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章 韩非入秦

最后春雁到底是没有报官成功,主要是被春雁抱着去报官的雍月不同意。

当小公主在怀里尖叫扭曲黑暗爬行,任谁第一反应都是去看怀里的主子出了什么事,自然就将报官的目的放在脑后了。

深感社死的雍月:“……”

也就是她现在年纪还小,刚刚那一系列尖叫扭曲黑暗爬行的动作还算可爱,要是她用成年人的体型做那些动作,高低得被扭送进医馆,顺便在叫几个巫医驱驱邪。

非啊,为了你,我真的是牺牲太多了!

雍月抹了一把自己头上的冷汗,拍了拍春雁抱着自己紧绷的手臂,“我没事,刚刚就是想阻止你……”

“小公主你可吓死奴婢了,下次可不能在这样了!”

仔细观察一下雍月的脸色,见对方双眼清明两颊红晕就知道小公主没说谎,被雍月忽悠的春雁能怎么办,自家的小主子自己宠着呗!

但是话又说回来,小公主为什么不让她去报官,那两个人可是他国之人,现在竟然出现在雍城内。想到过几天王上的亲政大典,春雁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小公主,那两个人……”

“没事,晚上回去我亲自跟大兄说,怎么说那也是他国公子,虽然韩国只是个小国,但让普通官员去处理总也不太好。”

当然这话也就忽悠忽悠春雁罢了,雍月主要还是为了她家政哥。

当时历史是怎么记载的来着,‘嬴政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翻译过来就是,啊!我要是能见到这个人和他交流,死也可以瞑目了。从这句话就能看出,嬴政对韩非的中意。

然后老祖宗就派王翦率军攻打韩国,并放出‘将韩非交出,他们就收兵’的宣言,也算是土匪行径了!因为韩非口吃,所以哪怕他满腹经纶博学,无法诉说与人也无济于事,再加上韩王瞧不起他这个口吃的叔叔,当即就把韩非送到秦国。

求韩非当时的心理阴影面积?

答曰:有辣么大!

人到了秦国他政哥是如愿了,可是却把当事人韩非得罪的死死的,来到秦国就是一系列的非暴力不合作。最后逼的政哥将人给杀了,当然也有说是李斯因嫉杀人,反正甭管谁杀的,韩非死后便成为政哥心中永恒的白月光。

证据就是《资治通鉴》里《韩非之死》中记载,‘……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令早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王后悔,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想到这雍月就是一阵的‘啧啧啧’,感觉她政哥有点渣男行径呢!

人死了后悔了,早干什么去了!

不过考虑到当时的情况,雍月也能理解,韩非的思想太过厉害,他本人还心向韩国不向秦国效忠。这样的人嬴政肯定觉得‘用之不可,弃之可惜’,再加上其他嫉妒韩非得嬴政偏爱的那些人煽风点火,结果就是冲动之下人没了,他也后悔了……

当然那些事情都是发生在秦王政十四年的时候,而现在才秦王政五年。

雍月不知道现在的政哥有没有看过韩非的著作,有没有想见他一面的想法,但是考虑到历史中韩非因为被嬴政逼来秦国后的油盐不进,现在他主动出现在秦国,雍月觉得这是一个将他留下的好机会。

韩非因为是韩国公子,或许不会在秦国出仕,但是他的学说知识却可以传出来呀!咸阳学院建设在即,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可以把他扣下,至于扣下的理由……嗯,等回去跟政哥商量商量再说,反正人就在雍城也跑

不了……

*

这边雍月的算盘打的噼啪响3(<a href=".co.co)(com), 殊不知另一边被她谈论的人也在思考雍月的问题。</p>

其实韩非已经在大秦很多天了,其主要目的就是想探查大秦在去年为什么没有爆发蝗灾的原因。

秦王政四年,蝗灾从东边出现,铺天盖地。而大秦所谓的东边,正是韩、魏、赵三国。

没错,去年这三个国家都发生了极为严重的蝗灾,真正应了那句铺天盖地泛滥成灾的说法,不只是人就连家畜也尸横遍野,简直就是人间惨剧。

三国上层的有识之士,纷纷出谋划策,但奈何效果甚微,只能干看着土地绝收,黔首流离失所,饿殍满地。而此次蝗灾出现能带给他们唯一的好消息便是,秦国也处于蝗灾袭击的地域内,并在心里大肆嘲笑秦国新君,以此来安慰自己就算是强秦面对天灾也不过如此。

