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火热的股市

杨简知道傅偌清未来会成为中影的话事人,因此所以人家既然主动开口了,这个面子自然是要给的。

他可不是为了让对方欠他人情啊——主要大家都是体面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这种小事情就不用讲什么人情不人情了。

当然了,如果傅偌清自己非觉得欠了杨简一个大人情,那就和他杨简无关了,纯属人家主动要欠的。

杨简故作思忖片刻,才缓缓开口:“傅董,情况你也看到了,你这个时间点加入进来,大家的份额肯定都要被压缩……”

就在傅偌清以为这事没戏的时候,杨简却是话锋一转:“不过傅董是老朋友了,你既然开口,这面子还是要给。这样吧,我从天眼影业的份额里拿出5%,傅董也没嫌少,上影的任董前段时间来Bj出差,他来找我,我也只给了5%的份额。”

傅偌清喜出望外,他是知道《火星救援》有多少家出品方的,在这个时候还能拿到5%的份额,不错啦!

“多的我就不说了,都在酒里,我敬杨导一杯。”傅偌清举起酒杯,示意一下之后,一口就闷了。

......

《唐探》庆功宴结束的第二天,接着就是《火星救援》团队的碰头会。

天眼大厦一间宽敞的会议室内,二十几张熟悉或略显紧张的面孔围坐在巨大的黑胡桃木长桌旁。

杨简端坐于主位,目光沉静。

“人都齐了,我们开始吧。”

没有多余的寒暄,他简洁地宣布会议开始。

“好的,导演!本次项目研讨会的核心任务,是对前期科学顾问提出的几个关键场景的科学可行性进行最后的论证和拍板。”

会议在严谨而有序的氛围中推进。

宇航服的材料选择与制作工艺、火星车的动力系统设计、地火通讯延迟如何在戏剧性与真实性间取得平衡,以及涉及到的天体物理学、航天动力学、植物生理学、电化学、材料工程乃至复杂的计算机模拟技术……

原着小说与电影呈现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探讨这些科学设定的可行性与理论支撑。

一个个议题被提出、讨论,有的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比如宇航服的最终款式和制作方已经敲定;有的则仍在纠结——比如某些场景是否需要进行戏剧化处理、处理的尺度如何把握、观众接受度如何,都需要进行最终的确认。

杨简多数时候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在面前的平板电脑上划动几下,或是端起手边那只温润的青花瓷茶杯,浅浅地啜一口。

然而,他那份沉静的存在感,却如同山岳般压在每个人的心头,他每一次微微的点头或不经意的蹙眉,都牵动着会议室里空气的流动。

主要是因为杨简还是小说的原着作者,大家任何一个质疑和反对,都是在反对杨简。

尽管知道杨简不是小气的人,可还是很有压力。

每当团队成员充分表达完各自的建议和想法后,杨简才会用简洁而富有逻辑的语言做出最终裁定,有时也会耐心解释如此决定的缘由。

会议进行到关键场景的讨论——风暴突袭阿西达里亚平原,神州号紧急升空,主角被遗弃。

巨大的投影幕布上铺展开火星阿西达里亚平原的地貌图,模拟的沙尘暴遮天蔽日,一艘标有神州号的飞船在狂暴气流中剧烈颠簸,画面极具冲击力。

“停一下!”一个略带沙哑却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

坐在杨简右手边第三个位置的中年男人站了起来。

他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黑框眼镜的镜片在顶灯下反射着理性的光芒。他叫张荣桥,本次项目的科学顾问之一,更是华夏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

能请动这位国士级人物出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火星救援》作为华夏首部硬科幻巨制的名头。

张总工程师带着科学家特有的严谨,精准地点在投影幕布上那团象征风暴核心、剧烈翻滚的红色气旋中央。

“杨导,各位,我个人认为这里的戏剧化处理有些过度夸张了!”他的声音平和,但每个字都带着物理定律的分量,“火星风暴掀翻一艘准备充分、动力强劲的载人飞船?杨导,你是小说的作者,肯定清楚——火星的大气密度是多少?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仅仅百分之一!”

