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喝汤调理
一下子出现在谢承泽的面前。
皇太后看着四皇子,眼里都是难受和悲愤:“小四啊!你咋样我不说你。怎么都和我没关系。”
“但是身为你的皇奶奶,我觉得有些事情还是要教养你的。当然你不愿意的话就算了。”
这样一说,谢承泽咬了咬牙:“皇奶奶。”
“我可是堂堂的四皇子,这么多人想要见我一面,用尽全部的力气。我现在要讨好姜知云这么一个农妇?凭什么。”
“皇奶奶,你到底是不是糊涂了?”
“没有。”
“谢承泽,作为皇子,天潢贵胄的名声不是由你这样的人抹黑的。”
“我从汴京过来,一路上都是你骄纵跋扈,各种欺负百姓,甚至殴打朝廷命官的夫人,最重要的是,云娘当时是怀孕的!”
谢承泽一下就慌了:“皇祖母,你怎么……知道这个事情?”
他一脸惊慌。
皇太后继续说道:“所以我都知道了,你以为皇上不会知道吗?”
“我才离开这行省多久啊?我多久没有回来,一下子就把我的人欺负成这种样子。而带头的人,是你谢承泽!”
“对于你们这些人,我从来都不曾说什么要求,我更不是一个会管小辈如何的人。”
“但是谢承泽,你真的太过了。”
皇太后说了这话之后,也不知道从哪里抽出来一个鞭子,朝着谢承泽的背脊就狠狠地甩下去。
谢承泽闷哼一声,头一次感到皇奶奶生气,现在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个从民间回来的皇奶奶,她母亲害怕,皇宫皇后和妃子都害怕,就连皇上,也是特别尊重她的意见。
所以谢承泽现在,已经知道彻底玩脱了。
“可是,皇奶奶,我并未对谢书珩以及姜知云做什么,这姜知云对我大不敬!我怎么就不能对她动手了?”
“知道她怀孕,我也就是让那些打她的人只弄皮外伤,没有打肚子,只是打了背脊和上面的肩胛骨。”
“她那么厉害,那么刚硬,怎么这点就承受不住了?”
“什么都是我的错,还要我负荆请罪,如今我自己的皇祖母还要打我?”
谢承泽气得要死,整个人的状态都差的要命,她实在是不理解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
?为什么所有人都针对他?
他一直以为对皇祖母挺好的,没想到皇祖母直接站在姜知云面前,一点都不看他。
谢承泽还要说什么的时候,皇太后“啪”的一声,绳子继续往下砸!
“知晓了不?”
“不知。”
谢承泽额头上全部都是汗,嘴唇都有点发白了,虽然说皇太后年纪大了,但是中气十足,鞭子砸下去的力量还是很大。
这会儿,皇太后持续的打,打了差不多十多下之后,皇太后晕倒了。
谢承泽赶紧跑过去:“皇奶奶,我错了,我是真的错了……”
“你千万不要生气,你要好红底厂名白色好不好?”
他现在就差跪下来求人了。这个时候开始惊慌了。
姜知云跑过来就把谢承泽推开:“滚过去。”
“周围的人全部都疏散开。”
“秀禾,翠珍,你们把放在后厨的冰球拿过来。”
姜知云按压老太太的人中,搞了一块冰凉的帕子放在她的额头。
等着基本的急救措施做好了之后,姜知云这里已经把人放进去之前余阿婆常住的那个屋,就在额头雅间的最旁边。
依旧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而且经常都有人进去打扫。
……
刚把四皇子轰出去,这会儿等着屋里都变得安静之后,张氏和云娘在里面照看着。
外面差不多也疏通清楚了。
四皇子虽说担心,也知道现在这情况是他造成的,不知道怎么办,只知道在新生饭馆门口等着。
张氏有些着急:“云娘,你说我们见到余阿婆怎么就出事了,大家还没有好好地吃点什么。”
“我现在想起来我这里就不舒坦。”
“总担心出事。”
? “担心什么”云娘没有说话,这会儿余阿婆倒是一句接着一句。
“张氏,好说歹说。我也教了你不少道理,告诉你不少人情世故的规则,怎么遇到点事,又开始打扰云娘。”
“你自己有没有成器一点?给咱们云娘分担活儿?”
说这些话的时候,余阿婆一句接着一句,那种让张氏一身反骨且带着稍微讨厌的味道又回来了。
一时间破涕为笑。
张氏不可思议:“你这是又活了?”
说了这话之后,才意识到这样说好像是有些不妥当,然后立马捂住自己的嘴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余阿婆,我就知道你没事。”
“不对,婆母。”
如果是在寻常人家,不是在皇室,那么余阿婆就是张氏的婆母,现在说起来,竟然也多了亲切感。
皇太后冷哼一声:“我就是来看看云娘的孩子,听说孩子要生了,我就开始启程。”
“四皇子做的那些事情皇上不知道,还没有传回去,但是我已经加大力度说回去了。”她摸了摸自己的心口,一副站在最前面的样子:“反正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四皇子我肯定要让他跟你们道歉!”
姜知云道:“阿婆关心这些做什么,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今日晕倒虽说是你的权宜之计。但是你气血不足,体虚,而且长期湿冷潮湿。”
“体内湿气太重了。”
姜知云是真心的担忧,很多年纪大了就有各种风湿病,还有腿疼这些情况也时有发生。
余阿婆看着云娘这冷漠的样子,十分小心意异地扯了扯云娘的衣角:“当真这么严重?”
“可是云娘,我感觉还好啊,自己也挺舒服的,没想那么多。”
别看着余阿婆在张氏面前如此说话,实际上在姜知云面前就是比较听话的,云娘能管着她,张氏不能,就好像是一物降一物的那种感觉。
“你没想,但是身子骨已经出现信号了。”
“余阿婆,日后要多喝汤药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