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200万要怎么花
姚继英到商业局找到赵英涛,风风火火的说道:
“200万成了,你骑摩托车带着广义,赶紧去办贷款手续,晚上喝茅台。”
赵英涛想要说什么。
姚继英直接堵他的嘴说道:
“有话回来再说,离银行下班还有一个半小时。
今天必须办完这事,我在供电局招待所等着你们。”
赵英涛只好骑着摩托车,跟李广义一起去了银行。
姚继英知道赵英涛想问,为什么自己不带着李广义去银行。
姚继英一是有意锻炼李广义等人,要实打实的让他们接触外界的工作。
再就是,事务性的工作,自己最好少出面。
人都是有两副面孔,工作时一张公事公办的面孔。
私下喝酒时,又是一副哥俩好的面孔。
要想交有利益相关的朋友,尽量只在私下接触。
面对面的工作让下属去办,真有没面子的情况发生,双方都有余地去处理。
赵英涛办完贷款手续后,再一次邀请王建、和李军友赴宴,二人都拒绝了糖衣炮弹。
姚继英也没觉得意外。
判断,等到轧钢厂有了实在的利润,自己跟王建的私人关系,才会有大的进展。
搞定一件大事,姚继英非常高兴,晚饭时多花了24元,三个人要了三瓶茅台酒。
茅台确实是好酒,好喝不上头。
姚继英第二天早晨睡醒,没有任何的醉意。
洗漱完,吃了一个带锅巴的玉米饼子当早饭。
到院子里的杂物间,拎着20公升的军用便携油桶,去给摩托车加油。
80年代的汽油,不但要汽油票,而且全平阳县,只在县城有一座加油站。
姚继英只好自己准备油桶。
加完油,姚继英骑上摩托车,去了满山桃树的鼓山。
鼓山是一座丘陵土山,只有六七十米高。
满山的桃树,已开始长花苞,再有半个月就要绽放。
几百亩八年左右的桃树,挂满桃子丰收时,经常是2分钱一斤也卖不完,每年都要烂掉无数的桃子。
高台大队的村民,每到桃子收获的季节,都会劝自己、也劝别人,要多吃桃子,桃子吃不坏人。
姚继英漫步在桃树中,思考着200万的贷款,要怎样花出去。
如果姚金明跟三省供销社,达成最起码的结果,约定的账期都是一个月。
轧钢厂每个月的产量是400吨,再多计算一个月的富余量。
从各个废品回收站,购买废旧钢铁的价格是每吨400元。
轧钢厂的原料按1000吨储备,四十万足够,电费一毛五分一度电,估计每个月的电费是接近一万元。
每月的人员工资总额,最多算2000元,可以忽略不计。
灵石山铁矿的山路修好后,开采铁矿的成本,主要是棚顶支架,柴油、土炸药,人员工资。
一个月做两万的成本投入,都肯定会富余。
轧钢厂跟铁矿,共用50万的流动资金,没有任何问题。
面对满山的桃树,姚继英想到。
前世,电工李文强就是靠白桃罐头厂发的家。
罐头厂的投资,连设备带流动资金,50万元足够,还是让李文强熟门熟路的做吧。
姚继英拿定主意,回到大队部,用大喇叭呼叫李文强赶紧来大队部。
李文强40岁出头,在李姓家族里,比李广义大一辈儿,但跟姚继英论辈分,他还要小一辈儿。
不一会儿,李文强来到大队部,面对小自己近20岁的姚继英,恭敬地说道:
“九叔,你找我。”
“文强,坐,咱俩慢慢说。”姚继英招呼道。
李文强不明所以的坐下,安静的等着姚继英说话。
在高台大队委员里,李文强是第一个为了电表入户,给姚继英出难题的人。
结果高台大队的电表不但没有入户。
李文强的靠山张宝忠,到现在别说当站长,就连工作都还没有恢复。
姚继英已经冷落了他一段时间,此时要用他,假作关心的问道:
“文强,最近工作有什么困难吗?”
李文强继续尊敬的回答道:
“九叔,自从你打跑了张宝忠,供电站跟咱们大队一直很配合。
我这块儿的工作,主要就是跟供电站打交道。
他们不找事,我的工作就没有任何困难。”
“你每天巡查线路、排除用电故障,也是非常的辛苦,很不容易。”姚继英客气道。
李文强心里琢磨,叫我来,不可能为了体谅自己辛苦,于是表态道:
“九叔,你要是有事儿安排就直说,我一定听你的吩咐。”
姚继英见李文强态度不错,继续绕着弯儿说道:
“文强,虽然你姓李,我姓姚,但咱们两大家子,祖祖辈辈生活在一起,跟一家人没有任何区别。”
李文强附和道:
“九叔,这话太对了,我最恨有些小人,把李家咋样、姚家咋样挂在嘴边。
但凡两家有点儿风吹草动,就跳出来挑拨是非。”
姚继英继续绕圈儿,说道:
“文强,你对我退伍回来,上任队长后的工作,有什么看法没有?”
李文强表忠心道:
“九叔,我的看法是,自从你上任队长,高台大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咱村修六车道的村路,建轧钢厂、开铁矿。
这是高台大队建村以来,最好的时候。
咱们村眼看着就要过上好日子。
谁要是眼瞎看不到这些成就,鸡蛋里挑骨头反对你。
不管他姓姚还是姓李,我第一个不答应!”
姚继英对自己在群众中的威信很满意,但还是问道:
“你对姚金明主管轧钢厂,姚继忠主管铁矿,有什么想法吗?”
宁肯跟聪明人打一架,不要和傻比说句话。
聪明人说话,什么时候要虚伪的真诚,啥时候要小人般的说真话,都能把分寸掌握的极好。
李文强无疑是聪明人,说出了心里真实的想法:
“虽然姚继忠、姚金明两人的嘴挺严,咋套他们的话,也没说出他俩的工资待遇。
可哪儿有不透风的墙,即使他俩不说,我也能猜的大差不差。
我对他俩的想法,是只能羡慕嫉妒,却没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