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整改商队03
苏策丽:“你以后常住京城,有的是机会,不必急于一时。”
胤?:“爷已经命人将你的府邸收拾好了,三进的大院,等会让人带你过去看看,有哪里不喜欢,让他们改改。”
大清官员是有房子分配的。
宁承慢的官职确认下来,内务府便给他分配了房子。
宁承慢:“奴才只有一个人,身边最多带一两个仆人,用不了这么大的府邸,将这样好的屋子赐给奴才,有些浪费了。”
胤?:“这是给官员配的宅子,你尽管住。你现在是一个人,往后成家了,妻妾儿女一多,你到时只怕会嫌弃屋子太小。”
胤禟:“好好休息,十弟给你请了太子少师的位置,明天去吏部领了职回来做事,有很多事情都等着你来做。”
宁州离大清远,传信路上来回加上胡道远派人去调查,他们收到回信是在两个月后。
胤祉找的商人与胤禟的商队一样有运物过去交换,给驯鹿制品的价格比胤禟治下商队给的高了五成。
只是他们在收东西时只付一小部分款,不像胤禟的商队一样一次性结清所有的钱。
他们给的部分款相当于胤禟全价的五成。
虽说不能一次性拿到所有的钱,但有尾款,钱多,又是官府下来的商队。
宁州归入大清后,官府的信誉一向很好。
自他们成了大清的子民,获利良多。
有轻软舒适的衣物,有高产农作物土豆。
经常有商队大老远运着他们没见过的东西过来与他们交换。
很多当地人相信有官府支持的新商队,选择将东西卖给他们。
胤禟收到信时,眉头紧皱:“要是三哥找的商人不靠谱,不回去付尾款,当地的百姓要遭殃呀。”
苏策丽:“事情过去这么久,三哥的商人早就远离了宁州,百姓们有去官府问过何时会将尾款结清吗?”
若是能找到人,事情尚有缓和的余地。
不然的话,胤祉及当地的百姓都要后悔莫及了。
胤禟:“有些人去问了。胡道远收到我们的信时,有过去问过负责商队的官员,说一两个月应该会结清尾款。但是他觉得有问题,请我们找三哥问问。”
胤?:“明天下朝我问问三哥,看来将商队纳入朝廷势不可挡了。”
胤禟:“纳入是要纳入,分成方式就不用变了。”
虽说几位主子皆不缺钱,可每年的大笔进账突然间没了,搁谁心里也是道大坎。
不缺钱没进账与不缺钱有进账是两码事。
苏策丽:“当然不变,就是将掌管商队的人归入朝廷,安排专业评估的人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个目标。”
“来往于各州的队伍需按行程进行,让他们要多份约束。”
最初的商队人少,胤禟一个命令下去,能快速传达给每个人。
如今的商队覆盖范围太广,若是没个明文管控制度在那里,早晚出大乱子。
胤禟:“我与承慢商量着先拟些章程出来,到时劳十弟妹替我们过滤一遍。十弟找机会向皇阿玛提一下此事。”
胤祉得到胤?的问话时,他是两眼懵懵的:“他们没一次性将钱给百姓吗?不可能呀,给一点钱就将东西拿走,当地的百姓这么傻吗?”
胤禟的商队手底下人手有限,经常周转不过来,百姓手中有东西不能及时出去。
胤祉得知情况,在智囊团的建议下,让百姓手中的东西早些收了,让百姓安心。
他一片好心,怎么
胤?:“他们许的价钱比正常的商队高上五成,有利可图,有官府做保,百姓们为何不能相信?”
“你快去找人问问吧,已经有百姓闹到胡道远那了,再拖下去,万一让御史发现,参到朝堂上,我跟你都要挨训。”
多年前,大清的御史便开始成批的派出去。
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不同的御史到达各府巡视。
新十州那边同样有这种机制。
御史到达的时间不固定,过去的人不固定,每年又最少有十二批人过去,
御史这些年办了很多实事。
官员们的行为收敛了很多。
宁州百姓若是一直等不到尾款,一群群的前往官府闹事,御史肯定能收到风声。
胤祉的脸白了:“应该不会出事,可能是晚了点,我去问问。”
胤祉一层层问下去,最终得知的结果是他找的商人早跑了。
鹿制品很畅销,他们的成本比正常商队的低了一半,卖价压了价,依然赚得盆满钵满。
拿到钱随便找个地方躲躲,胤祉就找不到人了。
胤祉大张旗鼓去找人,胤禩原先想着待事情发酵一阵子,由御史发现宁州的不对劲,自行上折子。
没想到胤祉的反应这么快,胤禩只能见好就收,私底下让人给御史透个风,参胤祉的折子便到了朝堂上。
赵御史:“三王爷与商人合伙欺骗宁州百姓的鹿制品,百姓辛苦一年血本无归,此乃与民争利。”
“宁州自归入大清,其下百姓一直心向大清,对大清的各项税收没有半点怠慢。”
“三王爷此举将朝廷与宁州百姓建立的信任挥霍一空,宁州百姓若因此生了离心,于朝廷是莫大的损失,臣恳请皇上为宁州百姓做主。”
康熙沉着脸问道:“老三,可有此事?”
没找到人又没想出办法的胤祉硬着头皮出例。
胤祉:“皇阿玛,是儿臣识人不清,儿臣原先是想着平常的商队周转慢,百姓手里囤积的东西太多,有心助他们早点将东西转出去。”
“未曾想到会上了商人的当,儿臣已经着人四处寻找商人,必会让他们将百姓的钱吐出来。”
康熙:“太子有何话说?”
平常的‘老十’变成了‘太子’,可见康熙现在的心情不太好。
十州归入大清,比他预想的更快融入大清。
如果因为宁州的事情,让十州与大清离心,等于给了心向老毛子的叛乱分子挑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