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那是不是个气球
高泰山背负的沉重人生,女儿成为了他唯一的希望。
如果女儿没了考出农村的希望,姚继英很担心他的精神会垮掉。
别人心里的沉重,也让姚继英的心情不好。
姚继英离开轧钢厂,回到大队部。
见小广场上,几个六七岁男孩子,正在打排球一样,不断的挥动着小手,击拍着一个透明的气球。
姚继英走近前,才发现那个白色的气球上面,还有个大拇指一样的凸起。
他立刻看明白,不知道哪个熊孩子,把家里的套套偷了出来,吹成了气球玩儿。
这要是让家长看见,还不得把熊孩子打死。
姚继英乐呵呵的走进大队部,对李广义说道:
“你出去看看,那几个孩子玩儿的是个啥东西。”
李广义立即走到门口,看看说道
“师父,孩子们玩气球呢。”
“你到他们跟前仔细看看。”姚继英吩咐道。
李广义走出大队部,片刻回来道:
“师父,我看着还是气球,可又跟庙会上卖的气球不一样。”
姚继英彻底的无语了一阵,徒弟傻成这样可怎么办。
接着才醒悟,广义如果是智商有问题,就学不会会计了,徒弟只是见识少而已。
可觉得这事儿,师父也不能亲自教。
“广义,你现在去供销社,也别管是啥球,买几个皮球回来,以后放在大队部,随时给孩子们玩儿。”
“师父,没别的事,我现在就去供销社了。”李广义说道。
姚继英坏笑着安排道:
“你回来后用皮球,跟孩子们把气球换了,回家仔细的研究一下气球。”
李广义去了供销社买皮球。
姚继英嘿、嘿笑着猜测,李广义把气球拿回家,会不会被他爹妈打死。
妇女主任高玉梅走进来,问道:
“老九,有啥高兴的事,让你美成这样?”
高玉梅三十岁出头,是姚继英叔伯六哥姚继前的老婆,皮肤白皙、身材丰满,穿着即合身又干净利落。
姚继英立刻收起笑容,装傻道:
“嫂子,总算来了个明白人,我正跟广义打赌。
我说那几个孩子玩儿的是气球,广义非要打赌,说那不是气球,是女人用的东西。
六嫂看看那是不是气球,给我俩做个证人。”
高玉梅进门前,就看清楚了那个气球,立刻明白是小叔子,在装傻调戏自己。
高玉梅霸气的揭露道:
“老九,瞧你那有色心没色胆的样儿,嫂子现在就教你咋用那个气球,你有本事就别跑。”
麻的,碰上母老虎了,姚继英暗道不好,赶紧转换话题说正事:
“六嫂,咱们大队4岁到7岁的孩子,一共有多少个?”
农村的妇女主任,有一个算一个,就没有一个善茬子,全是既能上台宣讲政策,又能在田间地头耍流氓的角色。
高玉梅见老九怂了,岂能轻易饶了他,走到姚继英身前,直近到两人的身体挨上,才娇媚的说道:
“九弟,听嫂子慢慢给你算算,大队里有多少个4到7岁的孩子。”
姚继英极力躲着六嫂的波涛胸涌,坐着的椅子快要翘起的翻倒,哀求着说道:
“六嫂,你就是想当潘金莲,我六哥可不是武大郎,你想让六哥拿菜刀劈我呀。”
“他要是敢用菜刀砍你,我就毒死你六哥。”高玉梅咯、咯笑道。
“六嫂,你干嘛非要当潘金莲,再说我也不是西门庆。”姚继英正色道。
高玉梅不依不饶,继续往姚继英的身上贴:“嫂子就喜欢你比西门庆还俊的模样。”
咔嚓一声,姚继英坐的椅子,终于翻倒了。
姚继英还没顾上喊疼,李广义拿着气球进来,连忙拽起师傅道:
“师父,我把供销社的皮球都买了,一个足球,两个篮球。”
姚继英起来刚坐好,李广义举着气球问高玉梅道:
“六婶,你说这是啥东西?”
高玉梅刚解决了姚继英,又出来个小鬼调戏老娘,不客气的说道:
“这是你妈比用的东西。”
“六婶,你不知道就说不知道,为什么骂我呀。”李广义较真道。
高玉梅看着广义的傻样,不像装的样子,哭笑不得说道:
“小子,我真不是在骂你,你现在回家问问你妈,就知道六婶说的是实情。”
姚继英怕徒弟真被爹妈打死,赶紧指出一条明路:
“广义,这种小事没必要问你妈,回家问你嫂子就行。”
高玉梅指点着姚继英、说道:
“老九,你长得挺像个正派人,就不能教徒弟一点好。”
李广义听得莫名其妙、一头雾水。
姚继英咳嗽了一声,赶紧说到正题:
“嫂子、广义都坐下,咱们商量一下,大队开办学前班的事。”
高台大队的小学,并没有跟高台中学在一起,在离大队部不远的地方。
小学现在的招生年龄是8岁,孩子们上学的年龄晚,又没有学前班、幼儿园。
造成大队里很多的孩子,每天光着屁股在街上疯跑。
如果这就是后来所倡导的,孩子们应该有的快乐童年。
姚继英准备做个恶人,不再让这些孩子们,无脑的快乐成长。
高玉梅听到姚继英想办学前班,才明白姚继英为啥问学前儿童的人数,高兴的说道:
“咱们大队含4岁前的儿童,总共有学前儿童500多个。
既然你重视这事,我抓紧把4岁到七岁孩子的人数统计出来。
你批钱在小学里盖几间平房,再找几个高中毕业的人当老师,就能开办起学前班。”
李广义出于少花钱盖几间房的想法,出主意道:
“师父,如果小学从六岁开始招生,每个班也多不了几个学生,四岁到六岁之间的孩子就少多了。”
李广义的提议,跟后来小学的招生年龄一样。
姚继英思考了一下,赞同道:
“广义的这个办法好,如果不在小学里加盖房子。
咱们干脆另选址,盖一所幼儿园和学前班在一起,只收六岁以前的孩子。”
高玉梅担心的说道:
“谁家都有老人看孩子,如果去幼儿园的孩子少,太浪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