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陛下,万万不可啊。”

服下长生药后,第二天上朝,始皇就宣布了两件大事。

停止修建长城以及阿房宫,有家室者徭役,发放路资,原路遣回故籍。

无家室者,就近分配籍贯,妥善安置。

凡劳役者,充入军中,加以训练,留作他用。

此话一出,丞相李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阿方宫停建也就罢了,毕竟始皇还在位,皇陵不着急修建。

修筑长城是用来抵抗匈奴进犯,此乃国之根本,万万不可停工。

“朕,心意已决,照办!”

都长生了,还修个屁的皇陵,不如把徭役遣送回原籍,大力发展农业。

长城也是一样,以后整个天下,必将大一统,在自己家,修那么高的院墙干什么。

见识到广袤的世界后,始皇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开疆扩土。

但他自己也知道,以秦国目前国情,根本不可能支撑,如此之大的军事行动。

只能徐而图之,先发展农业,做好后勤准备。

而要想完成大一统,还需要一人辅助,一位惊世骇俗之人。

“举全国之力,寻找项太傅,朕需要太傅协助朕,完成真正的大一统!

李相,此事由你亲自操办,无论用何种办法,朕要尽快见到项太傅。”

朝中大臣,谁都不知道这个效项太傅,是何许人也,值得陛下如此重视。

但是李斯知道,现在他是真搞不明白,陛下怎么想的。

[当初是您让焚书坑儒,毁掉项少龙的全部信息,现在又让去找人,还要万众瞩目的找,这去哪里找?]

真是想一出是一出,搞不明白也无法,事情还是要去办。

之后每日上朝,始皇都是在和大臣,商议如何发展国情。

整个秦国,现在看似平静,但有经验的大臣,已经大概预测到什么。

蒙恬感觉此时的始皇,仿佛回到年轻时,一统六国时的状态。

“山雨欲来,陛下这是要开战啊!”

虽不知这是要打谁,但身为武将,哪个不要征战沙场?

战场才是武将该去的地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当然,始皇也不是只关心国家大事,毕竟再远大的理想、抱负,都需要时间去沉淀,不可能一蹴而成。

每日闲暇时分,始皇都会去慰问一番丽妃。

劳逸结合的道理,始皇还是知道的,该享受还是要享受。

趁现在还有新鲜劲,努力耕耘,不然白糟践这么漂亮的美人。

与此同时,远在江东某个小村庄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看着村里相继归来的壮劳力,脸上露出不解的神情。

“乐仔,你们不是修长城去了么?怎么回来了?逃役可是要杀头的,搞不好还会连累家人。”

“老项爷,您有所不知,当今陛下,为了体贴民意,已经把所有徭役,全部遣送回家,还给了回家的路费呢!”

这人口中的老项爷,闻言大惊:“什么?全部遣送回来?那长城不修了?”

“不修了,路上碰到修皇陵的,那边也不修了,全让回原籍生养。

对了,项大哥应该也快回来了,您可以好好享福喽。”

自家儿子自己知道,项羽可没去服徭役,而是去闯荡江湖。

不闯出一番名气,所有徭役都回来,他也不可能回来的。

可能,这辈子也不会再回来了。

这只是一些小事,毕竟当初自己也拦了,也劝了,都无济于事。

心野了,管不住的。

但现在长城不修了,这可着实将他震撼不轻。

这样历史不就改变了?那自己……

‘算了,我都这个年纪了,没几年活头,她们也都走了,我自己活着也没意思,死就死吧。’

就在老项爷胡思乱想之际,那名叫阿乐的,再次开口。

“老项爷,您岁数大,见多识广,知不知道咱们这里有叫〈项少龙〉的吗?”

老项爷闻言,愣了一下,缓缓摇头:“项少龙?没听过呐,你找他有事?”

“您不知道,现在朝廷满大街找这人呢!提供线索者,赏一吊钱呢!

如果能直接带人过去,赏黄金10两,咱们这里,姓项的不少,我就想和您打听打听,挣点小钱讨个婆娘。”

“哈哈,你小子,现在也开窍喽,知道找媳妇儿了。”

阿乐听到老项爷的调侃,有些不好意思,脸色通红的挠着后脑勺。

寒暄一番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年过花甲的老项头,自然是没妈,但也拄着拐棍,慢悠悠的走回了家。

阿乐今天所说之话,里面蕴含的信息,每一句都信息量十足,他得回去慢慢琢磨。

回到家后,老项爷收起脸上那笑呵呵的模样。

一脸严肃的自言自语:“这赵盘也是,当初说不见的是你,现在又弄着满城皆知,那焚书坑儒,不白死那么多人?”

原来这老项爷,就是始皇要寻找的项少龙。

项少龙倒不怕有人认出他来,已经过了将近三十年,沧海桑田,知道他本名的,都死的差不多。

原本项少龙是和老婆孩子,生活在塞在的。

但年事已高,为顺应历史,也为方便生活起居。

就带着儿子项羽,来到江东一处小村庄生活。

一开始就是以老项自居,没人知道他本名。

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羽也长大成人,想效仿前人,做一番事业,好名留青史。

项少龙自然知道项羽未来的命运,自小养育的儿子,怎能说不管就不管。

百般阻拦也无济于事,项羽半夜偷跑,溜之大吉。

寻找无果的项少龙知道,心野了,拦是拦不住的,只能任由他去。

暗地里只能请求二弟腾翼化名项梁,护在左右,希望项羽能少走一些弯路。

“算算时间,他也没几年活头了,还搞这些幺蛾子干甚!”

项少龙本人,此时也是花甲之年,在这封建时代,已经迟暮之年。

再加上年轻时的一些暗伤,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现在也差不多大限将至。

妻子们也于不久前相继病逝,离他而去。

心中再无牵挂的项少龙,决定去咸阳城,见故人最后一面。

至于历史会不会改变,这些年,他已经想的很清楚。

从他来到这里那一刻,命运的齿轮,就已经开始转动,历史也已经改变。

项少龙找到当地亭长,表明来意后,对方却哈哈大笑。

“你这个老家伙,都这般年龄了,怎么不在家安享晚年?那赏钱可不是那么好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