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伟大的任务
王振升一眼就看了出来,赔礼道歉的礼,很重!
二百五态度比较诚恳,需要找个台阶,彼此都能下台。
上午被气疯的事情,已经过去一半。
杨焕娣招呼着姚继英坐下,开始沏茶倒水的忙活。
王振升发泄着最后的不满:
“年轻人愣一些,有冲劲儿嘛,这些都可以理解。
那也不能污蔑我,只管升官,不管下面干部的死活!
至于说我泥腿子,我还真不生气,我本来就是泥腿子嘛。”
姚继英赶紧给王振升宽心:
“王主任,我认为泥腿子的称呼,是对扎根基层干部的赞扬。
王振升暗道一声:好险,还真惹不起这位二百五。
他彻底没有了对姚继英的敌意,哈哈大笑道:
“原来你是姚树深的小子,早说呀,这误会闹得。
论辈儿、你是侄子,以后有事跟我私下里沟通,千万别在会上闹矛盾。”
姚继英顺杆儿往上爬,满脸堆笑的巴结道:
“叔、以后,我再也不敢在您面前放肆啦。”
“年轻人,哪儿不犯错的,改了就好。”
姚继英见已经达到目的,起身就往外走,告别道:
“叔,婶儿,我就不打扰你们休息了。”
王振升两口子也不阻拦,嘴上客气道:
“再坐会儿吧,大老远的来了,也不喝口水就走。”
“我不渴”
“天黑慢点骑车。”
“嗯,您二老留步。”
姚继英飞身上了二八大扛自行车。
慢慢悠悠,一路哼着小曲,往高台大队走。
此时,在姚家胡同的姚继英的家里。
姚树深跟姚树堂两个老兄弟,正在边喝酒边聊。
“大哥,继英这孩子,了不得!”
“怎么说?”
“一般的领导,对下面的人,打一棍子给一个枣吃。
这手段施展好了,就已经是个合格的领导。
而继英,竟敢拿上级领导开刀,也敢用这种手段,真不得了。
我没见过这种水平的干部,大哥你也不行!”
“他咋么做的,详细的说说。”
…………
姚继英很有成绩感的回到家。
在高台大队搞分家单干的各级压力,短时期内,也就到此为止了。
不会再有大的变动。
以后要专心进入,抓紧时间娶老姨,集中精力干事业的阶段。
姚继英美美的睡了一觉。
第二天。
姚继英走在大街上,村民们见到他,远远地不断有人交头接耳、议论什么。
一开始姚继英以为,是为了昨天的两场会,或者是分田的事。
找了几个关系近的年轻人,一阵旁敲侧击,才问明白。
原来全村人都已经知道。
姚继英在南疆战场,受过什么刺激,给得了疯病!
有可能是被炮弹震的,也许是被血海吓的,要不就是因为战友牺牲,大脑受了刺激……。
反正姚继英不能喝酒,只要一喝酒,肯定就犯疯病。
姚继忠亲眼看见,姚继英喝酒时犯了疯病!
把他吓的连饭都没吃,饿着肚子就跑了。
姚继英很庆幸没人知道ptss,战场创伤应激综合症。
村里要是有了这种说法,自己浑身是嘴也说不清。
科学的判定,谁能驳斥。
姚继忠不敢跟姚继英再喝酒,哪里还敢提跟合伙开铁矿。
姚继英倒是少了麻烦,开始忙着参与农田的丈量。
这些犄角旮旯没有机井的农田,全在沙河山谷,跟靠近山的半坡地。
这些农田散而小,农田的灌溉,基本上靠老天爷的雨。
靠近沙河的地方,因为缺少水利设施,也没能利用上雨季的河水。
村里要一直等到,有财力处处打深水井,才能解决灌溉的问题。
三天时间,总共丈量完一千五百二十三亩农田。
高台生产大队,把劳动力人口、非劳动力人口全算上,共有三千一百二十人。
按人口分这些农田,每人能分到将近0.5亩。
一千一百多亩良田加上一千五百亩贫瘠的农田。
所产出的粮食,远远不够全村的口粮。
高台大队那些副业,所产生的利润,大部分购买了国家返销粮,才避免了有村民挨饿。
现在高台大队,壮劳力的每个满工是十分,合到两角八分钱。
也就是一个壮劳力,不休息的天天出工,一个月的工资是8元4角钱。
这已经是全平阳县,最富裕的水平。
山里的生产大队,有的村一个满工是8分钱。
甚至有的大队年年亏空。
也就是你天天去种地上班,一年下来一分钱没有不算,还得倒欠钱。
穷的村庄要求分家单干,非常的合情合理。
因为自己种地,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赔钱的。
真要种地赔钱,干脆农田荒废了,长草卖草也能卖点钱。
现在每一百斤干草的价格是8分钱,供销社常年都在收。
现在像高台大队这样富裕的村庄,也有一撮人,鼓捣着要分家单干。
另一种是姚继忠这种人,只要分家,他们马上就能发财。
还有一种人,就是那些在村集体副业干活,有一定技术能力的人。
他们肯定也对现状不满。
在村集体副业,用技术创造的利润多,下田种地的人,虽说也要技术,可创造的价值低。
都是每上一天班,给计一个满工,同样是挣2角8分钱。
这种情况下,即使反对分家单干的姚继英,也认为十分的不公平。
姚继英设想的是村集体公司化,全体村民都是股东。
另外再用职务工资跟奖金,来搞责权利结合的相对平衡。
但这样做,还有很远的路要走,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稳妥的的走。
前世轰动全国,一直走集体化道路到二十一世纪。
钱多到大豪横、太豪横的大庄、南村、华村等,不也是全部失败。
这是今生的姚继英,感到迷茫的地方。
明白富裕村庄搞分家单干,一定是贫富极端分化。
可搞集体道路不分家单干,前世也没有成功的案例。
高台大队,只有闯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才有可能走的通。
伟大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管理好一个集体村庄的工作,比我证明出相对论,还要累!
姚继英下决心挑战爱因斯坦,去完成比发现相对论,还要伟大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