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赵英涛来当公社副主任

姚继英在大队部,双手拿着燕南日报,正看李向南带领高台大队致富的报道。

叹息自己又成了路人甲。

高泰山为了寻找小高炉的制造设备和原材料,捎带着到小炼钢厂学习取经。

他去苏南一带的乡镇钢铁厂,转悠了半个月才回来。

高泰山没顾上回高家庄,直接到了高台大队部,给姚继英拿出两瓶双沟大曲,说道:

“这双沟大曲不错,还挺便宜,1块2一瓶。”

高泰山性格敏感。

姚继英也不敢跟他开玩笑,不应该送便宜的酒,只能赞同道:

“双沟大曲属于地方名酒,绝对是好喝不贵。”

高泰山感慨的说道:

“苏南的乡镇企业,发展的太快了,尤其是钢铁企业遍地开花。

我看着都有些气馁,咱们北方经济的发展速度,跟苏南比差的太远。”

姚继英心道:能不快嘛,苏南地区到了八十年代末,苏南钢铁行业的私企,投资就进入了上亿元的级别。

钢铁大王在九十年代末的投资,是几十亿元的级别。

“高工,你可不能气馁,我还指望着你,把高台轧钢厂带上,钢铁行业的泰山之顶呢。”姚继英鼓励道。

高泰山继续说道:

“苏南已经有两家乡镇企业,在销售他们制造的小高炉。

我以客户的名义,在这两家企业里,详细的看了制造过程。

他们的小高炉技术不行,焦铁比太高,而高炉的立方系数又太低。”

姚继英对钢铁的专业指标,没什么兴趣。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技术有高泰山把关就行。

姚继英只对价格感兴趣,问道:

“他们的小高炉报价多少?”

“50立方的小高炉,报价450万。”高泰山答道。

里间只有姚继英、李广义和高泰山三人。

姚继英故作神秘的看看四周,压低声音对高泰山说道:

“高工,小高炉投产之时,就是你成为万元户之日。

到时候,大队给你个人一万元的奖金,你的嘴可要严点儿,千万别走漏风声。”

高泰山闻言,紧张的手心直出汗,不敢多说话,起身说道:

“我去轧钢厂呀。”

姚继英知道,高泰山这是要去拼命干,起身送行道:

“高工,千万保重身体。”

高泰山激动的走路重心不稳,没听见一样的远去。

又过了十几天,高泰山采购回来了,成套的小高炉加工设备。

一台10吨的天车,一台50吨级液压机、一台折弯机、十几台电焊机等加工设备。

小高炉用的第一批钢板、耐火砖、钢轨、粗细不等的钢管、管道,也一批批到达轧钢厂。

轧钢厂为了制造小高炉,又在本村及周边,招了20名电焊工,20名普工。

姚继英特意选了一个吉祥的日子,6月18日。

为了庆祝炼钢厂的厂房开工,开工制造小高炉,搞了一个正式的奠基仪式。

姚继英像宣布新华夏成立了一样,扯着嗓子大声宣布:

“高台大队的炼钢厂,于1981年6月18日,正式成立!”

姚继英的话音刚落,几十个二踢脚升空炸响,同时土鞭炮也被点燃,震耳欲聋的噼里啪啦响起来。

李向南拽着姚继英的胳膊,走进轧钢厂办公室,关好门说道:

“你邀请我来,就是为了让我看你表演。”

姚继英抢了李向南的主角,装傻道:

“哥,你第一个讲话表达祝贺的呀。

等罐头厂投产时,还请你去剪彩,我借一部照相机,给你多照几张光辉的形象。”

“有时间,我一定来。”李向南笑道。

“艹,真能装,从公社到罐头厂,你瘸着腿走路,也用不了一分钟。”姚继英讥讽道。

“地区找我谈完话了,我下个月就要调任平阳。”李向南平静的说道。

“副县长?”姚继英问道。

“县长。”李向南道。

姚继英猛一拍桌子,说道

“痛快!我要朗诵一首送瘟神!”

李向南哈、哈笑道:

“我这瘟神走了,又来了一尊大神。”

“哥,谁来接你的班?”姚继英问道。

“张建国接任公社主任,你儿子来当公社副主任,你咋连这事都不知道!”李向南笑道。

“我儿子连股级干部都不是,咋能升副科级职务。”姚继英怀疑的说道。

“商业局车队的队长,是名副其实的股级干部。”

姚继英想了想,对赵英涛的车队队长职务,模模糊糊的有点印象,担心的说道:

“我那饭桶儿子来了,全高台公社的羊,也不够他一个人吃。”

“你也别废话了,还有什么事没有?”李向南问道。

姚继英认真想了片刻后,郑重的说道:

“哥,真有一件事求你办,你上任县长后,务必把咱们县的电话,换成自动转接的程控交换机。

这对全县经济的发展,实在太重要了,你让我吐血捐点钱都行。”

李向南说道:“我打电话时,跟你的感受一样,一定尽力而为。

上次你没当上大队书记,当时看你挺不高兴。

你现在有没有想过,在公社挂个副主任的职务。”

姚继英这才明白,李向南是想问自己,有没有走仕途的兴趣,连忙拒绝道:

“谢谢哥心里想着我,可惜姚家有祖训,子孙不得做官。”

李向南差点反驳,姚平跟你不是一个祖宗啊。

但涉及领导的事,他立刻止住想说的话,附和道:

“人各有志,你在经济领域有一番作为也好,我们的队伍里,也就少了一大祸害。”

“最主要得是,我没可能被抄家灭族,才会子孙兴旺,”姚继英嘿、嘿笑道。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我走了。”李向南骂道。

姚继英送走了李向南,心中感慨不已。

没想到李向南,破格提拔的如此之快,更没想到赵英涛,这样快的就进入了仕途。

接下来的十几天,姚继英忙的脚丫子朝上。

先是李文强带着在红光罐头厂学习的人回来。

紧跟着罐头厂的不锈钢生产线,也运到了刚建好的厂房。

在设备厂家的技术员指导下,姚继英也跟着一起,把罐头厂的生产线安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