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小脚对女子的伤害02
几位不知胤禟用意的几位皇阿哥皆老老实实的坐在屋里等着看脚。
轻云的裹脚布脱了大半时,已经隐隐出现了一股臭味。
胤禄吸了吸鼻子:“好像有味道,是臭味,你们闻到没有?”
胤禄人聪明,对于苏策丽不喜欢小脚女子之事有些耳闻。
就是他如今才十五岁,尚未大婚。
身为汉妃之子的他没有前面的阿哥抢手,手头上没什么可用之人。
无法像胤褆等人一样去调查情况与苏策丽探讨。
不清楚他们过来看女人脚的用意。
见几位哥哥皆在这里,他便安静的跟着队伍走。
轻云脸色羞红,再次阻止露香,娇滴滴道:“别拆了。”
露香没理会,接着拆布。
随着布拆的越多,散发出来的臭味越重。
几人终于知晓臭味的来源,原先因美色而起的欣赏去的干干净净。
胤褆甚至露出一丝嫌弃之意。
最终的脚终于出现在几人面前。
只有一个大脚趾的脚显得纤细而扭曲,常年血脉不流通,皮肤干燥龟裂,散发着阵阵臭味。
不管是视觉还是嗅觉,皆让几位尊贵无比的男子受到了冲击。
几人心情复杂的出了门。
轻云受不住打击,在里面哭泣。
门外的胤祉觉得她可怜,想到她的脚,又有些不舒服了。
露香出来,体贴的关上门,让轻云在里面休息。
露香:“几位爷,还有位素之姑娘,奴婢带几位爷去见她。”
胤褆拒绝了:“不用了,我们见过轻云姑娘的脚,已经了解了实情,用不着再见一位。”
露香福了福了身:“几位爷还是见见吧。轻云姑娘是刚从专门培养瘦马的商人之处出来的,十五六岁,正是最好的年纪。”
“素之姑娘三十多岁,脚的情况与轻云姑娘大有不同,九爷吩咐了奴婢一定要带几位爷去见见。”
胤礽:“九弟或许是想让我们对比一下,我们去见见。”
不久后,胤礽为自已的决定后悔的恨不得给自已几巴掌。
轻云刚出来,商人培养她是用了心的,裹脚布两三天换一次,情况还算好。
素之被人买回去二十多年,几经周转,颜色渐衰,恩宠已失,又没个后代,伺候的人没有那么用心,两三个月才换一次裹脚布。
黄管事得了胤禟的吩咐,没给素之换裹脚布的机会,直接将其带回偏院养了几天。
几人在裹脚布没脱完时就被臭味熏得直想吐,后面见到扭曲到发黑的脚,一个个的再也忍不住,夺门而出狂吐不止。
有于刘氏带路,苏策丽母子在接下来的几天将扬州游了个遍。
听闻胤禟今天带着几兄弟去见小脚女子,苏策丽特意没出门。苏策丽:“不知他们看得怎么样了,九哥挑的人如何。”
胤?:“九哥说买了两个回来,一个十五六岁,一个三十多岁。”
苏策丽遗憾道:“可惜了,九哥怎么不买四五十岁的女子回来,便宜他们了。”
年纪越大的女子味越足,脚变形的越厉害。
三十多岁的女子不知能不能吓到几人。
胤?:“要不我让九哥再去买两个年纪大的人回来给他们看?”
苏策丽:“算了吧,他们有了心理准备,不会再看后面买回来的人。”
她不指望十五岁的女子能给几人带来什么创伤,主要还是看那个三十多岁的女子。
虽然味没她想象中的那么足,不过脚被裹了三十年,已经有了扭曲感,正常人皆不会觉得小脚美。
几人不会再对小脚好奇了。
胤?:“等他们回来,我问问他们感觉如何。”
苏策丽轻飘飘的瞥了他一眼:“要不让来宝买两个三四十岁的小脚女子回来给你看?”
胤?不用想都知道不可能好看,而且他也不敢看别的女人。
他若是看了,苏策丽说不定敢找个小白脸回来。
胤?疯狂摇头:“不用不用,我就是想了解一下,方便写折子。有几位兄弟的描述,我可以写出折子,用不着亲自去看。”
为了不让苏策丽继续纠结,胤?果断转移话题。
胤?:“我查过给你带路的于夫人,她男人于星辰于知州是个爱妻的,两人相识于贫困时期。”
“于星辰当官后没有忘本,对于夫人敬重有佳,两人相濡以沫二十多年,后院没有妾室。”
“在并州那边做过几年,为人还算清廉,以前做事有股冲劲,过来扬州倒是有些松懈了。”
苏策丽不以为意:“杨州是个大染缸,过来这里的官十个中有九个回去都变黑了。于星辰有变化不意外。”
胤?:“前几年过来的杨州知府皆有与盐商同流同污,不过一两年时间,香车美人黄金屋样样俱全。”
“于星辰变得没那么彻底,就是不掺和那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有点看淡仕途的感觉。”
苏策丽:“真要看淡仕途,于夫人就不会明知过来见我,会被人嘲笑,她仍是过来了。”
那天命妇过来时,一个个鄙视的眼神,于刘氏局促的整个人都快缩成一团了。
要不是为了让男人往上爬,于刘氏怎么可能过来受这些罪。
胤?:“于星辰当年过去并州前,就是从五品官,过去并州便成了从四品。他在并州做了几年,颇有些政绩。”
“若不是于夫人的身体受不住,于星辰担心她,也不会放弃到手的正四品知府跑回来做个从五品的知州。”
“于夫人因此过意不去,想为于星辰找条门路。”
苏策丽眉眼轻抬:“听你这话,你是看好于星辰了?”
胤?微微点头:“于星辰在大染缸里待了一两年,能坚持不与盐商走到一道,不做坑害百姓的事,比很多官都强。给他个机会无妨。”
大清太大,贪官污吏太多,不坑害百姓,已经是难得的好官。
能在并州做了几年并升官,能力是有的。
于星辰有底线,有能力,能吃苦,光这三点,已经比大清原著土地上的九成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