然而他们等了近半年,也没有传来秦国哪里出现蝗灾,甚至在秋收之时还是罕见的丰收。以至于之前他们嘲笑秦国有多大声,现在脸就被打得有多肿。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韩王甚至在朝堂上公开表示不相信此事,他们韩国的土地与大秦紧紧相邻,最近的两郡甚至相隔不到十几里。可正是这十几里,却将两国郡县分成了天堂和地狱,他韩国是横尸遍野的地狱,而秦国却是丰收盛景的天堂。

“老天不公,为何天灾只入韩、魏、赵,”却不降于大秦……

韩王越想越气,就差在朝堂破口大骂,但后面那句话依旧憋在腹中不敢出口,主要就是怕朝上人多嘴杂,将这话传进秦国君王的耳中。要知道现在韩国可没有能抵挡强秦怒火的实力,祸从口出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王上,相隔不远的两郡差距如此之大,臣以为定是秦国有治理蝗灾的妙策,”见韩王动怒,韩国丞相张平想了想率先出列,提出自己的见解,“我国应该派人入秦去探查一番。”

“张相说的有理,可是万一得罪秦国……”

谁都知道秦国有治理蝗灾之法,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胆去碰强秦的‘虎须’,哪怕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一样。

“所以我们派去的人选必须要经过精挑细选,至少地位不能太低,预防秦国随意处置并用以此成为攻打我国的借口,”韩相张平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缓缓道,“秦国重视法家,亦对法家弟子礼遇有加。我韩国公卿之上唯韩非公子乃是法家之人,因此臣建议派韩非公子入秦探查情况。”

“这……”

倒不是韩王舍不得他这个叔叔,其实从他爷爷那辈起,他们就特别不喜欢带有口吃之症的韩非,觉得他贵为王室众人却带有口疾侮辱了自家的血脉。韩王不想派韩非入秦,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口疾之症,这等王室污点他们隐藏还来不及,怎么会想把人往他国送,等着被他国之人嘲笑吗!

见韩王脸色略有踟蹰,张相继续劝道,“王上,如果不派非公子前往的话,那您是否还有其他人选?”

得了,反问的精髓算是让张平玩明白了。

丞相张平此话一出,韩王也下意识的向朝中文武百官看去,然后就是……呵呵……

满朝文武就没一个敢跟韩王对上眼的,愣是把环顾四周的韩王气得心肝疼,比之前怒骂老天不公时更甚。之前生气那是因为他没辙,可现在这群人都是在他手底下混饭吃的,竟然也给他搞这么一出,重点是这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一群啊!

“你……你们……哎,真是气煞

寡人也……(笔&趣阁小说)[(.co)(com)”

韩王甩了一把袖子,坐在王座上一怒一下……怒了一下!?

他也知道这事难为人,所以他这被气出来的火也没地方撒。

幽幽的叹了口气,韩王看向刚刚提出建议的张相,“张相所言有理,但是万一叔父他也不同意呢!不知爱卿,可有办法?”

“请王上放心,非公子那边由老臣去劝。”

“那便有劳张相了。”

就这样在当事人韩非不在的情况下,韩非入秦的事情便被定下了。

但是事情当真如此吗!?

韩非入秦一事,其实是他主动提出的。与其他王室成员不同,韩非因口疾之症特别不受待见,因此愿与他交好之人除了深知他学识之人外,就剩下荀子身边的那几个师兄弟了!

这次各国闹蝗灾之时,他的师兄弟们正跟着荀子巡游,便将目之所及之处的惨状写在了与韩非交往的信中,让韩非意识到蝗虫的可怕并将蝗灾一事放在心上。后来韩国也爆发了蝗灾,亲眼见证信中内容,心怀韩国与百姓的韩非自然极为伤心,直到有探子上报出于蝗灾泛滥区域的秦国没有灾情发生,并且在秋季丰收时,他整个人都破防了。

同处一片区域,为什么你们秦国的情况就不一样!

