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李都(2)
雪后的长街,格外的干净。
天空,也格外明媚。
距离皇城最近的千步廊,聚集着大明帝国中枢全部的官衙。
其中有一处,正位于大明门西侧的官衙,相比于大明六部,翰林院,三司等显然是鹤立鸡群。
恢弘的大门前,全副武装的百战精兵来回巡视。
他们穿着火红色的棉甲,铁钉锃明瓦亮。高耸的枪盔和环臂铁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再看向周围其他官衙的时候,目光之中满是蔑视.....
因为他们身后,是代表着大明帝国崛起,以及威震四方的督军府。
突然...一阵不紧不慢的马蹄声,打破清晨的宁静。
督军府门前,那些警戒的精兵们,双眼如利箭一般射过去。
接着,却是猛的睁大。
再然后,哗啦一声。
所有官兵皆是俯身行礼,使得身上的铁甲发出铿锵的摩擦声。
~
“吁....”
穿着藏青色武人束身常服的李小歪,头戴一顶圆毡暖帽。
一把在前元时只有宫廷侍卫和贵族子弟才能佩戴的断弯刀,挂在腰间牛皮带的左侧。右侧悬挂着一个绣着金线的荷包,荷包不大,但看起来还颇有些份量。
他拉住缰绳,一匹老马拉的青色马车,在督军府门前缓缓停住。
另一边,他老子李老歪纵身下马。
有别于督军府门前的官兵,李老歪身上的盔甲极其精美。
对襟的鱼鳞甲,胸口挂着圆形的护心镜。
甲胄之上缠绕的牛皮带,从后背延伸到腰部。
错落有致的挂着长刀匕首,短锤破甲锥.....
但更有别于其他官兵的是,他的头上戴着一顶熠熠生辉的凤翅盔....长长的盔尖上,红缨随风而动。
“公爷,到了!”
李老歪撩开车厢的帘子,躬身说道。
“嗯!”
车厢之中,李景隆的声音传出。
而后督军府门前的官兵们,视线之中,先是出现一双黑面白底的软底靴。
再然后是一件宝蓝色,没有任何装饰的束腰曳撒。
但他腰间却佩戴着玉带,头上戴着一顶镶嵌着宝石的圆顶暖帽。
一串念珠,挂在他修长的手指之上。
“卑职等参见大都督.....”
哗啦,甲胄再次作响。
门前的官兵们齐齐俯身行礼,喊声高昂。
唰唰,李景隆的软靴,踩着干净的青石板地面,缓步前行。
“记着...”
待路过那些官兵的时候,低声道,“以后不要喊本公什么大都督,本公不是大都督!要喊,就喊曹国公!”
“卑职等明白!”
官兵们又是俯身,起身答道。
李景隆闻言颔首,昂首挺胸,迈过门槛。
李老歪紧随其后,而李小歪则是从荷包之中,倒出一把金瓜子来。
“各位大哥,今日我家公爷头一天赴任。”
李小歪每人的手里硬塞了些,“一点小意思,请各位大哥吃酒......”
~~
不同于其他文官衙门,办公之时谈笑风生,吟诗作对。
督军府之内,门窗几乎都是紧闭,见不到任何闲杂人等。就连在衙门之中,负责端茶倒水的小厮,举手投足之间,也是满是军旅风范。
正堂的门敞开着,从外头看去,里面将星熠熠。
凉国公蓝玉,颍国公傅友德,宋国公冯胜。
武定侯郭英,定远侯王弼,景川侯曹震,普定侯陈桓,靖宁侯叶升,怀远侯曹兴等十几名侯爵。
另有实权掌军指挥使,王城,单发,庄龄,周能,朱辅........
前前后后不下数十人,齐聚一堂。
而在这些人身后,尚有文职人员十几名,所以偌大的议事正堂,竟显得拥挤起来。
~~
“咳....”
李老歪大步流星,出现在堂内,诸位军侯的线之中。
他站在门外,清清喉咙,大声喊道,“龙虎上将军,荣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少保,钦承父业宣力武臣,同知军国事...”
“大都督府左都督,世袭罔替...曹国公...到!”
哗啦!
屋内,又是一片甲胄摩擦之声,公侯齐齐起身,抱拳道,“恭迎李都!”
“哈哈哈!”
一阵爽朗大笑之后,李景隆迈步入内,“可是某来迟了?”
他虽笑着,但眼睛却在众人身上缓缓掠过。
他能清晰的看到,许多人在听见他那些长长的官职时,眼珠子因为羡慕嫉妒恨已是红得发紫。
也能清晰的辨认出,这些人脸上的笑容是真是假。
同时还能觉察到,许多人恭敬背后,是深深不服气。
他们有嫉妒和不服气的资本乃至理由,在座的只要是有爵位的,谁不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可现在打了一辈子仗,阎王山滚了多少遭,却让李景隆一个毛头小伙子,爬到了他们头上?
尤其是蓝玉一伙,就差把不服气刻在脸上了!
可因为他们身上都挂着督军府指挥佥事的勋职,所以此刻不由得他们不勉强低头!
李景隆对这些目光,视而不见。
同时对武将之中,几名指挥使如庄龄,胡德,陈荣,马海山等人无声颔首。
这些人都是他李家的老关系,当年曾在他父亲麾下效力,是他李景隆的自已人。
“傅公,您乃晚辈的上官,何必多礼?”
李景隆当先一步,看都没看最中央的冯胜,同时越过蓝玉,直接扶住傅友德的手臂。
后者爽朗一笑,“哪里来的上官之说,即便京师大营之后,某与李都也是平起平坐。而在督军府,更是做左都为尊!”
