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抓住了机会

姚继英到罐头厂和聚乙烯薄膜厂的工地,叮嘱卫生和安全的工作。

姚继荣自信的说道:

“老九,这两件事,你就放心。

泥瓦匠最讲究干完一天的活,身上不能有泥点。

这样干活虽慢一些,可安全更有保障。”

姚继英差点被逗笑。

身上没泥点,叫什么泥瓦匠。

可这正是姚继荣最厉害之处。

方圆十里八乡的泥瓦匠,提起姚继荣干一天活下来,身上干净的没有泥点。

无人不竖大拇指佩服他牛逼。

姚继荣就是凭这一点,当上的建筑队长。

姚继英严重怀疑,他是个处女座。

处女座的人负责建筑工程,的确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事。

姚继英离开罐头厂的工地,又到村子里四处转了转。

对各个卫生片区的负责人,随心所欲的指出了一些小问题。

姚继英坚信,如果不在下属的鸡蛋里挑骨头,那么下属一定会没有压力。

姚继英把一天的工作布置检查完,回到了大队部。

拿起手摇电话,再一次的要通了,燕京中青报的电话。

一直请假的李海燕终于有了消息。

中青报电话总机的话务员告诉他,李海燕已经调离中青报社,但不知道调去了哪个单位。

姚继英怅然若失的挂上电话,希望李海燕只是一时的孩子气。

他暗想: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啊,有李向南在高台公社,我难道还能找不到你。

此时,在还是英属的香江,广润国际贸易公司。

新上任的总经理秘书李海燕,身穿一身黑色的职业装,戴上了一副黑框平光眼镜,遮着她那勾人的桃花眼。

她左手托着洁白的下巴,安静的坐在办公桌前,想着那个妖怪、没良心、卑鄙、无耻的小人。

如果在那天,他不是第一时间就想推却责任,而是温情的抱着自己,给自己一夜完美的体验。

哪怕是第二天,他再推却责任,自己也能平静的接受。

毕竟自己是他跟红梅的媒人,无法伤害一个弱势的农村姑娘。

自己对他彻底的绝望,才远离故乡,远离父母、朋友、同学,来到这个全是说粤语的环境。

只有父亲的发小朋友,中润总经理顾延升,算是唯一的熟人。

李海燕咬着牙,想了无数种报复姚继英的方法,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

星期日上午八点。

姚继英早早的到了公社,和李向南一起等着姚平的到来。

刚到九点,出乎两人的预料,竟有两辆上海牌轿车,一前一后驶入公社的大院。

等轿车停稳,李向南连忙拉开头车的后车门,向姚平问道:

“姚大哥,在公社停留吗?”

“向南,上车,咱们直接去高台大队。”车里的姚平说道。

李向南上了轿车,两辆车原地掉头,驶出了公社大院。

姚继英被众人丢下无人问,气的在心里骂自己:

麻的,自己还真是当孙子的命。

在六车道上,姚继英骑着摩托车,开到了80迈,才超过上海轿车。

以带路的谦卑态度,领着两辆轿车,来到高台大队部。

李向南跟姚平下了车。

姚平四十岁出头,面皮白净,戴着一副金丝近视眼镜,身材消瘦挺拔。

后车停稳后,紧接着从车上下来,燕南工业银行的行长姚树东。

姚树东秃顶,身材健硕,跟姚平是同龄人。

姚平给李向南介绍道:“向南,这位是你姚树东大哥。”

“你好,树东大哥!”李向南热情的向姚树东伸出手。

姚树东也伸出手,两人的右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姚平又给姚树东做介绍道:

“树东,这是向前的二弟向南。”

姚树东满面笑容的说道:

“上个月去燕京办事,还见到了向前,他提都没提,你就在燕南的农村基层工作。

茂臣昨天才跟我提到,说你工作上需要一些帮助,才叫我一起来高台。”

姚继英在一旁还是路人甲,没人介绍、也没人搭理。

他心想,这肯定是姑苏的姚家大爷,跟一个姚家叔叔,打着认祖归宗的旗号,来巴结李守邦的儿子。

麻的,咋就没人搭理我这个孙子。

李向南把二人往大队部里请。

姚平突然站住,看着门两侧的木牌说道:

“党建学习室、农民阅览室,向南,你抓的这个典型,非常的有想法,好!”

李向南冲姚继英微微的招招手。

姚继英屁颠屁颠的连忙走近前。

李向南给二人介绍道:“这是高台大队的姚继英,他做事很不错。”

姚继英点头哈腰,一副汉奸的模样,半鞠躬的说道:

“二位首长好!星期日也不休息,来俺们大队考察,实在太辛苦了。”

姚平、姚树东二人,从没见过如此卑躬屈膝的人。

二人相视一笑,不知说啥好。

李向南见姚继英不分场合的出洋相,佯怒道:

“正经点儿,不然我踢死你这个孙子。”

姚茂臣此时才断定,这个姚继英就是为了贷款,绞尽脑汁攀附自己当爷爷的孙子。

自己调来燕南地区还才多半年,一直都在忙着工作。

好不容易稍微轻松了一些,正想来祖地看看时,李向南跟他学说了此事。

姚平哈、哈大笑道:

“继英,你这套侦察兵伪装的本事不小,好!咱们先进去。”

姚继英乖乖的跟在后面,走进大队部。

里面的长桌和长椅,已经拼成会议桌的形状。

李广义用白瓷杯泡好茶,放在长条桌的两端

然后安静的等在里间,准备随时听师傅的吩咐。

姚茂臣看着四周满满的报刊架,赞扬道:

“我半年跑了20个县,八十来个大队。

这是第一次看见,如此重视党员教育,如此重视农民学习的大队。

向南,你抓的这个典型大队,真应该早点让我来看看。”

李向南心里暗想:不是姚继英这孙子能骗,哪个大队能有闲钱,搞这种务虚的事情。

但他嘴上却说道:“高台大队不但思想学习的工作、做的好,抓经济的工作、搞得更强。

大队已经建成轧钢厂和一座铁矿,正在建罐头厂和聚乙烯大棚薄膜厂。

高台大队抓住了快速发展的窗口期,实现了跨越式的经济发展。

高台大队的情况,虽说有一定特殊性。

但这种敢于开放搞活经济的精神,确实值得其他大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