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要窝头吃、给了一个馒头
姚继英孤零零的,站在天坛青年招待所门外。
此时身无分文、除了衣服没有寸物。
他不恨高红梅,只恨天坛青年招待所。
为什么丢了钱和手表,招待所就是不负责。
想去找赵杰,借点儿回平阳的路费。
可实在没脸对他说,你嫂子拿着钱跑了。
太丢侦察兵的脸面!
阴谋啊!高红梅早有预谋,要让自己在燕京卖裤子。
还是大意了,没把兔子绑在树上、再撒鹰。
姚继英连打公用电话的5分钱都没有。
他找路人,问清楚中青报地址在东四十条。
姚继英以急行军的速度,从天坛往东四十条走。
昨晚只喝酒没吃饭,菜也没怎么吃。
天坛在南边,东四十条在北边,距离大概有十公里。
姚继英每经过一家路边的早点摊,肚子里就咕、咕的叫两声。
他尽量不去闻油条的香味儿。
保持意志坚强、拒绝任何食品的诱惑。
姚继英顾不上欣赏燕京繁华的街景。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疾走,到达了中青报社。
希望,让姚继英立刻恢复了精神抖擞,对大门站岗的公安兵说道:
“同志,我找华北记者组的李海燕。”
“拿着介绍信,去门卫室登记。”
姚继英摸摸兜,空空如也。
麻的,高红梅连介绍信也偷走,做的太绝了!
姚继英恢复了土老帽形象,走到门卫室,朝着窗口里喊道:
“俺是李海燕的小叔,麻烦您给012分机打个电话,让她出来一下。”
片刻后,窗口里传出:
“李海燕请假了,不在。”
任何挫折也打倒不了,一个百折不挠的战士。
姚继英安静的站在大门的一侧,思考下一步要咋办。
他根本不知道李海燕的家住哪儿。
先找个吃饭的地方,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姚继英拿定主意,又回到门卫室,怒气冲冲的问道:
“告诉我李守邦住哪儿?否则后果自负!”
门卫室里,一双锐利的眼神,像看神经病一样的看着姚继英。
姚继英掉头就走。
一直沿着东四十条往西走,逢有士兵站岗的机关大院,必悲愤的问,李守邦住哪儿。
果然,姚继英还没走出东四十条,就被五个便衣大汉扑倒在地。
紧接着被戴上手铐,扔上了一辆212吉普车。
姚继英幸福的笑了起来,总算有饭吃了!
唯一的遗憾就是有点儿挤,吉普车前排坐两个人,后排坐了四个人。
好在时间不长,吉普车就停在一个院落里。
一个大汉把姚继英,领到一棵杨树前,解开手铐,命令道:
“抱着树!”
姚继英配合的双手抱上树,和蔼可亲的说道:
“同志,陈武是我大爷,李守邦也是我大爷,先给我个窝头吃行不?”
大汉被姚继英的身份,逗得嘿、嘿直笑道:
“傻子,还嫌乱子不够!想吃窝头找正主儿要,你的事不归我们管。”
大汉把姚继英拷在杨树上,转身离开。
姚继英抱着杨树,抱了半个多小时,才等到正主儿。
被几个全副武装的军人,押上了一辆军牌213吉普车。
213吉普车的后车厢里,是两侧相对各有一排长座。
姚继英总算有了座位,可路途却漫长。
吉普车一直往西开,出了城、进了山。
疾驰了一个多小时,才开进一座戒备森严的大院。
押解的武装人员,把姚继英带进一间平房,交接给负责审讯的陈飞。
姚继英也是审讯过舌头的人,进门就主动蹲在地上,自信的说道:
“先给我一个窝头吃!否则我什么也不会说!”
陈飞冷漠的走出门,片刻后拿回一个馒头,扔在姚继英的面前。
出乎意料的美食,让姚继英又提了一个要求:
“馒头没水吃不下去!”
陈飞、刚沏好一大搪瓷缸茉莉花茶。
为了让姚继英尽快的交代问题,又把茶水放在,他面前的水泥地上。
姚继英只用了两分钟,一大口馒头、一大口茶水的吃完。
陈飞坐在一张三屉桌后面,立刻问道:。
“姓名?”
“姚继英。”
“性别?”
“男”
“出生年月日?”
“1957年8月19日。”
“年龄?”
“24岁。”
“职业?”
“农民。”
“籍贯?”
“中原省燕南市平阳县高台大队。”
“现居住地?”
“中原省燕南市平阳县高台大队。”
“有没有过犯罪记录和处分。”
“没有犯过任何罪,也没有过任何处分,只在南疆战场上,立过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陈飞一边不喘气的问话,一边飞速的做笔录。
很多看似重复、弱智的问题,都是针对被审讯人的手段。
姚继英最后的一句回答。
让陈飞有些惊讶的看向姚继英。
全华夏人都知道,二等功非伤即残。
姚继英迎着陈飞的目光,伸直左手掌,戴着手铐举起双手。
陈飞微笑着,走到姚继英跟前,给他打开手铐,说道:
“我叫陈飞,姚继英同志,看来这里边有什么误会。
来!坐在桌子前,仔细说说是什么误会,让你来到这里。”
先紧张、后松弛,先冷酷、后和蔼,这是审讯的惯用手段。
姚继英门儿清。
他谨慎的坐在三屉桌前,脸色如常的和陈飞面对面。
姚继英此时才意识到,这事儿麻烦了,还是个巨大的麻烦。
李海燕跟李向南,从来没有对自己说过,他俩跟李守邦的关系。
总不能说,自己前世就知道此事。
自己就是敢说,陈飞也不敢信。
如果推到赵英涛身上,说是他告诉的自己,李向南是李守邦的儿子,李海燕是李守邦的孙女。
那样,赵英涛此生就完了。
即使赵英涛,给他亲爹泄露这种秘密,他也永世不能,再有任何政治上的进步。
硬是赖给李海燕,说她酒后说漏嘴。
一旦对不上,这种涉及首长安全的事,哪怕刨地百尺,也能把赵英涛刨出来。
无论如何不能涉及赵英涛。
姚继英拿定主意,只好栽赃陈武。
让陈武变成一个喜欢八卦的老汉。
姚继英开始满是冤屈的装傻道:
“今年春节时,李守邦的孙女李海燕,是在我家过的年。
她当时对我说,在燕京遇到困难,可以去中青报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