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是兄弟就来找我

1981年7月10日。

高台大队的罐头厂正式投产,开始生产白桃罐头。

李向南刚上任县长,果然没有时间来。

姚继英也就懒得搞剪彩仪式,让李文强放了一麻袋的鞭炮加二踢脚,算是完成了投产庆典。

又把一份各家户主的名单,给了李文强作领罐头签字用。

姚继英亲自用大喇叭广播了,从明天开始,每家可以去罐头厂,领八瓶白桃罐头。

下午,姚继英安排李广义,先给七个军烈属五保户,去送了八瓶白桃罐头。

自己到罐头厂,用网兜装了八瓶白桃罐头,给二奶奶张爱珍拎了过去。

姚继英到了张爱珍家,启开白桃罐头,拿了一双筷子,递给二奶奶道:

“这是咱们大队生产的白桃罐头,您尝尝好吃嘛。”

张爱珍一小口、一小口的吃着糖水白桃,满面幸福的笑容:

“咱们村,真能出这好吃食了?”

姚继英也感到了幸福,自豪的说道:

“二奶奶,这白桃罐头,您以后想吃多少就有多少,咱们的罐头厂里有的是。”

“继英,你可别给二奶奶再拿了,我吃啥都有够。

这人啊,老天爷让你吃多少有定数,吃六斗粮食的命,吃不了八斗。

你让二奶奶少吃点好东西,二奶奶就能多活些年月。”

姚继英鼻子有些发酸,不知道说些啥好,看着二奶奶吃了两块糖水白桃,老人不再继续吃。

姚继英告辞道:“二奶奶,您还有事吗?”

张爱珍挥挥手道:“没事,赶紧忙你的去。”

姚继英临走前,掀开盖水缸的篦子,见水缸里只剩下少一半的水。

他也没拿扁担,一手拎着一个铁桶,去了井台打水。

姚继英是全大队独一份,不用扁担挑水,而是用两只手拎着水桶。

他不是要显摆臂力过人,而是他嫌扁担压得肩膀疼。

一个铁桶连水的重量,大概是五十斤,两桶水就是100斤,那些天天用扁担挑水的人,肩膀全磨出了厚厚的死茧。

高台大队一共有四眼水井,最近的水井离二奶奶家,大概有300米。

街上不断有村民推着小车,往罐头厂送白桃,所有人都带着笑容,跟姚继英打着招呼。

姚继英到了井台,用辘轳把水桶下到水面,拽着丼绳摇晃了几下。

水桶灌满水后,单手摇着辘轳把,把水提了上来,又把另一只铁桶打满水,一手拎着一桶水往回走。

300米的距离,姚继英中途一次没歇。

到了二奶奶家,才缓了缓胳膊的酸麻,把水缸里剩下的水,舀到了大盆里。

再把两桶水倒进水缸,见水缸里才有一半的水,就又去井台拎了两桶水。

张爱珍心疼的说道:“继英,不用每次来都把水缸打满,我一个人用水少。”

“二奶奶,我不累,没事我走了。”姚继英道。

“走吧,你不用老惦记我。”张爱珍道。

刚出张爱珍家的院门,迎面遇上四组的生产组长姚金凯。

姚金凯三十多岁,虽身材不高、但非常壮实,他恭敬的对姚继英说道:

“九叔,咱们组的积肥,只差你家的了。”

姚继英在村里是大队队长,同时也是生产四组的村民。

他一听是积肥的事,立刻就头痛的不行,但还是说道:

“我现在就回家起猪圈。”

现在的农村,由于缺少化肥,农田还在使用大量的农肥,每家半个月,就得交一立方半的农家肥。

农村家家养猪、一是过年吃肉的需要,再就是农家肥的需要。

二十多平米的猪圈,分高低两部分,高一点的地方搭着棚子,是猪吃喝睡觉的地方,低一点的地方供猪活动和排泄屎尿。

猪圈的另一边有一个斜洞,连通着人类的茅厕。

人在茅厕里拉尿半个月,猪在猪圈里排泄屎尿半个月后。

就需要把连着屎尿,一尺深的土起出猪圈做农家肥,然后再把干净的黄土,撒进猪圈里恢复原状。

每半个月一次又脏又累的劳作,才产生了大量的农家肥。

姚继英家,以前都是姚继忠、姚继诚帮着干这种事。

现在他们两个人,一个正开采铁矿,一个正在建薄膜厂的厂房。

两人都忙的脚丫子朝上,就没顾上这事。

姚继英经姚金凯提醒,才想起来自己还没起过猪圈。

他发着愁走进大队部,突然想起前世的渣渣辉,曾经喊道:今天在猪圈等你,是兄弟就来找我。

姚继英嫌给赵英涛打电话,还得通过平阳的总机,要通一个电话太费劲,于是打开话筒和扩音机,用大喇叭喊道:

“公社的赵副主任,公社的赵副主任!请您来高台大队部,有急事商量!”

姚继英连着喊了三遍,拿起最新一期的大众电影杂志,翻看着那些女明星。

一刻钟后,赵英涛骑着自行车来到大队部。

赵英涛一针见血的说道:“老大,你只要一客气,准没有好事。”

姚继英绕着圈的说道:“英涛,你搞反季节蔬菜种植的培训,工作出成绩太慢。

我想从高台大队拿钱,让你牵头搞一项我们村的民生工程。

等这个民生工程干完,你在全公社一推广,你立即就是平阳干部的学习榜样。”

“什么民生工程?”赵英涛好奇的问道。

“这件事说起来话长,你骑自行车送我回家,我晚上炒俩菜,咱俩边喝酒边说。”姚继英忽悠道。

赵英涛更加疑虑,老大用好事加好处的拉拢自己,肯定不是啥好事,但总比挨踹强,只好硬着头皮说道:

“走吧!”

姚继英跳上自行车的后座,心情十分的愉悦。

赵英涛骑着自行车,进了姚继英家的院子。

姚继英说道:“你骑到猪圈那儿,看看猪肥不肥。”

赵英涛听命,骑到猪圈旁,单腿支着自行车,伸头看看猪圈里的猪,说道:

“挺肥,到过年恐怕能长到300斤。”

姚继英从旁边的杂物间,拿出一双胶鞋,一把铁锹,扔在赵英涛的脚下,说道:

“你先下去起猪圈,过年送你20斤猪肉,加晚上的酒菜、还有你的民生政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