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供销饭店的菜价
高台大队的电费收取。
是每个生产组共用一个电表,电费是根据每家有几个灯泡来收取。
现在的农村家庭,没有任何电器,只有白炽灯泡用电。
谁家有三个灯泡,只按一个灯泡收电费,也没什么大的出入。。
电工有一项工作,就是在冬季巡查,禁止用电炉子取暖。
村里亏空的电费,大队里的贴补,也用不了几个电费钱。
可一块电表要十几元钱,这钱谁出可是个问题。
大队出,全村六百多户,可是一笔巨额资金。
每家个人出,必然有很多收不上来。
肯定会把村子里,搞得鸡飞狗跳。
买电表的好处费,一定是供电站拿大头,李文强拿小头。
姚继英都不用过脑子,就能明白这些问题。
四十多岁的李文强,比姚继英小一辈儿。
姚继英堆起满脸笑容,话却是一点不客气:
“文强,等每家都安装上了电表。
我可以公开用电炉子,要是为了少交电费而偷电,你管不管?
这一屋子的大队干部,全都偷电用电炉子,你能管谁?
现在大队干部用电炉子,还知道藏着掖着。
装电表后是电炉子公开的用,偷电悄悄的偷。
你如果管不了,高台大队干部们,就要逐步的成为村民的敌人。
我做主了,现在咱们村不进行电表入户,以后根据情况再考虑。”。
李文强对姚继英的这个回答并不意外。
毕竟这个主,刚把公社领导倔跑。
国家政策都敢顶的人,恐怕不知道电老虎的厉害。
李文强小心翼翼的提醒姚继英道:
“队长,要是供电站真给咱们断电,那可怎么办?”
姚继英的笑容立刻消失,拉长了脸冷笑着说道:
“怎么办?凉拌!平阳北路电的供电站,占得咱们大队的地。
每年的春节,大队都给他们一头猪的过年礼。
你告诉他们,这是我说的话,胆敢断高台大队的电。
我要把他们打出屎来,并且是他们这些年消化了多少猪肉,我就打出来多少。”
李文强被新当家人的这种答复,惊得目瞪口呆。
姚继忠立刻不怕事大,兴奋地附和:
“老九,我跟着你一起打!”
我草,称呼公社领导泥腿子,还要把电老虎打出屎来。
高台大队这是要挺胸做人,还是要上山当土匪啊。
满屋子的大队干部不说话,都在想这个问题
姚继英有一个,当家族老大的父亲,还有一个在村里,是绝对势力的大家族。
在这一亩三分地,姚继英想不猖狂都难!
在华夏,家族的影响根深蒂固。
带头人身正,家族势力就是积极的势力。
往小了说,杨家将、岳家军,是不是家族势力。
往大了说,大汉刘氏政权,大唐李家王朝,算不算家族势力。
姚继英一上午,连着两个会都是装疯卖傻的说话。
在座的没有一个人,敢跳出来骂他是个二球。
姚继英见没人再有其他的事情,开始安排工作:
“大队委决定,把所有既不能机耕,也没有机井的犄角旮旯农田,全部平均的分包给各家。
以后各家随意种什么,大队里不干涉。
从今天下午起,所有的大队干部,都要干这个工作。
三天时间,把每个生产组的土地都丈量完,然后汇总到大队集中分地。”
姚继英一个人的决定,就真敢当着众人说,这是大队委的决定。
姚继诚是第四生产组的组长,不满的腹议,真敢指鹿为马。
要张嘴想说什么,看看四周,没人挑这根刺,只好自觉的闭上薄嘴唇。
五哥的小动作,姚继英清清楚楚的看在眼里。
要是有人跳出来反对,第二个跳出来的必定是他。
当第一不敢,当老二一辈子不甘心。
姚继英见没人说话,最问了一句:
“大家有没有其他意见?”
分村里贫瘠的土地,没好地也没有更坏的地。
一视同仁,家家一样,这没什么可有意见的。
有几个人有意见,目的也是跟姚继诚一样。
嫌姚继英没跟任何大队委员商量,一个人就代表了大队委。
恨人有、笑人无的小农思想。
没人会不为了利益,只为了正义而反对具体的人。
姚继英见没人说话,干脆的说道:
“没意见就散会,各回各家吃饭,下午丈量土地。”
别人三三两两往外走,姚继忠留下来招呼道:
“老九、三哥请你去供销饭店下馆子。”
这正和姚继英的心意,
说了一声“走。”
两人就直奔了高台下面的供销饭店。
供销饭店跟大队部的布局一样,只有两间房。
大的房间当餐厅,小的房间做厨房用。
为了说话不被打扰,两人找了一张墙角的圆桌。
姚继忠客气的让姚继英点菜。
姚继英也不客气,抬头看着墙上的黑板写的菜价:
滑溜里脊 1.1元
葱爆羊肉 1.2元
摊鸡蛋 0.6元
醋溜土豆丝 0.3元
油炸花生米 0.5元
……
主食火烧 0.05元一个,肉烩火烧0.6元一碗。
素水饺 0.5元一斤,肉水饺1元一斤。
散打老白干酒 1元一斤
姚继英很想点十盘葱爆羊肉,吃不完打包回家接着吃。
怕哥俩一起凑,也不一定能凑够12元,只好作罢。
只好朝着厨房的敞开的窗口大喊:
“一盘油炸花生米,一盘摊鸡蛋,一斤老白干,10个烧饼。”
供销饭店只有一个服务员,是即不负责点菜,也不负责上菜,只管收拾餐后的桌子。
姚继英点完菜,回头发现大汉姚继忠,露出些许扭捏。
唉!这一顿酒饭,一共才2.6元,加上一斤的地方粮票。
不用猜,三哥肯定是带的钱不够。
姚继英本来兜里有5元,昨天买了一条佳宾烟,花了2.3元。
身上还有2.7元,正好刚够酒饭钱。
只好宽慰姚继忠道;
“三哥,你有老婆有孩子的,干嘛让你破费.
兄弟请你应当应份,这顿饭我来算账。”
还没等姚继忠说话。
厨房里传来炒勺敲击锅沿的“铛、铛”声响。
厨子喊道:“油炸花生米。“
正好给姚继忠解除了尴尬,他三、两步就跑到厨房窗口取菜。
这要是在二十一世纪。
别人还以为姚继忠的名字叫油炸花生米。
四两的茶杯倒满老白干。
姚继忠用大拇指,横着放在酒杯沿说道:
“兄弟,咱俩先喝一大拇指,谁也不许多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