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年夜饭
姚继英被李海燕威胁,不得不认可变成了太监,弯腰低头答应道:
“喳!”
姚继英小跑着进了西屋,开始灰头土脸的打扫卫生。
边干活边自责:
麻的,有个李守邦爷爷不算,还竟然有个陈武姥爷。
你可真会投胎,活该我做奴才!
姚继英把炕席卷到一边,往土炕上喷洒敌敌畏,又沿着土墙根,撒上了一些毒鼠强。
然后背进来一筐头煤块和木柴,生着火墙的地炉子。
马上又冒着烟熏火燎,往炕洞里烧柴火。
打开窗户放烟,擦炕席、擦放粮食的板柜,擦双门大衣柜,往地上泼水、扫地……。
姚继英忙了整一下午,才彻底打扫干净西屋。
把土炕烧的都烫手,地炉子的火苗也旺旺的往外喷。
两手扶着快折的腰,刚要歇一会儿。
李海燕端着一杯茶水走进来,边小口喝着水,边笑嘻嘻的问道:
“打扫干净了?”
“主子,您检查一下。”
李海燕用手指,摸了一下炕席,看到确实干净了,吩咐道:
“小英子,去准备御膳吧。”
姚继英,敢怒不敢言的弯腰答应道:
“喳!”
年夜菜,一定要搞四凉四热,有酒菜,有下饭菜,8的数字还吉利。
姚继英在堂屋,一个人连烧大锅,捎带着拉风箱,还得炒菜。
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才做完年夜饭。
猪肉白菜炖粉条、红烧大丸子、烧土豆牛肉、米粉肉、一盘大葱拌豆腐、一盘凉拌白菜疙瘩丝、一盘猪下水杂拌、一盘羊头肉。
姚继英把做好的热菜,放在大锅里保温,盖上锅盖。
脸上黑一块、白一块的姚继英,走进东屋。
姚树深盘腿坐在炕头,正跟李海燕下象棋。
“爸,该吃年夜饭了,还有两瓶泸州大曲,就等着过年给你喝呢。”
姚树深输的没了食欲,头也不抬的说道:
“今天不赢这丫头一盘,不吃年夜饭,谁饿谁自己先吃。”
姚继英体力消耗的厉害,已经饿的前心贴后心,温柔的劝解李海燕道:
“小主子,尊老爱幼,赶紧输一盘,快吃饭。”
姚树深上纲上线,充满骨气的说道:
“楚河汉界、这棋盘就是战场,决不允许放水。”
李海燕抬头看见姚继英的黑花脸,“咯、咯”笑道:
“小英子,凭我的棋力,赢你们父子俩也没问题。”
姚继英只想赶紧吃饭,不上当的转身就走。
刚出堂屋,迎面碰上姚金明,拎着一篮子大馒头走进来。
姚继英说道:
“你先进去,我去喊六叔过来喝酒。”
姚金明进了屋儿,姚继英敞开嗓子冲西墙喊道:
“六叔!菜好了,过来喝泸州大曲!”
姚继英直等到姚树堂,从西院过来了,才回到屋里。
见炕桌已经摆好,姚树深正把姚金明往炕上让。
酒还没喝,姚金明就诉苦道:
“大爷、九叔,我这个年,是真没法儿过了。
门槛都被踩烂了不算,送的大馒头都有半炕了。
我还辈儿小,谁也不敢往外撵。
过完年,只要公布进轧钢厂要考试,我是连做人的机会都没了。”
姚继英边往炕桌上端菜,边幸灾乐祸的说道:
“我还奇怪,过年咋没人给我送礼,原来都去大队书记兼厂长家送礼了。”
姚金明的脸更加的苦了。
正好姚树堂进来,拍拍姚继英的脑袋,说道:
“没当上大队书记,就不给我送泸州大曲了,只让我过来蹭两口喝。”
姚继英跟没听见一样,对李海燕说道:
“任何饮料也没有,你就喝茶水吧。”
李海燕却豪气的说道:
“我也喝白酒。”
现在的家庭,连一整套酒杯也凑不齐。
炕桌上摆了三个茶杯,两个小黑瓷碗当酒杯。
姚继英不管大小杯碗,全部倒满泸州大曲。
姚金明还在跟姚树堂唠叨:
“六爷你说我可咋办好啊……”
姚继英不耐烦的推诿责任道:
“住嘴,先喝酒,喝醉了啥烦恼都没有了。”
姚树深不满的对姚继英说道:
“你先住嘴,这里轮不到你说话。”
李海燕看到姚金明,是真愁的化解不开,怕影响年夜的气氛,同情的说道:
“大哥,咱们先吃年夜饭。
等过完年,我让二叔给你主持招工的事,村里就没人埋怨你了。”
姚金不知道李海燕的二叔是谁,看向姚继英。
姚继英也觉得这是个办法,自己也能躲掉一些麻烦,说道:
“你的伯乐、我南哥。”
姚金明虽然搞不清楚,公社一把手李向南的侄女,怎么在这儿。
但立刻让他的心情好了起来,巴结李海燕道:
“老妹儿,你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原来你是公社领导的亲属,怪我刚才有眼不识泰山。”
接着、姚金明高兴地端起黑瓷酒碗,说道:
“我敬大爷、六爷、领导亲属老妹儿、九叔,在这阖家欢乐的时候,你们都喝深一些。”
姚继英懒得挑姚金明的理,为啥把自己排在领导亲属之后。
端起黑瓷碗,喝了一大口酒。
……
酒足饭饱,姚金明帮着收拾完炕桌。
姚树深却拦住姚继英撤炕桌,说道:
“别撤,你六叔、丫头我们仨下象棋熬年夜。”
姚继英没辙,只好在土炕上,找了个不碍事的墙根,蜷着身子躺下。
一天的劳累,让他立刻进入了梦乡。
姚继英做的全是美梦,高红梅的丹凤眼、李海燕的桃花眼,不停地在梦里出现。
刚刚梦到左边是高红梅、右边是李海燕,幸福最高峰的时候。
李海燕摇着他的胳膊说道:
“新年了,起来放炮,放完炮、烧一大锅热水,我要洗澡。”
姚继英迷迷糊糊、口齿不清的说道:
“不睡觉、洗什么澡啊,人家红梅咋不要洗澡。”
李海燕给了姚继英的脑袋一巴掌。
“说什么梦话呢!”
姚继英这才回到现实世界,没傻到问高红梅去哪儿了,看看手表,新年零时过了5分钟。
身体实在不想动弹,走到屋外寒冷的夜里,找借口道:
“我们农村没有半夜放炮的习俗,都是五更煮饺子前才放炮。”
“我数到三!一,二……”
姚继英努力的爬起来,从板柜里拿出两捆二踢脚,一挂300头的土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