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的年轻人弱柳扶风8118

第334章 农村有广阔的天地

杨晨被招娣反将一军,脸上不由得火辣辣的难受,心想:“这小妮子真厉害啊!简直是一剑封喉。”

他尴尬地笑了笑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主要是,我去了,怕打扰叔叔阿姨。”

“这有什么打扰不打扰的,多个人,无非就是多一副碗筷罢了,”招娣说话直来直去,不会绕弯弯。

“好吧!既然你话都说到这儿份上了,我如果再推辞的话,显得我有点不识好歹,不近人情,”杨晨呲牙笑道。

“这就对了嘛!虽说没什么好东西招待你,但饭菜还是有吃的。”

杨晨“嘿嘿”笑道:“饭,就是个好东西啊!”

阿英扯了扯他的衣袖道:“我们走吧!”

杨晨“嗯”了一声,跟在姐妹俩后面,没有说话。

招娣看了看阿英凌乱的妆容,轻轻在她的胳膊上拧了一下,低声问道:“姐,你不是说,跟他已经分手了吗?怎么…”

阿英白了妹妹一眼道:“谁跟你说我们分手了?”

“嘿…你自己哭着亲口告诉我的,说你跟杨晨分手了,还要死要活的。”

“那…此一时彼一时,你就不允许我们和好吗?”阿英的手指,用力戳了戳招娣的额头。

“姐,你戳我干嘛?我当然希望你们能够和好,能够修成正果了。”

“对了,招娣,你怎么一个人到河边来了?”

“噢……我跟有才(阿英弟弟)还有爸在前面割稻子,太热了,我想着来河边凉快凉快,没想到正好碰上你们。”

“爸和有才呢?”

“割完稻子,他们已经回去了。”

“本来我是打算回来割稻子的,没想到你们的动作真快呀!”阿英挑眉笑道。

“得了吧!这么多年,你什么时候回来双抢过?”招娣给她投去一个鄙夷的目光。

“我…不是没时间吗?”

招娣冷“哼”道:“没时间?那只是借口罢了。”

“你这小妮子,嘴巴越来越厉害了哈!”

“嘿嘿!对了,姐,你在歌厅上班好好的,怎么把那里的工作给辞了呢?”

“那是个吃青春饭的地方,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你认为我还适合待在那里吗?”阿英轻叹一声。

“姐,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嗯……我已经想好了,准备在街上找个铺面,自己当老板。”

招娣点点头道:“我和阿毛也有这个想法,只是现在条件还不成熟而已。”

“什么条件不成熟?”

招娣伸出拇指跟食指比划着,笑道:“没有这个呢!”

“噢!”

“姐,你准备开个什么店?”

“这个嘛…还没想好,招娣,你有什么建议吗?”

招娣想了想说:“开个早餐店怎么样?这个投入少,利润高。”

“嗯!可是可以,就是太累、太脏了。”

“想赚钱,做什么事情不累不脏呢?”招娣呲牙道。

“我想开一家饰品店,这样既干净又轻松,投入也不多。”

招娣点点头道:“也不错。”

两姐妹一边走,一边小声嘀嘀咕咕,似乎忘记了还有一个人的存在。

阿英转身往后面看了看道:“咦!杨晨呢?”

“他不是跟在后面吗?”

阿英蹙眉道:“奇怪了,后面没人呢?”

“见我们没理他,不会自己跑回去了吧?”招娣见阿英焦急的样子,不由得打趣道。

“应该不会吧?”

招娣笑道:“姐,你看那是谁?”

“噢……”

阿英见杨晨骑着摩托车,慢悠悠地驶过来,她才如释重负,轻轻舒了口气。

“杨晨哥,没看见你在后面,我以为你回去了呢!”招娣笑道。

“怎么可能?我答应的事情是不会反悔的,刚才走的急,忘记把摩托车骑过来了,”杨晨俊朗的脸上露出一丝迷人的笑容。

阿英看了看他,笑道:“走吧!”

“好!。” 回到家时,母亲陈淑惠刚好从厨房出来,见阿英带了一个高高瘦瘦,斯斯文文的男孩回来,笑眯眯道;“小伙子真好看!快进来,快进来坐。”

“妈,他是我朋友,名叫杨晨。”

杨晨毕竟是镇里长大的孩子,没有过多的拘泥,大大方方叫了声“阿姨好!”

