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吐露心声

三位新来的会计,站起来迎接姚继英。

姚继英冲他们点点头,对三人说道:

“都请坐下,咱们以后天天见面,各人都有各人的事,不能再这样客气。”

新来的三个会计和李广义坐下后。

姚继英对李广义问道:“广义,他们三人的工作职责,你说清楚没有?”

“师父,工作都交代明白了。”李广义道。

“那就好。”姚继英两眼锐利的扫视一遍三人,说道:

“我再给你们强调一下重点,高台大队的财务科人员,包括驻厂的会计、出纳、统计。

你们所有的工作只对大队部负责,也只听命于大队部。

广义,你抓紧时间,召开一个全体财务人员的会议,把这点再强调一下。”

“嗯,师父,我下午就开财务科的会。”李广义答应道。

大队部的里间,人和桌子都多了几个,显得有些拥挤。

姚继英跟众人在一起工作,感觉非常的不自在。

他既怕自己的压迫感,让其他人不能安心的工作,也受不了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别人观察到。

现在放了暑假,外屋经常有很多看报刊的学生,也不是个清净地方。

可高台大队部,除了这一大一小两间房,再也没有一间办公室。

姚继英想了会儿,决定干脆去公社找一间办公室。

他去公社的路上,捎带着在罐头厂转了一圈。

姚继英进了赵英涛的办公室,立刻躺在了单人床上。

“老大,这是办公室,不是你的家。”赵英涛不满道。

姚继英全身放松的躺着,实话实说道:

“英涛,大队部增加了三名会计,没我待的地方了。

从今天开始,我就躺在这里办公,行吗?”

“艹,老大,你还让我活不活。”赵英涛道。

“你换一间办公室,原先办学习班那间屋还闲着。”姚继英安排道。

“你真想赖着不走了?”赵英涛问道。

“公社有食堂还有床,我离着罐头厂和塑料薄膜厂都近,干嘛要走。”

“你就不考虑我的心理感受?”赵英涛抗议道。

姚继英更加的恶心赵英涛:“我考虑要加强对你的教育工作。”

赵英涛实在没脾气,站起来给姚继英鞠躬道:

“我惹不起你、躲得起,我现在就让人收拾那间屋子。”

鸦占鹊巢,姚继英霸占了赵英涛的办公室,脑中有关李海燕的愁绪,冲淡了一些。

第二天。

赵英涛接来燕南农大的杨立庭,第二次在高台大队办反季节蔬菜培训班。

姚继英还是杀了一只羊,恭敬的伺候赵主任和杨老师。

赵英涛像使唤伙计一样,支使着小姚干这干那,吃饱馕坑烤肉后,和蔼的对姚继英说道:

“小姚,我把办公室腾出来了,咱俩晚上在一起住行吗?”

“孩子,你已经是公社副主任,要注意领导形象。”姚继英拒绝道。

赵英涛嘎、嘎笑道:“你等夜深人静时,再去我那屋。”

姚继英站起来就走,严肃的说道:

“你送万杨立庭回来时,去美食村拿几个菜,我在公社等着你喝酒,有话给你说。”

姚继英去铁矿、轧钢厂带了一下午,又路过幼儿园工地,看了看高玉梅安排的幼儿园布局。

铁矿又开了两个矿洞,高泰山制造的小高炉,目前进展顺利,

罐头厂到了八月底,就要完成白桃的生产,可销量只有产量的三分之一。

罐头厂800多平米的成品库房,已经快要堆满白桃罐头。

姚继英见到那样的情景,有意对李文强不闻不问,想观察他怎样解决这事。

李文强在罐头厂,人、财、物的管理大权在握。

不知道,他是不好意思说,桃罐头的销售困难,还是对销售有把握,也没跟姚继英提销售的问题。

没有了工作上的事,姚继英在公社的办公室里,喝着茉莉花茶,思考李海燕的事。

赵英涛拎着两个凉菜两个炒菜,走进来说道:

“老大,明天美食村就要正式营业,我把在燕南地区的九个战友,已经都通知到了。”

“我这次去不了,你替我给他们赔罪,多喝几杯。”姚继英道。

“你屁事没有,怎么会去不了。”赵英涛道。

“我心情不好。”姚继英冷着脸说道。

“大队的哪个厂子出麻烦了?”赵英涛装傻道

“我个人的感情问题,喝着酒给你说。”姚继英道。

姚继英认识赵英涛后,从来没有跟他说过,任何有关自己感情的问题,一直在扮演老大、硬汉的角色。

赵英涛立即手脚麻利的,把塑料袋里的菜倒进盘子碗里,又从单人床底下,拿出来两瓶二锅头。

姚继英把两个酒杯都倒满酒,决定早说早解脱:

“喝酒前我就说吧,免得你认为我是酒后的胡话。”

赵英涛安静的等着,姚继英却紧闭着嘴,沉默了许久。

在赵英涛的不断催促下,姚继英才开口道:

“英涛,你知道李海燕还有一个身份吗?”

赵英涛没有想到,姚继英的第一句话竟是,李海燕是谁,懵懂的说道:

“李守邦的孙女,李向南的侄女,原中青报记者,现广润公司的总经理秘书,难道海燕还有其它的身份。”

姚继英红着眼圈,从嘴里往外一个字、一个字吐出:

“李海燕是援朝的亲侄女,周援朝是海燕的亲小叔。”

赵英涛听到这话,比知道了李海燕怀孕还要震惊,还要感到不可思议。

赵英涛立刻怀疑道:

“艹,你说什么胡话,一个姓周、一个姓李,一点不挨着呀!”

姚继英压抑着情绪说道:

“援朝的母亲姓周,在他们那种革命家庭里,随母姓再正常不过。”

赵英涛这才相信此事,心想、李海燕的嘴巴可真严实,能告诉自己她怀孕了,却一个字也没提周援朝。

姚继英极力压住激动地情绪,继续说道:

“咱俩跟李向南,一起去商业局那次。

我在车上念的援朝那首诗,实际是李向南写给援朝的送别诗。

李向南不但没给我提过,最初也没给李海燕说过,我跟援朝的兄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