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 章 师徒谈话

“为师此去东方离狐山朝拜道祖,也算是圆了青年时发下的大宏愿。”

“汝等皆为玄清观这一代最为优秀的弟子,为师放心的很。”

“汝等尽心尽力辅佐你们的大师兄,继续保境安民、守护大熙王朝。”

“至于粟及,你作为大师兄,如今的熙国国师,也要行事正经点。”

“平日在观里就闲散惯了,出了这个门,你就要收收心。”

“。。。。。。”

熙朝国都乾元城城外数里处,山脉起伏连绵,其中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上,伫立着熙朝国教玄清观。

此刻观内核心弟子云集,都端端正正的坐在蒲团上,听着师父青阳子的临别嘱咐。

青阳子,熙朝老国师,与熙朝皇室某先祖为修道良友,交往深厚。

二人共同寻道时曾受道祖化身‘上清玄鸿’指点,得见仙道,终生受用。

青阳子与熙朝先祖携手创立玄清观,立国教保护熙朝千百年。

熙朝先祖已经化作一抔黄土,而青阳子则是在修行路上窥见仙道。

如今已经独自跨越合体期,进入了渡劫期。

青阳子预计自己还能够活个千八百年,这期间,他准备圆了年轻时得见‘上清玄鸿’时发下的大宏愿。

不见道祖,誓不成仙!!!

青阳子感念‘上清玄鸿’对于自己入道的引导之恩,故此发下大宏愿。

这一次新老国师的交替,让青阳子得以腾出时间东去朝拜。

“师父,您老放心,弟子虽然平日里闲散惯了,但是正经事儿绝不出差错!”

粟及赶忙收起苹果,装出一副得道高人的模样点头应是。

“大事不糊涂就行了,就怕你....”

“算了算了,往后既然都要交付与你,还是要相信你,说多错多。”

青阳子可不想自己唠叨多了,这孩子最后无人看管,野到没边了。

“顺其自然罢了!”

青阳子心念通达,熙朝在自己手里安然数百年,现在到了粟及手里,也不会差,至少师徒俩保了熙朝千年太平。

“你们先退下吧,各自管好自己的一摊子事儿即可。”

“各司其职、专注修行,这就是为师给你们的最后训诫!”

青阳子挥挥袖袍,让其余弟子退下,徒留下粟及乖乖的坐在蒲团上。

等到其余人离开,青阳子和粟及大眼瞪小眼,互相瞅着对方。

“没有什么话对为师说吗?”

青阳子一开口就让粟及露出不解的表情。

“不应该师父有什么话要交代吗?!”

粟及的小表情让青阳子翻了个白眼,伸出拂尘狠狠敲在粟及的脑袋瓜上。

“别和为师装蒜,一年前的国师册封大典上,你在后山捡了个人是与不是?”

青阳子不再和粟及打谜语,直接点出问题。

粟及闻听此言,立马正色不少,有些紧张的看着师父。

“那个人情况如何?”

青阳子继续发问,但是语气中的凝重之意让粟及侧目。

“还好,就是脑子可能撞坏了,失忆,问什么都是不知道,身上也没有任何足以证明身份的东西!”

粟及想到那日在后山的大殿中,他正检查大礼前的最后准备。

结果一人自天空坠下,砸穿后殿棚顶,落到他面前。

来者除了一身白衣外,没有任何饰品和用于佐政身份的东西。

就连束发的头冠都没有,披头散发之间,粟及还以为大白天见鬼了。

青年的出现虽然惊了粟及一下,但还是让他快速反应过来对方身份非同小可。

毕竟那股残留在其体表,似是而非的道蕴之力,让他都不敢轻易忽视。

当时因为察觉到事关重大,粟及没敢和任何人谈及此事,就是师父青阳子都瞒了下来。

一年时间,那名青年就一直住在乾元城的国师府内,由粟及照顾。

今日师父青阳子突然说出这件事儿,粟及就知道他的行事终归没有瞒过自家老爷子。

“特意在你册封之日降临,也是和我等玄清观有缘。”

“此子依为师看,是个修道的好苗子,不妨就代道祖收徒,让其入玄清观修行吧。”

明明青阳子和对方未曾谋面,但是粟及总觉得自家老头子好似知道来人身份一般。

这般大动干戈,让他代道祖收徒....

莫非此人的身份极其重要,连师父他老人家都收不了徒!

粟及脑子转的飞快,立马想到这一点。

毕竟在整个熙朝,或者说凡世,能让一名渡劫期大高手都不敢收徒的,很少。

唯有那些顶级的散仙境大高手、大乘期强手才有资格让师父退避三舍。

莫非来人和西域顶级势力有关,否则师父不会如此郑重其事。

不过奇怪的是,为何要让道祖收徒呢?

这种待遇可不是凡世之人能享受的,就算是号称西域前十的散仙境大高手——天墉城紫胤真人,也没有资格。

道祖收徒,这可是要他老人家亲口降下法旨。

否则就算是随口一说,都能犯了其余道门势力的忌讳。

毕竟道祖收徒,你这人可就成了道门的祖师之一,甚至比各门开派祖师还要牛逼的人物。

这不是遭人诟病,让人特意找小鞋穿嘛!

可是看师父的意思,那人却有资本让道祖收为弟子,这就奇了怪了.....

“莫要多想,做好你自己的本职即可。”

“此子道缘深厚,万不可懈怠,你带在身边,多多教导。”

“外人若是问起,就说他是玄清观的旧人便好,多的就不要透露。”

“。。。。。。”

青阳子察觉到粟及的疑惑,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是不断叮嘱一番。

但是这些话听在粟及耳中倒是掀起惊涛骇浪。

道缘深厚!

这个词可不是那么好说的,他们道门可是讲究随缘随性,绝不可强求。

但是按照这个说法,那人绝对是道门中不可忽视之人。

也就是俗称的:得道之人!

粟及还想再开口询问那名青年的来历,可惜青阳子闭口不谈,反而转换了话题。

“熙朝静安王夫妇有一女,名唤成玉,封号‘红玉郡主’,你还有印象不?”

老爷子转换话题转换的相当僵硬,但是粟及能说什么,继续追问岂不是显得自己太八卦了吗。

最后只能是闭嘴不谈那名青年的来历,接了自家师父的话继续聊下去。

“弟子有印象,也是位仙缘不浅的姑娘。”

“弟子和师父曾经给她算过命,批命解劫。”

“后来生病,还是弟子为其开了‘起高楼,集百花,娇养郡主十五载,病劫可解’的方子呢!”

粟及对成玉有很深的印象,因为那姑娘的命格很特别,特别到不似人族之命数。

当时师父和自己耗费无穷心力,在推演出这么一个看似荒唐的办法延续对方的生命。

“数年前,为师聊起过这位‘红玉郡主’的故事,她随那位上清仙师东游,如今算算时日,也差不多该回来了。”

“虽然你我当初为其开了方子,解了命劫,但是天数易变,你我不可能时时算得准。”

“此次她归来,势必有一劫,不过应不在她自己身上。”

“如何去解,就看你这位新任国师的手段了!!!”

青阳子须发皆张,有些怒目圆瞪的抓起粟及的手腕,让对方感到一丝久违的紧张。

“师父教诲,弟子谨记,一定不会让师父失望!”

粟及心里有些发沉,想不到这新任国师上台的第一件大事,就放在了这位仙缘深厚的‘红玉郡主’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