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听了自己岳父的感慨,李晓峰也很是感慨,语气淡淡的说:“自古以来,人性都是相通的,历史也都在一遍一遍的重演,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形式而已。

目前咱们华夏已经慢慢开始出现阶层固化了,底层人的上升通道也正在逐渐的关闭,咱们自己也需要一些外部的刺激,以及底层的呼声,来倒逼上面做出一些改变了。”

李书记摆了摆手,叹了一口气说:“不说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情了,还是多说说眼前的事情吧,听说你这边的光刻机技术和芯片技术,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光刻机方向上,已经完成了干式duv光刻机的研发,正在向湿式duv光刻机的方向前进。

如果能研发成功湿式duv光刻机的话,就可以投入大规模量产了,不但可以给咱们国内的芯片厂家使用,而且还可以向海外出口,把光刻机打成白菜价!”

李书记微笑着说:“要是咱们的国产光刻机都能出口的话,那感情好,挣多少钱倒是其次,主要是打破了西方在高科技行业的垄断地位。”

“是啊,至少可以出一口恶气,凭什么他们说封锁就封锁,说制裁就制裁的!”

李晓峰跟着吐槽一句之后,继续说:“至于在芯片制程领域,我们这边马上就要突破了14纳米了,而且28纳米的制程工艺也已经开始量产了。

虽然目前比国际上的那些芯片大厂还落后很多,但只要再给我们几年时间,我们一定可以把制程工艺水平追上来的。”

“目前国外的芯片制程工艺水平已经到什么段位了?”

“现在他们已经实现了7纳米制程工艺的量产,工艺水平正在向5纳米和3纳米等更先进的工艺水平突破。”

李书记点了点头,满脸兴奋的说:“这么说的话,咱们真的很快就要追上他们了?”

李晓峰摇了摇头,苦笑着说:“没那么容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是我们的制程工艺水平提升上来了,但我们没有euv光刻机,也是不行的。

如果通过多重曝光,外加小封装和芯片堆叠技术,也许可以勉强到达7纳米的芯片性能,但想要更进一步的话,那可就难上加难了。

另外,多重曝光技术会让芯片的良品率大幅度降低,芯片成本也会大幅度提高,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生产方式。

真想要在芯片行业有实质性的进步,还是要搞出咱们自己的euv光刻机,否则咱们在高端芯片方面,肯定是要被人家卡脖子的。”

“能搞的出来吗?”

“这个我可就真不知道了,现在咱们连湿式光刻机还没有搞出来呢,euv光刻机的那几个核心技术,暂时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只有把那几个核心技术突破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技术整合,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李书记点了点头,接着,他语气有些调侃的冲李晓峰说:“晓峰,你知道吗?大米公司上市了,据说市值还不到五百个亿,雷总气的好几天吃不下饭去。

你猜他和大米公司的那些高管们,会不会在背后骂你呢?”

李晓峰笑嘻嘻的说:“雷总是个很有修养的人,看起来也挺绅士的,应该不会骂我吧,但他们背后的那些高管就不敢说了。

其实,这跟我也没有太大的关系,我只不过是个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看到自己手上的资产要下跌,想办法套现是人之常情。

大米公司的市值之所以只有这么点,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实力不够强大,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在菊花公司的自研芯片面前,被打的满地找牙。”

李书记叹了一口气,满脸无奈的说:“唉,这些年我对芯片这个行业也多少了解一些,自研芯片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先不谈需要多少研发费用和研发人才的问题,主流的芯片架构都掌握在了国外资本的手中,更重要的是,人家的架构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生态。

咱们就算研发自己的芯片,那也是建立在人家的芯片架构上,随时都有可能被人家卡脖子。

据我所知,菊花公司也仅仅是购买了ram指令集的第八代架构,万一人家又出了第九代,还不给授权的话,对菊花公司也是一个重大打击。”

李晓峰笑了笑,语气淡淡的安慰道:“爸,有道是车到山前必有路,你也不必太过担心,菊花公司在研发方面的实力,可是有目共睹的。

手机芯片的ram架构虽然是主流,但也不是非它不可,真要是把菊花给惹急了,再加上华夏官方力量的推动,也未必不会强行推出一个新的架构。

还是那句话,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我相信,总有一天,咱们华夏的科技水平,会超越西方的所有国家,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吧!”

李书记笑着点了点头:“希望会有这么一天,更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接着,他有些兴奋的问道:“哎,对了,买了你股份的贝尔德和大盛,估计这会儿肠子都悔青了吧!

他们买回去的股份,现在跌倒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不到了,差不多算是亏的只剩下裤衩子了吧!”

“按理来说是这样的,可他们的家底比较厚,这点亏损对他们来说算不了什么,事实上,我觉得他们做出的最错误的决定,就是闯进了咱们国内的股市。

进了咱们的股市,别说是他了,阎王爷来了也得扒一层皮,菩萨来了也得留下自己的玉净瓶。

他们习惯了价值投资,但咱们的股市,有几家是玩价值的,基本上都是一坨坨的垃圾。”

李书记一脸无奈的说:“你呀你,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你好,你就是对咱们国内的股市有偏见。

人家国外的投资机构都愿意进来,跟咱们的股市共同成长,你这个土生土长的华夏人,却避之不及,畏如蛇蝎。”

“等他们在咱们国内的股市栽了跟头,就知道轻重了,华夏人才是最懂华夏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