除了按时给大家发工资之外,今天我给大家都准备了个新年红包,钱不多就是个心意而已啊。"
底下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和掌声,有人起哄道:"徐总威武!"
徐大志摆摆手,接着说:"明年咱们要大干一场!我已经联系了好几家新客户,宣传推广也会加大力度。我在这儿给大家交个底——哪个组接的单子多,完成得好,那个组就能拿到更多项目提成!"
他喝了口酒,脸色微红:"我这个人实在,不会画大饼。就一句话,在我这儿干活,只要你肯出力,我保证让你拿到手的钱,比你想象的还要多!你们的每一分辛苦,都会体现在工资和奖金上!"
"谢谢徐总!徐总大气!"马仪他们激动地喊着,袁军和周武他们直接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坐在角落的金国龙也笑着举杯。他刚来公司不久,原本还担心小公司规矩多,没想到氛围这么轻松。看着徐大志跟钱满山他们打成一片的样子,他暗自点头:这老板靠谱!
徐大志心里门儿清:打工图啥?不就是图个钱嘛!跟员工谈理想谈情怀都是虚的,真金白银最实在。只要钱给到位,就没有干不好的活。
这不,一顿饭的功夫,新老员工都熟络起来,有说有笑的,哪还分什么老板员工的?
隔壁包厢里坐的都是市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本来袁副市长要亲自来的,但他晚上还有个重要饭局,就派了自己的得力助手——大秘书周清风代表他来捧场。
来的人可都是各行各业的"一把手":市电视台的台长裘大生带着编导罗古风和广告部主任秦季;市报社的社长叶汉民和广告部主任马俊军;还有工商局的郑振华局长、质监局的俞建设局长、邮电局的杨国军局长。最有趣的是,连杨局长堂妹妹夫——市团委副书记王生贵也来了。
让人意外的是,除了国强电子批发市场的赵斌董事长,徐大志还特意请来了三位"落魄"的老厂长:原来东方酒厂的陆军、镜湖酒厂的刘晓伟,还有兴州电子厂的濮真豪。这三位老哥可真是同病相怜——前几个月刚把厂子经营得红红火火,结果上头领导嫌他们给世界通营销公司的提成太高,硬是找了个"违规操作"的由头把他们给撤了。
三位老厂长一见面就忍不住叹气,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苦:"在国有集体企业干点实事可真难啊!"
说到最后,他们都有点后悔当初没把营销提成按合同约定结给徐大志,现在见面都觉得脸上挂不住。
不过徐大志倒是很大度,不仅没计较以前的事,还给每人塞了个两百块的超市购物卡当新年红包,拍着他们的肩膀说:"老哥几个别灰心,俗话说老马识途,说不定明年就有新机会呢!"
酒席上热热闹闹的,服务员刚端上来一道清蒸鲈鱼,徐大志就从包里掏出一叠红包,挨个给在座的领导们发。领导们都愣住了,互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在内地工作这么多年,哪见过酒桌上发红包的?
"徐总,这...这不合适吧?"坐在主位的报社社长叶汉民连忙摆手,其他几位领导也赶紧把红包往徐大志那边推。
徐大志笑呵呵地说:"各位领导别见外,这是我们广深城那边的老规矩。过年过节的,不多,图个吉利嘛!"
他说着又把红包往各位领导面前推了推。
"原来是这样啊!"裘大生台长恍然大悟,"我听说南方确实有这个习俗。"
他这么一说,其他领导也都想起来确实听说过南方有发利是红包的风俗。
周清风捏了捏薄薄的红包,半开玩笑地说:"徐总,你们广深城的规矩可真够实在的。"
他的这话引得满桌人都笑了起来。
推让了几个来回,领导们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杨局长一边把红包收进西装内袋,一边笑着说:"那我们就入乡随俗啦!改天徐总去我们那儿,也得按我们那边的规矩来。”
在座的领导都收到了礼物——两张镜湖酒厂的特制酒提货券,外加两百块的超市购物卡。
酒桌上的气氛顿时更热闹了,在徐大志和邹英一杯接一杯的敬酒中,大家推杯换盏,聊得更起劲了。
大家喝得满面红光,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