他环视一周,用更形象的比喻强调:“想象一下,在地球上,你把一台大功率工业风扇开到最大档,对着几张薄纸片猛吹,纸片会被轻易卷走。但如果你对着的是一块沉重的花岗岩呢?结果不言而喻。火星上那点稀薄得如同叹息的风,它凭什么能撼动‘神州号’这样一艘结构坚固、自重庞大的航天器?让它像狂风中的落叶般失控?这在物理学上是不可能的。”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让这份基于流体力学铁律的结论沉入每个人的脑海,目光最终重新聚焦在杨简身上,语气依旧严谨而平和:“即使设定风暴时速达到200公里,甚至400公里,它在火星稀薄大气中产生的实际冲击力,也远不足以对一艘设计精良的飞船构成致命威胁。这违背了基本的物理原理。”

剧组的工作人员面面相觑,面露难色。

科学理论方面,权威科学家的话自然最具说服力。

然而,电影若完全拘泥于百分百的科学严谨,其观赏性和戏剧张力必然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变得索然无味。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杨简,等待着他的最终决断。

张总工的逻辑环环相扣,物理学定律像一座难以撼动的堡垒横亘在艺术创作之前。

杨简的目光终于从平板电脑屏幕上移开。他先是看向张总工,眼神中带着尊重,随后缓缓扫视了在场的每一位成员。

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捏住了青花瓷茶杯的杯耳。

过了几个呼吸的沉默,他极其平稳地将杯子放回光洁的桌面上,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张总工……”杨简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我非常理解您基于科学原理所提出的质疑,包括您刚才重点剖析的这个场景——风暴的形态结构、沙尘颗粒在低重力下的运动轨迹、飞船在模拟气流中颠簸的倾角、乃至镜头最终定格时,男主角头盔面罩上沙砾撞击的密度分布……”他的语速不疾不徐,对每一个技术细节都如数家珍,仿佛精确的手术刀在剖析问题核心。

“艺术不能完全凌驾于科学之上,但艺术也的确需要高于生活的表达。张总工,我并非要说服您改变科学立场,而是希望我们共同寻找一个平衡点——在确保电影核心故事精彩、观众体验震撼的前提下,如何最大程度地让影片所涉及的科学设定符合逻辑,经得起推敲。”

张总工闻言,镜片后的目光闪烁,陷入短暂的思考。

很快,他脸上露出一丝释然和理解。他明白了,对于一部面向大众的商业科幻电影来说,杨简所追求的平衡点才是正确的方向。

电影终究不是科普纪录片,只要大方向正确,核心逻辑自洽,一些必要的戏剧化处理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他本身也不是那种墨守成规、不懂变通的人,否则也无法成为重大航天工程的总工程师。

“杨导说得很有道理。”张总工微微颔首,表示了认可。

随着科学顾问不再坚持纯理论的绝对严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便顺畅了许多。

大家围绕着如何合理化这个关键场景,提出了各种富有创意的技术细节补充和视觉呈现方案。

整整一天的研讨下来,《火星救援》剧本中涉及的所有关键科学设定都得到了充分论证和优化处理。

其实杨简在创作剧本之初就已经深思熟虑得思考过,今天的研讨会更多是查缺补漏,并为那些必要的戏剧化处理找到能让观众信服的科学解释或逻辑支撑:

引力弹弓变轨: 飞船返回火星救援时,利用地球引力进行加速变轨,通过动量交换实现高速飞行,即“引力弹弓”效应。

速度与对接:飞船逃离火星需达到第二宇宙速度(11.2 km/s),而环绕飞行仅需第一宇宙速度(3.6 km/s)。电影中因燃料不足无法减速,迫使杨简饰演的江阳将返回舱加速至第二宇宙速度实现惊险对接。

人工重力:飞船通过舱体旋转产生向心力,模拟重力环境,使宇航员可在舱内相对正常行走。原理基于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公式。

火星种植:男主角将栖息舱改造为温室,利用火星土壤(需杀菌处理)、人类粪便堆肥(需发酵降低微生物危害)及精密的水循环系统种植土豆。华夏航天局去年已成功在模拟火星土壤中培育出10余种植物。

