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六车道是杨修的锅
姚金明所说的方案,跟姚继英设想的方案,一个字都不差。
通过杨修死翘翘的事,姚继英太能理解曹操啦。
姚继英拍拍手,让大家集中好注意力,开始总结发言道:
“金明的猜测最高级,也最接近我的想法。
我是要修路,并且也是要修,从咱们村到332省道的路。
这一点没错,遗憾的是金明的眼光,实在太短浅!
我要修的是国家一级柏油路,要修成路宽20米,双向六车道,路两边要留足各一米的非机动车道。
金明刚才也说了,修路是一个千秋功业。
所以啊,咱们一定要眼光放的长远一些。
要考虑好几十年后的情况,咱们村才能多干事少折腾。
我相信,只要咱们全体大队干部齐心合力。
咱们村,以后会家家有小轿车。
等到那时候,咱们修的这条路还在用,这是多么光荣的事。”
姚继英这番牛逼特拉卡的讲话,让其他大队干部直接变得呆傻。
姚继忠认准,姚继英偷着喝早酒,犯了疯病,才这样说疯话。
姚金明呆傻的时间最短,犹犹豫豫、气血亏虚似的说道:
“队长,咱们即使为了千秋功业,四处借钱的把修路钱凑够。
可沥青是国家的紧缺物资,咱们连买盒大前门的烟票都没有。
又去哪儿,才能偷那么多沥青啊。”
姚继英要让这个会,成为高台大队的遵义会议。
一举确立,自己在高台村的领导地位。
舍不了孩子套不住狼。
生产组长们没有参会,现在的人员有:
姚金明、姚继忠、妇女主任、电工、组织委员、副书记、副队长。
姚继英一咬牙,拿出7张烟票拍在八仙桌上,不在乎似的说道:
“给你们一人一张烟票,谁愿意买中华都行。
我负责去找沥青和资金,金明负责土石路基的施工。
大队干部们,都听金明的指挥,明天就开始动工。
这是我的第三把火,谁敢灭火,我就敢灭谁,散会!”
大家兴高采烈的分完烟票,没人再管遭了大难的队长。
只有姚金明想要私下说什么,留了下来。
姚继英瞪着眼珠子,没好气的呵斥道:
“金明,你在这儿磨磨唧唧,是闲的蛋疼吧。
明天,我要是看不见路基动工,你就给我回家抱孩子去,谁求情也没用。”
姚金明三十三岁,被小自己十岁的长辈这样骂。
他真有点接受不了。
姚金明闹了个大红脸,赶紧离这个二百五远点,几步就窜出了大队部。
多少年后,姚金明作为华夏最牛Ceo之一。
面对记者,充满感情的回忆今天。
描述神一样的九叔姚继英,是多么的高瞻远瞩。
彻底清净了,姚继英开始一个人发呆。
麻的,全都是让杨修给逼成这逼样儿的。
装比犯、遭雷劈,活该啊活该。
20米宽的一级公路造价,现在每公里最少一百万元。
减去不用征地的地价费用,劳动力成本、土石方成本、规划费用、其他不用花钱的零碎。
每公里一级公路,租用机械的费用,沥青成本等要花钱的零碎。
最少也得还要二十万元,三华里就要三十万元。
大队里只有七万多元的结余,剩下的二十多万,怎么办。
现在修这条路的好处是:
一是、国家还没有基本农田的红线规定,想修多宽都行。
二是、全是大队集体的地,征地即不花钱也没钉子户。
三是、修成了路,将一举奠定自己,在高台大队一言九鼎的地位。
四是、最起码在省里,高台大队能一跃而成为最牛逼的村庄。
别人不敢想的事,我干成了。
自己想不牛逼,都难啊。
下定决心,排除万难。
我姚继英哪怕舍得一身剐,也要做成这件事。
姚继英理清思路,给自己打了一针鸡血。
又斗志昂扬起来。
到里屋拿起三屉桌上的手摇电话,用下巴夹着话筒。
用电话上的摇把一阵猛摇,一直摇了5分钟,也没接通邮电局的总机。
气的姚继英,把电话往三屉桌上一扔。
见有一个装着旱烟的纸盒。
撕了一条报纸开始卷烟,卷烟手生,卷了几次都没成功。
只好先卷一个小喇叭筒,然后再往里面塞烟叶,这才抽上了烟。
旱烟辣的姚继英边“呸、呸”往地上吐吐沫,边骂:
谁再忽悠人来80年,我弄死他。
电话打不通不算,想过烟瘾也这么遭罪。
自己这是作死啊!
二十多万干什么不行,非得修六车道的公路。
可不修不行啊,让杨修给逼到这儿啦。
打电话跟抽旱烟的挫折,让姚继英的鸡血退去了一些。
开始怀疑自己,又紧接着肯定自己。
我这是为了改善营商环境。
为了在全国,推广高台大队的金字招牌,就当是广告费了。
为了花出去三十万,赚回来三百亿。
……
姚继英吐着吐沫抽完旱烟,又拿起电话不断地摇。
这次用了十分钟,终于打通了邮电局的总机。
让总机给接通了商业局办公室的电话。
姚继英极力的放低姿态,以对待营长的态度说道:
“英涛你好,我是姚继英,您忙吗?要是忙、我就过一会儿再打。”
赵英涛听老大这样说话,吓出了一身冷汗,怀疑的问道:
“你是老大本人吗?”
“我是姚继英。”
“是班长本人吗?”
赵英涛又问了一遍。
姚继英耐着性子继续问:
“您有时间嘛?”
“你到底是不是老大本人?”
姚继英终于压不住了火气,大骂道:
“我是你爹,这感觉对了吧,贱货!”
赵英涛“嘎、嘎”笑道:
“这次对了,爹、你这是鬼上身了吧。”
“唉!我这是被杨修给逼的。
曹操为什么没完成统一,因为下属全踏马的是坏人!”
“嘎、嘎、嘎、老大,这从哪儿说起来的啊?”
接着,姚继英一个字没减,一五一十把开会的过程,给儿子学说了一遍。
赵英涛笑的肚子疼,蹲在地上喘不上气来,手还坚持拿着话筒。
听着老大发泄:
“你就说杨修该不该死?”
“该死!”
“那你还不赶紧想办法!”
“老大,还记得你第一次带我,出任务去对面抓舌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