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
姚继英掏出200元,扔在仪表台上,对赵英涛说道:
“我临时约了几个亲戚,晚饭你和张红一起吃,我就不能陪他了。
你替我多美言几句,告诉他,我明年一定给他擦干净屁股。”
“艹,我咋不知道,你在燕南还有亲戚啊!”赵英涛道
“我大爷这种牛比的亲戚,让你知道还了得。”姚继英嘿、嘿笑道。
“老大,你们平阳姚氏都在土里刨食儿,亲戚能有多牛逼!”
“姚平的大名,听说过没有?”
赵英涛毕竟在机关工作,远远的见过地区领导姚平,很惊讶:
“姚平是你大爷呀!我干脆当你亲儿子得了。”
姚继英关爱的批评道:
“你如果当了我亲儿子,那样进步太快,你不要好高骛远,只要紧跟李向南就行。
年底或是年初,李向南必定要被提拔,你提前琢磨一个位置,别再当车夫了。”
赵英涛夸张的一阵狂按喇叭,说道:
“想当姚平的重孙子都不能,悲哀!”
姚继英嘎、嘎、嘎的笑个不停,觉得自己很幸运,想当孙子就能当上孙子,200万元的贷款,正向自己招手。
他好不容易才止住笑,放倒座椅,开始闭目养神
从高台大队到燕南市,走332省道的距离是30公里。
如果是二十一世纪的路况,开车20分钟就能到。
可现在是81年,332省道年久失修,路面布满大坑套小坑的炮弹坑。
两人用了一个小时,才到达燕南市七一路的燕南大酒店。
燕南大酒店,隶属燕南工业银行。
酒店的整个西裙楼,就是燕南工业银行的办公楼。
燕南大酒店22层高,是燕南市最豪华的涉外酒店,也是全省唯一的五星级酒店。
燕南市是燕南地区行署所在地,虽然不是省会,但由于燕南距离燕京,比省会石门市要近很多。
当初国家一五计划的156个重点项目,其中的八个大型工厂,落地在了燕南地区。
这八个直属各个部的大型工厂,每个都是有职工万人的企业,燕南人习惯称其为燕南八大厂。
燕南地区下辖一个市20个县,当之无愧的成为,中原省的第一经济强市。
在酒店的停车场,赵英涛留在了车上等张红。
姚继英一人走进酒店大堂,对前台的服务员说道:
“你好,我叫姚继英,姚树东行长,给我定好了房间。”
服务员拿出房卡,递给姚继英道:
“您好,您的房间是1726房间,请收好。”
姚继英拿过房卡,说了声,谢谢。
出去告诉了赵英涛的房间号,并拿了吉普车的车钥匙,才去了1726房间。
姚继英此生,第一次住高楼17层,而且是有电话的房间。
他在洗手间极速的洗了一把脸,整了整没有领章帽徽的军便服。
开始对着镜子挤眉弄眼,然后夸赞自己道:还是那样英俊,还是那样年轻。
接着思维跳跃的想,等会儿见到海燕的亲爹李向前,是称呼大哥、还是叫叔。
按道理从周援朝那里论,无疑要叫李向前大哥,可就怕让李海燕知道了,她拧人可是太疼。
姚继英还没拿定主意,电话铃响了起来。
他拿起话筒,也不问是谁,就亲热的叫道:“东叔。”
“继英,你到二楼的餐厅218雅间,快点啊!”姚树东说道。
姚继英急匆匆的坐电梯到了二楼餐厅,小跑着找到218雅间。
在门口略微调整下情绪,推门而进。
一眼望去,果然姚平也在,但并没有坐在主位。
正对门的主座上,坐着一位四十岁出头,剑眉细目,高鼻梁的男人。
不用猜,此人必是李向前,他左边坐着姚平,右边坐着姚树东。
姚平明显跟李向前私交非常好,开口给李向前和姚继英,做介绍道:
“继英、这是你向前叔,向前,继英是我刚认的孙子,”
李向前口无遮拦的出口说道:
“艹,茂臣你还没喝多,就要占我便宜,这不是待客之道。”
姚继英满脸堆笑,谦恭的对着李向前称呼道:
“大哥,您好!我是援朝的生死战友,援朝救过我的命,你就等于是我的亲大哥!”
姚树东闻言,刚喝进嘴的茶水,噗的一下喷了出去,哈、哈、哈的大笑。
李向前无奈的用燕京感冒腔说道:
“你们要干嘛,酒宴还没开始,我就又小了一辈儿,这是鸿门宴嘛!”
姚平落井下石的对姚继英说道:
“继英孙子,今天喝酒、你要负责让你大哥喝好。”
姚继英点头哈腰的坐在靠门的位置,答应道:
“那是必须滴!”
圆桌上凉菜已经上齐,酒杯也已经倒满。
姚继英站起来端着酒杯,面对李向前更加谦卑的说道:
“大哥,乡亲辈儿瞎胡论,您不要在意。
论援朝那儿,您是我大哥。
要是论海燕小姑奶奶那儿,你比茂臣爷还大一辈儿。
这杯酒,我干掉,祖爷爷您随意。”
李向前闻言,立刻反应过来,嘿、嘿笑着干掉杯中酒,问道:
“继英,是不是海燕那丫头坑过你?”
姚继英为了活跃气氛,边恭敬地给李向南满上酒。
边把李海燕跟陈飞联手,让他扫了三天大院的事,活灵活现的学说了一遍。
三人一齐被逗的哈哈大笑。
姚树东止住笑,指点着姚继英说道:
“你也真能使得出来,为了吃一个窝头,就要自投罗网的去被审讯。”
“唉,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姚继英笑着自嘲道。
姚茂臣端起酒杯,说道:
“好!继英有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为了欢迎向前来燕南,咱们四人,一起干掉杯中酒。”
姚继英赶紧起立,喝掉杯中酒,又给三人把酒满上。
李向前客气的说道:“继英,你不要再客气了,也没有外人,各人自己倒酒就行。”
“没事,为各位长辈服务,是我应该做的。”姚继英坚持道。
整场酒宴下来,姚继英几乎没吃一口菜,不是喝酒,就是给三人倒茶倒酒。
他也没有提一句,有关自己贷款的事。
只是安静的听三人叙述友谊,彼此光辉的历史,时而互相挖苦,时而互相吹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