制水:通过燃烧联氨(n?h?)分解出氢气,再与氧气结合生成水。现实中此法因联氨剧毒且易燃易爆风险较高,航天局更倾向于从火星地下冰层提取水分的方案。但电影中作为主角绝境求生的手段,逻辑上可行。

同位素电池:放射性同位素(钚-238)衰变产生热能并转化为电能(rtg),为探测设备供电。符合科学理论,安全防护层可有效防止辐射泄漏。

太阳能供电:飞船与火星车主要依赖大面积高效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现实中空间站的太阳能阵列已能实现84–124千瓦发电量,支持长期任务。

锂电储能:太阳能电力储存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组,供无光照时段使用。

《火星救援》的科技设定融合了航天动力学、植物生理学、电化学、材料工程及计算机模拟等多学科前沿理论,其核心科技大多基于航天局现有成熟技术或对未来技术合理的推演延伸。电影通过杨简饰演的男主角“解决一个问题,再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务实科学精神,巧妙地将高深理论转化为直观的生存智慧,必将成为硬科幻领域的典范之作。

会议尾声,张总工由衷感叹道:“杨导,实话说,《火星救援》剧本本身涉及的许多科学理论就已经非常扎实和准确了,我们这些科学顾问,感觉都有些多余了。”

“张总工,您这话可太谦虚了。”杨简立刻诚恳地回应,“电影绝对不能少了您这样的权威顾问。在您确认之前,我们心里都没底。现在经过您的专业把关,我们整个团队才真正有了底气,敢放手去拍!”

的确,严格来说,以剧本的科学严谨性,《火星救援》或许不需要额外的科学顾问。

但有了张总工和华夏航天局的深度参与,电影在宣传和上映后,来自科学界的质疑声必然会大幅减少,甚至可能销声匿迹。

这本质上就是为影片的科学性寻求最权威的背书。华夏航天局的招牌,其实是很好用的。

......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三月的日历已然翻尽。

戛纳电影节组委会公布了本届主竞赛单元的入围名单,杨简的《婚姻故事》毫无悬念地名列其中。

一同入围的还有两部华语电影:贾科长的《山河故人》和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

杨简的两大玩具也在这个春天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金州勇士队以67胜15负的傲人战绩成为nBA常规赛冠军,季后赛将于4月19日正式打响。

利物浦队在英超联赛第31轮过后,以75分领跑积分榜,不过仅领先第二名的切尔西3分,争冠形势依然胶着。在欧冠赛场,利物浦也顺利晋级八强,将于4月15日迎来与尤文图斯的首回合较量。

不过,今年的欧冠决赛时间有所调整,从往年的5月25日前后推迟到了6月7日。

这意味着,即使利物浦闯进决赛,杨简也将无缘现场观战,因为《火星救援》计划在6月开机,那段时杨简必定会很忙。作为导演和核心主创,他不可能在开机前夕专程飞一趟欧洲,一来一回至少耽误三天以上。

nBA季后赛的现场观战计划也同样泡汤。

对此,杨简心中不免有些许遗憾。

哈哈,杨简此刻的心态就是默认他的两大玩具都将挺进决赛甚至捧杯了。

进入四月,几则娱乐圈的新闻颇有意思:

首先,记者左伟报道了汪锋参与扑克锦标赛涉嫌赌博的消息,汪峰随即以诽谤罪将其告上法庭。最终法院判决左伟败诉,需在微博发表致歉声明并置顶保留至少90天。

左伟的却是道歉了,但随后又发了一条极具挑衅意味的微博:“九十天,够吗?我给你道歉一辈子,你也上不了头条……”

不得不说,左伟这句话堪称“杀人诛心”!汪锋与“头条”之间,似乎永远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被戏称为“汪锋定律”——但凡他发布新歌、举办演唱会或有重大动态,必有更劲爆的娱乐新闻横空出世,将其热搜压得死死的。

这次事件的有趣之处,不在于汪锋是否涉赌,而在于左伟那充满讽刺的补刀,着实令人忍俊不禁。

第二件趣事则是与王豹强有关。在儿子生日之际,王豹强为体恤妻子分娩之痛,实名定制了一枚价值不菲的乐维斯粉钻“爱的交响”作为礼物,并在微博高调示爱:“一生只送一人。”