秦国(唱):我们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境遇,我们在这里,在这里等你……

然后被秦国不一样‘勾引’的韩非,就打算亲自去秦国一探究竟,并发誓要将治理蝗灾之法带回韩国。

与其他人不同,能‘五世相韩’的张家聪明人自然不会像其他人那样轻视韩非,就连张平的父亲张开地都亲口承认过韩非的才华,只可惜天嫉英才……

因此当韩非上门亲口提出入秦一事后,丞相张平虽有顾虑,但还是点头答应了,所以这才有雍月在雍城见到隐藏身份的韩非一事发生。

韩非在入秦一待就是好几个月,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几乎将整个秦国都走了一遍,就是想仔细探查秦国是否真的没有发生蝗灾。然而事实正如韩国得到的消息那样,秦国境内完全看不到蝗灾的踪影,甚至就连秋季丰收一事也是真的。

“难道这真是上天偏爱吗!?”

韩非还是不死心的四处查找,就连与韩国郡县相邻的秦郡都去了好几回。他始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只是十几里的距离,两郡的差距就如此之大。直到他花费更多时间经过多方打探,猜得到说雍城境内有一神人降下治蝗之法的消息,这才驾车连忙往雍城敢去。

而好巧不巧的是,韩非前往雍城的时间,正是嬴政下令王驾前往的时间,两行车马差点就在大路相遇。要不是驾车的马夫反应快,韩非这群人当真就要暴露在秦国面前了,而且还是在大秦文武百官面前精彩亮相。

焦虑、心急、紧张再加上一个受惊,韩非在秦国就没睡过一天的好觉,眼瞅着就要到雍城时,身体挺不住的他终于病了。刚开始还只是小风寒,本以为挺挺就能过去,结果就在这韩非一拖再拖的情况下,积累成为重疾,人也跟着倒了。

被送进医馆的时候,韩非的意识还没有清醒,结果自家小厮因为药方问题跟大夫吵了起来,直接就把韩非吵醒了。眼瞅着韩治一顿操作猛如虎,将医馆闹了个底朝天后还要揍人,病重的韩非当即就要起来制止。因为他知道秦律的严苛,韩治的做法根本就是在暴露他的大路上一去不复,此时一旦闹大不止韩治遭殃就连韩国也不能幸免。

不过万幸另有人拦下韩治,制止事态进一步糟糕下去,韩非也趁此找到了机会给老大夫赔礼道歉息事宁人。

不过哪怕事情结束,韩非也没有彻底放下心,因为他发现了此行入秦的目标,大秦王太后之女——雍月。

雍月传授蝗灾治理之法在雍城又不是秘密,虽然雍城大多数黔首和官员会对雍月的身份保持缄默状态,但是‘有钱能使鬼推磨’,黔首中总会有那么几个见钱眼开之人,为了钱将雍月的身份暴露出去。

而韩非正是凭此,得到‘雍月是传授治理蝗灾方法之人’的消息。

拿完药回到住所后,韩非便将韩治痛骂了一顿,骂他的一时冲动差点坏了他与韩国的大事。

“不过还好,至少人我是见到了,”想到那个一张嘴便将韩治堵的张口结舌的女娃,韩非也不禁暗自摇头,“女娃看起来很聪慧,就是怎么年纪这么小?”

还是那句老话,秦国先王已故五年,可王太后之女怎么看起来才两岁。

难道说……

“秦国果然是虎狼之国,礼仪崩坏,连王太后的私生女都敢招摇过路,不是说秦王也在雍城吗,他就不管管!”韩治撇撇嘴,自认为跟随韩非多年肚里也有墨水的他,对此事特别鄙夷,“本以为赵国出了一个女昌女支做王后就已经够稀奇的了,没想到人家大秦王太后连私生女都有了,也不知道谁更丢脸。”

“我看你才更丢脸!”韩非见韩治被自己骂一顿后还是这幅样子,气不打一处来,“人家私生女可以治理蝗灾,你能吗!快闭上你那张嘴!”

韩治低头不语。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