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何雨水对傻柱不满
秦淮茹交了手术费后,医生便为贾张氏进行了手术。
清理了她腿上和脚面上溃烂的皮肤与肌肉组织,做了彻底消炎处理,并开具了一些内服的抗生素药物。
手术不大,贾张氏不用住院,可以直接回家休养。
“你怎么让傻柱同意借钱的?”
秦淮茹搀扶着贾张氏从手术台上下来,刚出了手术室,就听见她冷冷地问了一句。
傻柱这么痛快就借给秦淮茹十五块钱,这让贾张氏心中疑窦顿生。
她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就像贾东旭担心秦淮茹会给他戴绿帽子一样,贾张氏也害怕这个儿媳妇在外面搞出什么丑事来。
“卖惨呗,还能怎么样?傻柱那人没心眼,好糊弄。”
秦淮茹心中一阵哀怨,但还是淡淡解释了一句。
“真的?你没骗我?”贾张氏半信半疑,语气中满是试探。
“真的。”
听秦淮茹这么说,贾张氏这才稍稍放下心来。
此时天色已黑,傻柱又用板车把贾张氏从医院拉回四合院。
贾家屋内,贾东旭和棒梗三小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
一到家,秦淮茹马不停蹄地开始准备晚饭,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雨水,你做晚饭了吗?”
傻柱回家后,一进门就想找口吃的,可饭桌上连半个窝头都没见到。
他只好去妹妹何雨水住的小屋问问。
“我没做,今天是在一大爷家吃的。”
何雨水语气冷淡,眼神里带着几分不满。
她一回来,就听说傻哥哥又跑去给秦淮茹帮忙,送贾张氏去医院,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她眼里,贾张氏就是四合院里的毒瘤。
而秦淮茹也不是什么好女人,借了她哥那么多钱不还,人前装出一副委屈可怜的模样。
更让她生气的是,秦淮茹经常从哥哥那儿顺走剩菜,害得她自已都难得吃上点油水。
这次,当她知道傻柱又去为贾家和秦淮茹奔波,心里一直憋着火,自然懒得搭理她这个“傻”哥哥。
看到妹妹脸色不好,傻柱心里也明白了。
自已这妹妹,还在为他帮贾家的事生气呢。
傻柱并不是真傻,只有面对秦淮茹时容易上头,其他时候脑子清醒得很。
“雨水,你跟我置什么气啊?秦姐太不容易了,都住一个大院,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这也算是积德行善。”
傻柱向妹妹解释着,试图缓和下气氛。
在他看来,帮秦淮茹是应该的,能帮就帮。
当然,要是帮忙的时候还能趁机摸一下小手,就更让他心满意足了。
何雨水撇了撇嘴,心里一阵不爽。
秦淮茹不容易,难道她这个妹妹就容易?
秦淮茹靠着她傻哥的接济,几乎天天都能吃上有油水的剩菜,而自已呢?
每天吃的不是窝头,就是酱萝卜、白菜帮子,连点油水都见不着。
她哥工资不低,还能经常出去捞外快,要不是把钱都贴补给秦淮茹,家里隔三差五吃肉也没问题。
可现在倒好,天天窝头咸菜,她都饿瘦了一圈。
她对秦淮茹不满,不仅是因为自已利益受损,也多少是为她哥考虑。
两人毕竟是亲兄妹,血脉相连。
傻柱都快三十了,连个对象都没有,却整天拿钱拿东西接济贾家。
外人不知道的,都以为他在给贾家拉帮套呢。
这事儿传出去,对她哥的名声也不好。
所以,她一直劝哥哥,做好事可以,但意思意思就行了,别什么都往贾家送。
把这些钱省下来,将来娶个正经黄花闺女不香吗?
可她傻哥偏偏拎不清。
傻柱见何雨水不认同自已的话,不愿多说伤了兄妹之间的感情。
转身离开了何雨水的屋子,打算去易中海家蹭点吃的。
傻柱刚走到易中海家门口,正巧看到易中海准备出门遛弯。
“一大爷,吃了么您呢?”傻柱笑呵呵地打声招呼。
“刚吃完,你一大妈正洗碗呢。”易中海笑着回应。
一听这话,傻柱就知道晚饭肯定没剩下,只能寒暄几句,悻悻地回了家。
“这柱子,真是傻得可以。”
看着傻柱离去的背影,易中海忍不住心里腹诽了一句。
贾家在四合院的名声本就不怎么样,尤其是贾张氏举报阎埠贵之后,整个大院对她家都没好感。
可傻柱偏偏因为秦淮茹,对贾家任劳任怨。
刚才还帮着四处找板车,一路拉着贾张氏去医院,看得易中海直摇头。
贾张氏在院里现在是公认的毒瘤,傻柱这么积极帮忙,无形中就得罪了阎家,完全是给自已树敌,毫无意义。
“真是傻透了!”易中海摇了摇头,继续散步去了。
-----------------
傻柱自掏腰包给贾张氏做手术,这事从贾张氏嘴里很快就传了出去。
何雨水听说后,气得回家不再搭理傻柱。
易中海夫妻和聋老太知道后,忍不住直呼好家伙!
十五块钱可不是小数目,省着点花,足够一家五口过一个月了。
在易中海看来,傻柱这次“傻”的有些离谱。
花个三五块钱做好事,既能落个好名声,又不至于伤筋动骨,这就足够了。
可傻柱倒好,一下子拿出十五块,差不多是他半个月工资,简直是“善心”发大了。
这么多年了,就没见秦淮茹借钱还过,这笔钱估计也是“打水漂”了。
聋老太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她最近托媒婆给傻柱物色相亲对象,已经有了一些眉目。
现在傻柱这么大大咧咧地把钱都拿去帮贾家,万一相亲真成了,他拿什么娶媳妇?
再想想秦淮茹之前借的钱,至今一分未还,老太太就对贾家、对秦淮茹很是不满。
“不行,我得说说这傻柱子,让他去找秦淮茹把钱要回来。”
“没钱,以后还怎么给我娶孙媳妇!”
聋老太打定了主意,准备再找个机会好好劝劝傻柱,让他清醒一点,别再一味地当“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