其高调程度,连杨简都收到了新闻推送。

马某人则“感动”回应:“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杨简看到这则新闻推送时,再次没能忍住笑出了声。

并不是他不厚道,实在是结合未来王豹强头顶“青青草原”的结局,眼前这番深情表白显得格外讽刺。

他几乎可以预见,王豹强深爱的妻子和他无比信任的经纪人,未来会联手送上怎样一份大礼。

据杨简前世吃瓜所知,这二人为了让王豹强这位正牌丈夫暂时“消失”,甚至推动他推掉了常驻综艺《跑男》,转而接下了需要封闭录制数月的《真正男子汉》。

王豹强英特尔的确是退掉了最新一季的《跑男》录制。

他曾给杨简打电话解释,称自己是征兵代言人,这档国防教育节目意义重大,他推不掉。

杨简知道这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但那两人未必没有顺水推舟的因素在里面。

相比《跑男》每周录制结束能回家,《真正男子汉》长达三个月的封闭期,显然更方便某些人行事。

个中缘由,估计是那俩人才知道了。

第三件事则是周星池旗下崴盈公司与华艺兄弟的票房分红纠纷终于尘埃落定。

年初,崴盈公司一纸诉状将华艺告上法庭,索要《西游降魔篇》的8000余万分红。

崴盈公司称,截至2013年8月30日,影片票房达12.48亿元,根据双方补充协议约定,华艺尚欠8610万元。

华华艺方面则辩称,双方虽曾就票房分红洽商过《补充协议二》,但因分歧较大最终并未正式签署。即使该协议成立,分红基数也应是华艺实际取得的票房收入(即总票房扣除院线分成等成本后的净收益),而非公众理解的总票房。华艺声称其净收入不足5亿元,故请求法院驳回崴盈全部诉请。

表面上看,华艺的辩词似乎符合行业惯例——导演和演员签署分成协议后,通常拿的是扣除成本后的利润分成。

即使是杨简本人也是利润分成。

如果是按总票房分成,像《星际穿越》这样的片子,杨简能分走最少2.5亿美元,就算投资方愿意,院线也不可能接受。

然而,关键在于,崴盈与华艺确实商谈过《补充协议二》。

华艺方面却以“农历新年老板不在”等理由拖延,始终未完成签字盖章流程,导致协议在法律上未能成立,成为周星池方败诉的关键。

圈内普遍流传,大小王曾与周星池口头约定,若票房超5亿,将额外支付分红。

估计大小王也没想到《西游降魔》的票房会远超预期达到12.48亿。

华艺显然肉痛反悔了。

从过年期间的拖延,大小王可能就存了耍滑头的心思。

这起纠纷表面上是华艺胜诉,实则输了格局。

生意场上,诚信是立足之本,无论私下如何算计,一旦在明面上被认定失信,合作伙伴必然会在心里打上一个问号。

这也真实的反映华艺的股价上。

判决结果公布后,公司股价应声下跌,市值一度缩水30亿。虽然后续会回升,但市场反应已清晰表明对其商业信誉的担忧。

......

这段时间,杨简除了忙于《火星救援》的筹备工作、陪伴家人,也分神密切关注着股市的动向。他深知此刻正处于华夏股市一场史无前例的超级牛市之中。

4月14号,乐视如约发布了其超级手机。推出三款旗舰机型——乐视超级手机1 promax等,搭载高通/联发科顶级芯片,主打“无边框设计”等卖点。这一波营销攻势确实取得了成效,乐视公布的数据显示,手机首日预约量就达到了惊人的263万部。

虽然次日乐视股价遭遇跌停,市场似乎出现了新品发布魔咒的短期反应。

但到了4月下旬,形势却是不一样了。

4月21号,乐视推出手机工程纪念版开售,宣称“1秒售罄”,预约人数再破百万。

这一消息直接刺激股价在次日涨停。

4月23号,乐视股价历史性地首次突破百元大关,收于101.82元,市值飙升至856亿rmB,较2014年12月的低点涨幅已超260%。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此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内,乐视股价再次涨停,冲至134.2元,市值一举突破千亿,达到1129亿rmB!短短三个月内,其股价累计涨幅高达惊人的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