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4章 大清洗!

  东宫,辰时三刻

  楚宁负手立于窗前,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他玄色蟒袍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赵羽单膝跪地,将太极殿前的对话一字不落复述完毕,殿内沉寂得能听见铜漏滴答声。

  “陛下说,要殿下亲自安排太傅入陵?”

  赵羽抬头时,正见楚宁指尖摩挲着青玉镇纸,那上面刻着的螭龙纹路已被磨得发亮。

  “呵。”

  楚宁突然轻笑,镇纸“咔“地扣在案上:“父皇这是要天下人看着,朕连老师的后事都要仰仗太子施舍。”

  他转身时袍角带起劲风:“既然要演孝子贤孙,不妨把戏做足,调五百军士护送,走朱雀大街绕城一周,让史官跟着记录。”

  赵羽瞳孔微缩。

  朱雀大街是京都城最繁华的街道,沿途必经东西两市,太傅棺椁这般招摇过市,明日便会传遍天下。

  他抱拳应诺,却在退出殿门时听见楚宁又补了一句:“记得在棺椁蒙上杏黄龙纹帛——就用去年父皇赏赐的那匹。”

  午时,朱雀大街

  秋日中午的日头晒得青石板发烫,五百玄甲军踏着整齐的步伐开道,马蹄铁撞击地面的声音惊飞了茶楼檐下的麻雀。

  两具金丝楠木棺椁覆盖着明黄帛布,其上五爪金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十六名力士抬棺的架势,竟比亲王仪制还要隆重三分。

  “快看!那是太傅的灵柩!”

  绸缎庄的伙计踮脚张望:“听说太子殿下特许陪葬皇陵呢!”

  茶摊老汉啐了口茶叶沫子:“呸!昨儿还挂城门上喂乌鸦,今儿倒成忠烈了?”

  他话音未落就被邻桌书生打断:“老先生此言差矣,太傅纵有千般错,终究是三朝元老!”

  人群中的灰衣货郎突然插嘴:“要我说太子仁义!那独孤盛可是对太子殿下下过毒的!”

  他说话时袖口露出半截魏国制式的牛皮护腕,又迅速缩了回去。

  二楼雅间,扮作胡商的探子正用炭笔在羊皮上疾书。

  他对面卖花娘子的篮底藏着半块汉宫令牌,而蹲在巷口啃炊饼的乞丐,后颈隐约可见唐军斥候特有的黥印。

  三双眼睛不约而同盯着棺椁上随风翻飞的龙纹帛——那明黄底色在阳光下刺得人眼眶发疼。

  未时,安化门

  送葬队伍行至城门时,守将慌忙下令撤去路障。

  赵羽策马行在棺椁旁,忽然瞥见城垛阴影处有道寒光一闪而过。

  他佯装整理马鞍,左手已按在刀柄上,却见是个衣衫褴褛的孩童在玩弄铜镜反光。

  “将军?”副将疑惑地凑近。

  赵羽松开刀柄,目光扫过人群。

  那个灰衣货郎正蹲在馄饨摊前,看似在喝汤,实则碗底压着卷成细管的桑皮纸。

  胡商不知何时混进了送葬队伍后方,腰间蹀躞带的铜扣里藏着微型蜡丸。

  而卖花娘子已不见踪影,只留下地上一枝被踩烂的六月雪。

  “继续走。”赵羽冷声下令,玄甲军立刻变换阵型,将棺椁护在中心。

  他余光看见茶楼窗口有黑影闪过——那是信鸽振翅的轨迹。

  申时·官道岔口

  夕阳将棺椁的影子拉得老长,队伍在此分道:三百人护送棺椁继续向昭陵行进,余下二百人突然折返。

  藏在树丛中的唐国探子刚要起身跟踪,却被同伴按住——折返的队伍里混着十余名锦衣卫,他们靴筒的暗袋鼓鼓囊囊,显然是专为抓捕探马准备的铁蒺藜。

  “不好,中计了,快走!”

  唐朝坛子顿时大惊失色,为首之人大喊快走。

  但有备而来的锦衣卫却还是将对方拿下。

  二十里外的山岗上,魏国暗桩正用铜镜向远方打着信号。

  就在这时,一队锦衣卫来到了他们身后,顿时双方爆发激战。

  可面对有备而来的锦衣卫,魏国暗桩哪里是对手,明知不敌,魏国暗桩当即自杀。

  不过,他们的消息还是传递了出去。

  而在另外一边,汉朝的坛子才将信鸽放出去,转身看看到身后的赵羽。

  “你们……”

  “哼,拿下,生擒活捉,贾大人会撬开他们的嘴!”

  赵羽一声令下,锦衣卫和白马骑兵顿时冲上去。

  虽然汉朝的探子武艺不错,但在赵羽面前,依旧不值一提,最终还是被抓住。

  “立即给贾大人送去!”

  东宫·酉时初

  赵羽大步踏入殿内,铁甲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单膝跪地,抱拳沉声道:

  “殿下,末将已按您的吩咐,在城外官道截获了三朝探子,共七人,其中三人负隅顽抗,已被当场格杀,剩余四人现押在锦衣卫诏狱。”

  楚宁正执笔批阅奏折,闻言笔锋微顿,朱砂在纸上洇开一点猩红。他抬眸冷笑,眼中寒芒如刃:

  “去年才在城内清洗过一遍,想不到这三朝还是不死心,又派人来窥探。”

  他搁下笔,指尖轻叩案几,声音冷冽如冰:“既然他们敢来,那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他微微侧首,目光幽深:“贾大人手段高明,想必能顺藤摸瓜,揪出他们的老巢。”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贾羽掀帘而入,躬身行礼:

  “殿下,汉朝探子已经招供。”

  楚宁眉梢微挑,示意他继续。

  贾羽从袖中取出一份供词,双手呈上:“据汉朝暗桩交代,他们在城南‘醉仙楼’后院设有秘密据点,以酒肆为掩护,暗中传递情报。臣已命锦衣卫即刻前往拿人,务必一网打尽,不留后患。”

  楚宁接过供词,扫了一眼,唇角勾起一抹冷笑:“做得好。”

  他抬眸看向贾羽,语气森然,“至于唐朝和魏国的探子,可有线索?”

  贾羽微微低头,沉声道:“目前尚未查明对方的具体窝点,但臣已命人严加审讯,同时增派暗哨,盯紧城内可疑之处。”

  “臣有把握,在登基大典之前,必能将这两朝的暗桩连根拔起!”

  楚宁满意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贾卿办事,本宫向来放心。”

  他站起身,负手踱至窗前,望着渐暗的天色,淡淡道,“此事关乎国本,务必谨慎行事,切莫打草惊蛇。”

  贾羽肃然抱拳:“臣明白,定不负殿下所托!”

  楚宁挥了挥手:“去吧,本宫等你的好消息。”

  贾羽躬身退下,殿内再度恢复寂静。

  楚宁凝视着窗外渐起的暮色,眸中冷意更甚。

  “三朝探子……呵,本宫倒要看看,你们还能藏多久。”

  这次引蛇出洞,很是成功!

  接下来,自然是收割的时候。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