“好!”陈淑惠笑眯眯地点点头。

郑和顺得知阿英带男孩回来,忙从楼上下来,一阵寒暄过后,问道:“你叫杨晨?”

“是的,叔叔。”

“你爸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家里有兄弟姐妹吗?”

还没等杨晨说话,阿英白了父亲一眼,接过话道:“爸,你这是在查户口吗?”

郑和顺“哼”了一声,说道:“死丫头,你懂什么?”

“我都快三十的人了,怎么就不懂呢!爸,我们只是朋友,你别吓着人家了。”

听女儿说,她跟杨晨只是朋友关系,而非男女朋友,郑和顺只是“噢”了一声,果真没有再追问什么。

阿英知道,她跟杨晨的感情,现在还处在危险期,怕父亲再说点什么不该说的话,让杨晨产生误会,那他们可真就死翘翘了。

杨晨见郑和顺闷闷不乐坐在一边,于是过去坐在他身边,笑道:“叔叔,没关系,我们家就两个孩子,我跟我姐姐,我爸在政府上班,妈妈是一位纺织工人。”

郑和顺见杨晨并不在乎他刚才的唐突,黝黑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点点头道:“小伙子不错!要是你能成为我们家阿英的男朋友该多好。”

杨晨看了看阿英,咧嘴笑道:“叔叔,我配不上你们家阿英呢!”

“哪里,应该是阿英配不上你才对哟!”郑和顺叹了口气道。

陈淑惠笑道:“人的缘分呀!老天爷前世就已经安排好了。”

“妈,这话从何说起?”

“你没听说过,十年修的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吗?人的缘分都是前世修来的。”

“对对,母亲大人说的没错,”郑有才带着远远从楼上下来,笑眯眯道。

“你这臭小子,快过来见过杨晨大哥,”陈淑惠嗔怪道。

生了五个女儿,才生下这唯一的儿子,有才可算是他们老俩口的宝贝疙瘩。

有才“嘿嘿”笑道:“杨晨大哥好!”

“好!”

杨晨朝他点点头,眼睛却在远远的脸上来回转悠,心想,这个孩子好面熟啊!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

郑有才见他一直盯着自己的外甥看,于是拉着远远的手,说道:“远远,叫叔叔啊!”

“叔叔好!”

远远的性格比较内向,见杨晨盯着自己,他腼腆地笑了笑,然后揉搓着双手跑开了。

郑有才笑道:“这孩子没见过世面,有些害羞,杨大哥别怪哈!”

杨晨的手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笑道:“我怎么会跟一个小孩子计较呢!只是觉得…”

“觉得什么?”

“噢……没什么,”杨晨笑笑,心想,应该是自己想多了。

郑有才“嘿嘿”笑道:“杨大哥,你应该还不知道我的名字,我作一下自我介绍一下吧!”

“好啊!我正想着问你呢!”

“我书名叫郑有才,在家里排行第六,所以,大家都叫我小六子,今年二十三岁。”

“小六子,你还在上学吗?”

“没了,去年大学毕业。”

“你是学什么专业的?”

“我上的是农业大学,当然是跟农业有关了。”

杨晨点点头,“学农业好,现在在哪里上班?”

“我们村现在正在大搞农业生产,缺少的是人才,作为村里的一员,我学到技术,当然得回来发光发热了,”小六子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自信。

杨晨朝他竖起大拇指,笑道:“学成后不忘生养自己的故乡,好!”

小六子轻轻说道:“开始,我爸妈是不同意我再回到农村这个地方的,说什么农村的苦日子,他们过够了,不希望我像他们一样,再来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

“叔叔阿姨说的也不无道理,他们当然希望,你在城市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我知道,可是,我学的就是农业经济学,在城市,哪有我发展的空间,对不对?”

“你后来是怎么说服你爸妈的?”

小六子看了看自己的父母,笑道:“这个嘛…我告诉他们,现在的农村不是以前的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需要我们这样的年轻人来承担责任,而且,以后的农村发展,前景将会十分广阔,它不会比城市差…”

“小六子,你很有远见,相信你在农村,一定会有一番作为的。”

“谢谢杨大哥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