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好婚事
皇帝在勤政殿召见了岳冲。
陈公公搬来椅子,面色惶恐的不敢落座。
“陈公公,这不可啊。”
陈公公躬身笑道:“王爷客气了,这是陛下的意思。”
岳冲连连摆手,绕过位置,站在一侧等候。
“臣受陛下恩典,封赏王爵,叩谢圣恩,但君臣有别,陈公公,你就莫要劝我了。”
后殿的皇帝,闻言面色稍缓。
岳冲此人若是真如他的祖先几代一般忠诚,放他去北地驻守,倒也不是不可。
“朕来迟了。”片刻后,皇帝理了理衣衫,笑着入内。
岳冲闻言,赶忙跪下行了大礼。
“臣岳冲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上前,笑着扶他起来。
“跟朕客气什么。”
“你可是朕的功臣。”
岳冲惶恐道:“能为陛下尽忠,此乃臣之幸事。”
皇帝示意他坐下,“爱卿坐吧,臣今日召你,乃是为了家事。”
岳冲一愣,身侧的陈公公也扶着他让他坐下,岳冲心中疑惑,小心的只坐了一角。
本朝臣子,私底下被皇帝赐座也是常事,中书省的那些大相公们更是寻常,可他岳冲是什么人?
是武将,是镇北王,手底下有大军的人。
他敢随便坐吗!
想到自己离家前,母亲的叮嘱,岳冲后背微湿。
“还请陛下明言。”
皇帝笑了笑,抚着胡须道:“你家小女儿及笄了吧。”
岳冲面上微诧。
他总共三子一女,小儿子在这次大战中牺牲,如今就剩下三个孩子,哪个都是他的宝贝。
皇帝如今忽然提到他的小女儿,莫非是想让她入宫?
岳冲懵了,心中痛惜不已。
陛下都什么年纪了。
早前,他还担心女儿被许配给哪个皇子,好在如今成年皇子皆已成婚,太子后院,侧妃已满,倒是不用担心。
毕竟他家本就是侯爵,如今受封镇北王,皇帝再怎么过分也不会让自己女儿入王府为侧室。
“陛下。”岳冲起身,行礼道:“臣的幼女自幼在京长大,深受母亲疼爱,因此性子养的娇气,不似旁人家的闺秀,知书达理。”说到这,岳冲心中洒泪,快速盘点自己手下未成婚的将领,“臣打算给她找个普通殷实人家,年龄相近,家风简单,好好过日子的。”
皇帝嘴角微动,岳冲这是怕他让他女儿入宫?
他是想结亲,不是结仇。
他都多大年纪了。
皇帝皮笑肉不笑道:“爱卿多虑了。”
“是朕知道一户不错的人家,家风清正,男儿优秀,是以想给爱卿的女儿保媒。”
不等岳冲说话,皇帝继续说话,“人你估计见过,就是皇后的侄子,承恩侯府的嫡幼子谨行,那孩子自幼读书,今年刚刚中了二甲进士,如今在翰林院任职。”
原本这几届的进士都被打散,分到各地做官,可是皇后的侄子,皇帝是不可能让他外出的,加上是幼子,皇帝便留了心眼,让他暂未寻婚事。
果然,如今用到了。
岳冲微怔,皇后的侄子。
皇后出自清流门第,皇帝登基后,便按着规矩给了皇后母家一个承恩侯的爵位。
谭家自打太子被立为储君后,家中男子大都退了下来,如今唯有跟着太子同辈的三个兄弟。长子谨言在澜州做官,次子谨礼在沧州,唯有这个最小的幼子,留在了京城。
岳冲的眼睛越发亮了起来,谭家好啊。
皇后母家,脑子清醒,不惹事。
太子地位稳固。
当然,主要是谭谨行人不错。
“陛下,这,这。”岳冲一张布满风霜的老脸上变得不好意思的了起来,“小谭大人多好的儿郎啊,我家那个女儿,这是不是有点高攀了啊。”
皇帝一怔。
高攀。
皇帝若有所思的瞧了眼陈公公,似是询问岳冲幼女的情况。
陈公公眼神微动,这岳家可有老太君坐镇,寻常消息根本打探不出来,何况一个女儿家。
京城闺秀嘛,不都是一个样,知书达理,温柔贤惠。
武将家的,顶多泼辣了些。
皇帝没从陈公公那得到消息,自己心里这么想着。
那岳家小姐他见过,相貌清秀,像她母亲。
又被老太君教养,规矩想来不错。
“爱卿说笑了,老太君教养出来的姑娘哪里会差。”
“这事朕给你说了,你回去问问老太君,若是成了,也让朕再坐一回月老。”
岳冲此时心里的忧虑扫去七成,几乎被此事的欢喜填满,但涉及儿女婚事,他还得回去问问婆娘同老娘。
若是自己私自定下了,回去指不定怎么闹腾了。
“臣遵旨,多谢陛下。”岳冲乐呵呵的行礼。
椒房殿。
承恩侯夫人又进宫了。
“谨行如今都及冠了,可是婚事还未有着落,娘娘,您要不帮着挑挑看?”
之前不让儿子娶媳妇是怕影响他科考,如今都做官了,还不找媳妇那就说不过去了。
可偏偏之前皇帝的意思是等等。
这好姑娘哪是能等的。
“母亲可有看上的人家?”皇后笑问。
提到这个,承恩侯夫人来了精神,“有两个。”
“大理寺卿家的次女,那姑娘性子温和,聪慧灵秀,她家家风也不错。”
“另一个,礼部尚书周大人的表侄女,如今就在他家夫人身边养着的,也不错,珠圆玉润的,好生养。”
皇后听完,轻轻点头。
家里一向谨慎,挑选的侄儿婚嫁人选都是如此妥帖。
“人选都不错。”
“只是还得看谨行的,其次陛下那。”皇后眉头轻蹙,“这几日本宫再去问问。”
承恩侯夫人听了这话,心里悬着大石落下了大半。
有皇后的话,儿媳妇估计就没问题了。
其实以他家的门第,想找媳妇容易得很,那些高门贵女哪个不想入谭家啊,可是他们不敢啊。
太子如今入朝,谭家再娶高门贵女,这是要做什么?
陛下心里怎么想?
是以,儿媳妇这事,只要家风清正,姑娘性子好就行。
另一边,岳冲欢喜的出了宫,一到家就直奔正院荣徽堂。
“娘,娘。”
岳冲还未进院子,就大大咧咧的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