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圆明园
皮皮乐得小米牙外露,肯定的点点小脑瓜子:“想要。”
府里的地盘虽说够小六跑,不过有更大的地方给小六跑,它肯定会更高兴。
康熙:“老十,朕新建了个园子,取名圆明园,是集宫廷、江南水乡及西方建筑特色建出来的消暑盛地。”
“与畅春园相邻,是畅春园的几倍大,朕将它赏给你,去私库的事情就此作罢如何。”
建圆明园的钱出自内务府,这里的钱来源广泛,有各种皇家产业的收入,有各种税收,有各种商户上交的钱。
内务府的最大消费者是康熙及其后宫成员,但还得管着整个皇室的衣食住行。
将由内务府出钱建的圆明园给胤?,康熙有点心疼,总比搬走他私库一半的东西强。
佐佐喜欢大园子,没去过畅春园的他不清楚其有多大。
佐佐:“皇玛法,圆明园大还是皇宫大?”
康熙:“圆明园大,比皇宫大了近十倍。”
光价值而言,圆明园比康熙的私库高太多了。
佐佐拉着胤?的衣服道:“阿玛,我们能不能要圆明园?”
阳阳皮皮一同上去摇着胤?:“阿玛,我们想要圆明园。”
胤?心动了,他想去康熙的私库拿东西,无非是看中他那里稀奇的东西多。
如果圆明园真的比畅春园大几个倍,康熙的私库全加一块也不如圆明园。
胤?:“皇阿玛,儿臣先去看看圆明园,要是没有您说的大,儿臣还得再来您的私库一趟。”
康熙挥挥手:“朕让魏珠带你们去,君无戏言。”
父子几人高高兴兴的空着手带着魏珠回来。
苏策丽挑眉:“没搬到东西,还高兴成这样,皇阿玛许了你们什么好东西?”
胤?全身上下的心眼全用在康熙的私库上了,要是康熙没拿出更好的东西来堵他的嘴,胤?不可能放过他。
佐佐欢欢喜喜道:“额娘,是个园子,叫圆明园,皇玛法说比皇宫要大近十倍,我们去看看吧。”
苏策丽:“圆明园?在哪里?”
胤?:“在北郊,畅春园边上,皇阿玛说是集宫廷、江南水乡及西方特色建的消暑盛地。特地派魏珠过来带我们去圆明园。”
苏策丽简单收拾了一下跟着胤?上了马车,几小只骑着心爱的老虎出行。
北郊离京城有三十里路左右,花了一个多时辰到圆明园。
几小只一进园子,如同土包子般睁大眼睛观看着四周。
米米头个发表看法:“这里好大好漂亮呀,额娘,我喜欢这里。”
苏策丽:“等天气热一点,我们过来这里避暑,天天住在里面。”
佐佐:“额娘,我也喜欢这里。”
奇奇:“这里的地方够大,足够我们玩耍。”
苏策丽叮嘱道:“地方是大,不过水太多,你们玩时要小心些,不能远离了伺候的人。”
奇奇及三胞胎会游水,阳阳和皮皮尚未学。
胤?:“待天气热些,我带几个孩子学游水,掉湖里也不怕。”
苏策丽:“会游水也得小心些,每年淹死最多的人就是会游水的。”
佑佑:“额娘,阿玛,我们会结伴出来,不会靠近有水的地方。”
圆明园很大,他们游了一个时辰,也只是粗粗的走了下,很多地方都没游到。
因为时间有限,只能先回了府。
胤?得圆明园一事在京中掀起巨浪。
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建出来的园子,康熙没去住一天,就赐给了胤?,一众有着小心思的皇阿哥心里酸得很。
尽管知道康熙是用圆明园换回他一半的私库,可中间的差价也太大了。
胤禟为好兄弟得了实惠高兴,特地过来府里恭贺。
胤禟:“你小子是怎么说服皇阿玛将圆明园赐给你的?”
胤?嘿嘿笑道:“苏策丽替大清做了太多事情,在龙城时,我不是说要去皇阿玛私库里搬一半东西嘛,他舍不得,便将圆明园给了我们。”
胤禟:“将皇阿玛的私库卖掉,也买不回半个圆明园,你小子知足吧。”
在得知圆明园时,胤禟特地过问了一番圆明园的情况,已经猜出其大概的价格了。
胤?:“圆明园大得很,我们几个人用不完,皇阿玛去畅春园避暑时,你刚好可以住到圆明园去,比我们这里去宫里上朝方便多了。”
康熙每年都会在畅春园住几个月避暑。
圆明园与畅春园紧挨着,走路过去都比他们从府邸骑马到宫里花的时间少。
里面的随意一处院子都有他们的府邸大,有些甚至远超了府邸。
他们一家人就算一人一个院子,也住不到圆明园的一小半。
胤禟:“有了这样的好地方,你不说,我也会住过去。”
兆佳氏来贴子,邀苏策丽出去走走,顺道请了三福晋与九福晋。
几人在外面走了一阵,走进听过无数遍的天喜楼。
九福晋董鄂氏:“老杨,难得十福晋亲自来天喜楼用膳,你可得拿出看家本领来,必要让十福晋吃饱了再回去。”
杨掌柜笑容满面的回应道:“福晋放心,奴才必不会饿着十福晋,上面有空着的雅间,有请几位福晋随奴才上去。”
几人上到雅间,杨掌柜殷勤的将雅间里的窗户打开。
三福晋董鄂氏坐到窗边,伸头往外面看了看。
三福晋笑道:“当年十弟妹晒嫁妆时,我们就是坐在这里看你的嫁妆通过,那超大的承器看得八弟妹的眼珠子都要出来了。”
苏策丽坐到另一边的窗户边上往下看,
苏策丽:“这个地方视线好,是个观看的好位置。”
兆佳氏唇角弯弯道:“当初十嫂的嫁妆多成那样,我们后面的妯娌压力挺大的,幸得宫里后面规定了承器的最大尺寸,否则我们嫁一次,得将家里掏空了。”
胤?亲自弄的超大号承器,一个相当于其他嫡福晋的几倍大。
要是按那样摆,就算里面的东西不像胤?一样放的全是精品,光用拿得出手的东西来填满那些承器,就得花近百万两银子了,对很多家族是个大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