“晚辈蒙皇上圣恩,舔居高位!”
李景隆又是笑道,“但若论真才实学,在傅公您的面前,可是班门弄斧了!”
“哈哈哈!”
傅友德又是大笑,“李都过谦....”
而后,李景隆转身,环视一周的同时,在最上首坐了,双臂虚按,“都坐!”
哗啦....一片甲胄声中,众人落座。
只是他们的目光,大多没有看向李景隆,刻意的挪开了。
“本公奉旨为大都府左都!”
李景隆淡淡的开口,“我知诸位心中,或有不服!但皇命难违,诸位即便有不服气...”说着,他端起手边的茶盏,“也给本公压回去!”
骤然,刚才还算和睦的气氛,陡然一冷。
李景隆压根就没想过跟这些人说好话,对这些武夫,你越是姿态放低,他们越觉得你软弱可欺。
所谓恶人还要恶人磨,正是这个道理!
“今日召集诸位,两件军务!”
李景隆竖起两根手指,“第一,诸位也知道,本公巡查京营之后,发现....吃空饷一事!”
说着,他的目光越过面前的武将们,看向后面垂手站着的文职官员,“断事官何士龙何在?”
“下官参见李都!”
一名五旬年纪的五品官员,闻声出列。
“给你半个月的时间...”
李景隆吹着手中的热茶,“京师大营到底有多少缺额,本公要具体到名字...能做到吗?”
“这....”
瞬间,何士龙汗如雨下,目光闪躲的看向一边,面色铁青的宋国公冯胜。
“本公在跟你说话!”
啪,李景隆手中茶盏重重顿在桌上,“能做到吗?”
“这....”何士龙慌张道,“京师大营十九万大军,半个月的时间,卑职哪里能....”
“平时你干什么去了?”
李景隆直接打断他,“平时不用心,临时抱佛脚自然来不及!”
说着,摆手道,“罢他的官!”
唰....众人齐齐抬头,目光之中满是惊愕。
这位左都督,官威这么大吗?
刚上任就把当了十几年断事官的老何给罢免了?
“李都....”
何士龙还要在喊,一双大手直接捂住他的嘴,然后拽着他就朝门外拖去。
刹那间,众人脸色大变。
大变的原因不是因为李景隆官威如此,而是因为刚才上前的亲卫,可不是李景隆的人!
他就带了一个亲兵,在门外站着呢!
上去拽人的,乃是傅友德的亲兵!
“他们俩个尿到一起去了!”
有人对视一眼,心中暗骂,“妈的,李景隆吃里扒外,傅友德不安好心,要整咱们?”
“参议王振达何在?”李景隆又大声道。
“卑职在!”
“你...能不能做到?”
有何士龙的前车之鉴,参议王振达如何敢说个不字?
“这第二件!”
李景隆快人快语,又道,“马上年底了,武将的考核,升迁之事,劳烦各位,都报给本公!”
说着,他忽然把念珠盘在手心之中,又道,“这两年五军都督府,还有兵部,各种扯皮...武将的升迁考核,烂账一本!”
“呵呵!”
他看向众人,“都是提着脑袋当兵的,升官靠的都是军功,不能....有失公正,寒了
“李都!”
突然,景川侯曹震冷冷开口,“您说...嘿嘿,吃空饷?”
说着,他不等李景隆开口,又道,“从洪武十三年开始,我掌管京营之中,龙骧飞熊武威三卫.....您是不是也要查我呀?”
“您吃了没有?”李景隆面色不变。
“您说呢?嘿嘿!”
曹震咧嘴一笑,而后环视一周,“难不成...李都还要问罪于我?”
李景隆没说话,再次拿起茶盏,面露冷笑。
“您当兵的年头少,也不是从
曹震面露讥讽,“您一落地就是世袭的勋职,成人之后直接就是世袭罔替的公爵,这些年步步高升,军中的事您知道的,没有我....多!”
“愿闻其详!”李景隆笑道。
“大明还不是大明的时候,我手下的兄弟就死了几百个....”
曹震面色一冷,“这些年南征北战,死的人更是没数了!我吃空饷,可没把那钱拿回自已家去!早年间战死的兄弟,除了给几亩地之外,哪有抚恤?”
“可人人都是家里头上有老下有小,我这当军头的,不养着他们吗?”
“嗯?”
“他娘的.....前几日我昔日兄弟的孩子来看我,穿着一件满是补丁的旧棉袄....”
“想起来!”
啪啪啪,曹震拍着自已的脸,“我都他妈臊得慌!人家老子跟我把命丢了,我却顾不得人家孩子的周全?”
“我是吃空饷了,可那些银子,我都补贴了战死的兄弟们家里!”
“我老曹,问心无愧!”
下马威!
这就是给他李景隆的下马威!
唰,无数的目光齐齐看向李景隆,看他如何化解?
“你说完了?”李景隆放下茶盏,云淡风轻。
而后,他看向众人,忽然的一笑。
“好,您说您吃了空饷,得的钱财都补贴给战死士卒的家眷!”
李景隆微笑,“我信!可我想反问一句!”
说着,他陡然板起脸,“既然这些人家里过的不好,而且还是军旅子弟,为何不入营当兵?”
曹震等人还没反应过来。
郭英却是面色一变, 见曹震还要说话,抬起脚猛的在他脚面上跺了一脚,骂道,“曹傻子,你吃空饷你还有理了?”
“郭老四!”
曹震骂道,“你他妈踩我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