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李海燕多了个砝码
李玉水听到姚继英的许诺,喜上眉梢的说道:
“我教过的所有学生里,你是最优秀的学生,我替全体教师谢谢你。”
“老师,你这样太见外,弟子应该为老师做些事。”姚继英道。
农村小学的民办教师最辛苦,高台小学连校长共有教师9名。
高台小学的每个老师,不但要教几个班的课,而且是文理、体育、音乐全要教。
虽说这样的教学,质量确实低一些,可现在根本没有师范生,会来农村当老师。
姚继英每月给老师们,总共才多开了一百多元工资,就让李玉水感激不尽。
农村的学校因为有麦收假,暑假要比城里的学校少10天。
到了7月底。
高台中学和小学的学生们,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暑假。
村里的建筑队,建好了薄膜厂的厂房,又开始在村南建幼儿园。
燕南市的顺风美食村,也已经装修完毕。
赵英涛开车带着高红梅、和三个她的姐妹,先去了燕南市。
姚继英和高泰来及他的两个徒弟,坐着班车去了燕南。
燕南体校在建设路跟七一路的丁字路口,是平阳到燕南的班车必经之地。
上午10点,姚继英一行四人到了燕南体校。
顺风美食村,装修的黑色大理石外墙,乍一看显得十分高档,100平米的散座和六个雅间,地面铺的是白色花纹的大理石。
散座厅里摆着十张圆桌,一个摆着酒水的货架,一个收钱算账的玻璃柜台,沿着墙根刷了一米高的绿漆,此外再无多余的装修。
现在的装修也只能是这条件了,姚继英走进100来平米的后院,院子的一角堆着几吨煤块。
院里的四间北房,一间当做了厨房,三间做了宿舍,门窗都用油漆重新刷了一遍。
姚继英扭头对身旁的赵英涛说道:
“赵老板,以后粮、油、肉这些紧缺物资的采购,还得依仗你。”
“小姚,我把这个工作,已经安排给了张红,他中午就过来吃美食村的第一餐。”
以张红在燕南市的人脉,做这件事没任何问题,并且城市的市场供应,也已经开始松动。
燕南市区里,已经有了几处自由市场。
自由市场里的粮、油、肉各种副食,价格虽然比国营商店高不少,却是应有尽有。
“张红要是忙的顾不上,咱们就去自由市场采购。”姚继英道。
“从肉联厂买肉是8毛一斤,自由市场的肉价是一块二,价格差太多了。”赵英涛心疼道。
从去年开始,市场上的各种副食品,逐渐形成商品的价格双轨制,国营体系有一个低价,市场上还有不要票证的高价。
发展到八十年代中期,所有的生活、生产物资,全部形成了两种价格。
在价格双轨制下,钢材、化工、煤炭、汽车、化肥、香烟……等等,全部是两个价格,造就了一大批倒爷富豪。
赵英涛拿起柜台上一张信纸,递给姚继英道:
“小姚,我写的这个菜单怎么样?”
姚继英接过来看了一眼,就知道这是其他饭馆的菜单,抄的还是高档酒店的菜单。
“赵老板是见过大场面的人,这菜单招待外宾都够格。”
姚继英说完,把菜单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筐。
赵英涛连忙从垃圾筐里拿出来,着急的说道:
“小姚,有意见可以提,这菜单最起码可以做参考嘛。”
高泰来带着俩徒弟正在收拾厨房,姚继英走进来掀开冰柜看看,里面已经塞满鸡鸭牛羊猪肉。
姚继英等着赵英涛也进来,才开口道:
“叔,你们先停手,听我说几句关于菜品的话。”
高泰来和俩徒弟停下手,赵英涛也竖着耳朵听,姚继英才接着说道:
“我当初给饭馆起名美食村,就给咱们经营的菜品做了定位。
一年四季都有的原料,菜单上只搞七八个固定的菜。
比如高家祖传的坛子小炖肉、炖吊子、烧鸡、炖丸子,猪蹄炖黄豆等。
村里婚丧酒席上的凉拌白菜帮、盐焗花生米、花椒油扮豆芽,五香卤豆腐等。
我只是打比方,你们再琢磨具体做啥,但固定的菜品,一定不要超过10个。
其余的菜随着季节走,市场上有什么菜、就做什么菜,菜品以简单易做为主。
也不要去印菜单,就在柜台后面挂一个黑板,写上菜品菜价,容易随时修改。
我这样安排只为了一个目的,美食村是给周边大厂的干部职工服务,咱们必须要上菜快。
客人进来十分钟,就能让他们吃菜喝酒,一个小时后,他们就能酒足饭饱。”
高泰来听明白了姚继英的要求:
“继英,要达到10分钟上菜,就得在饭口前多准备炖菜,然后在锅里热着,客人点完菜就能端上桌。”
“我就是这意思,你们只把握两点就行,上菜快、卫生好,不要为吃大虾的人服务。”姚继英道。
“老大,我想吃大虾,已经买了咋办?”赵英涛赶紧说道。
姚继英只好安排高泰来:
“叔,大虾是赵老板专吃,他只要来了,就给他做油焖大虾。”
赵英涛满意的笑着,跟着姚继英走出厨房,把姚继英拽进高泰来的宿舍。
李海燕打着李县长的旗号,威胁赵英涛帮忙算计姚继英。
赵英涛被逼得没法躲,只好破釜沉舟的先拿自己说事:
“哥,真让你说对了,海燕给我来了信,问我想不想娶她。”
赵英涛能跟自己商量这事,让姚继英放下了心,不再担心给兄弟戴绿帽子,故意逗弄道:
“兄弟,那你还想不想娶她?”
赵英涛引诱着姚继英:
“如果海燕说的是实话,我虽然不能娶她,可心里挺同情海燕。”
“她给你说了什么实话?”姚继英问道。
赵英涛图穷匕首见,说出了李海燕让他说的话:
“老大,海燕在信里说,她醉酒后被一个流氓欺骗,现在有了三个多月的身孕。
她在香江倒也不怕流言蜚语,只是想给孩子找一个父亲。
如果我不答应娶她,她就在香江找一个金发碧眼的鬼佬。”
姚继英听的头皮发麻,心里苦的就像胆汁流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