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落日满余晖

第223章 全部花光

闲聊几分钟后,竹下雅人偏过头看向菊野晋次。


“菊野桑,沃尔玛的股份,目前收购多少了?”


“截止到今天,已经收购824。”


“不错,什么时候能到9?”


“需要看股市行情,今晚估计很难。”


沃尔玛的前景一片大好,因此该公司的股票也非常难买。


除非大规模提价,否则很难快速完成入股计划。


“哦,这样啊。”


青年听出了菊野晋次的为难。


他放下碗筷,果决的说:“如果事情不顺利,我允许最多溢价30完成收购。”


沃尔玛是松本制造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无论是现在的拉杆式行李箱、成衣制品,还是即将出现的泡面、香肠、饮料等零食,都非常依赖沃尔玛这类零售渠道。


松本制造一定要拿到10以上股份,然后在董事会拥有一个席位。


“明白!”


菊野晋次心中大定。


沃尔玛是一家零售巨头,平日里的股价比较稳定。


在溢价30的情况下,别说是收购10股份,就算是15,也是信手拈来。


“还有开市客和普莱斯,也尽快完成既定目标。”


经过多次调整之后,星海投资三巨头,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工作内容。


嘉本隆正负责全局指挥,担任竹下雅人副手一职,并直接管理国内投资业务。


菊野晋次负责美股,无论是沃尔玛还是普莱斯,都需要他来完成相关操作。


至于长泽正夫,不负责公司内的投资项目。


负责对内监管审核,防止员工贪污和情报外泄等。


这也是他有时间陪青年玩游戏的,最主要因素。


工作较为清闲。


“请放心,我会尽快完成既定计划。”


这一次,菊野晋次信心十足。


如果不是生性稳重,甚至想拍胸口打包票。


“那就好。”


这些未来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零售巨头,市值高的不足200亿美元,市值低的只有几亿。


入股他们不仅最少获得十倍以上利润,还能得到星海集团非常需要的渠道资源。


这笔生意,已经赚翻了。


吃过晚饭,竹下雅人愉快地拉着长泽正夫,在街机上欢快的玩起《双截龙》。


十分顺利的通关后,竹下雅人真心赞美道:“不愧是长泽桑,实力就是强。”


“那是,必须的。”


长泽正夫先是露出非常自负的小表情,但很快就萎靡不振。


竹下雅人关心的问:“嗯,怎么了?”


“没事,突然想起一些不好的事情。”


“那啥,我们接下来玩什么?”


既然入职的是金融公司,长泽正夫自然也渴望操控巨量资金,在股市纵横捭阖。


他很想转岗,成为真正的股票交易负责人。


哪怕是负责欧洲板块或者是湾湾板块,也十分愿意。


不过想到青年对自己的信任,他再次熄灭了转岗的想法。


还是老老实实掌管监察部门,负责帮会长看好钱袋子吧。


“哦,这样啊。”


“接下来,我们俩玩《雪人兄弟》吧。”既然下属不想说,青年自然不会刨根问底。


每个人都有不愿意说的秘密。


期间,他还时不时的走到别的员工身边,然后和他们玩上几局。


可惜,《街头霸王2》还在研发中。


如果这款游戏上线,大家绝对可以玩的更开心。


毕竟与人斗,才会其乐无穷。


后世大大小小的电竞项目,已经深深地证明了这一点。


“啊,时间不早了。你们玩,我要去睡觉了。”


晚上12点多,竹下雅人有些疲惫。


他站起身打着哈欠,然后拍了拍嘴巴,准备回去休息。


长泽正夫也有些困倦,他眨了眨眼睛道:“好啊,明天有时间在玩。”


“嗯,好。”


回去的路上,青年看到公司的美股业务部门还在通宵奋斗,心里一个想法暗自萌生。


不过时间太晚了,还是等明天再说。


竹下雅人这边准备休息。


阳光刺眼的海对面,罗伯森·沃尔顿走到老爸身边。


“父亲,星海投资那边突然加大对我们公司股份的收购,目前已经超过10的基准点。”


“这样吗?给那边打电话,告知我们公司的底线。”


山姆·沃尔顿性格强势,有着非常严重的被迫害心理,不允许公司内有超出自己掌控的事情发生。


10的股票份额不算多,但已经达到他内心的警戒线。


“那个,父亲。东京现在是半夜时间,竹下先生估计已经休息。我们最好是晚上吃过饭再打,那才是对方上班时间。”


日本和美国有时差。


美国的中午,等同于日本的半夜。


山姆·沃尔顿皱了皱眉,但还是冷静的忍下来。


“嗯,那就今晚再通知他们。”


说完股份,罗伯森又问:“那我们,要给松本制造董事会席位吗?”


沃尔玛的消息很灵通,已经知道星海投资收购股票的目的。


罗伯森本人并不反对


因为松本制造掌握稳定渠道的同时,沃尔玛也有了稳定的货品供应商。


“他们如果问,我们就走一般流程。”


这种事谁先提出,谁就会落入下风。


沃尔玛是占据主动的一方,自然不会先一步低头。


“明白!”


第二天一早,竹下雅人就接到沃尔玛那边委婉的告诫。


对方希望星海投资就此停止收购。


136的股份,已经快要超出沃尔玛的忍耐范畴。


只能说30的溢价收购策略非常正确,效果也立竿见影,一天就收购5以上份额。


虽然没达到15的最高目标,但能拿下沃尔玛这么多股份,青年已经十分满足。


他不想得罪沃尔玛。


因为不仅松本制造,星海集团众多公司,将来都需要沃尔玛的线下渠道。


比如星海半导体的鼠标和键盘,星海游戏的卡带。


沃尔玛对星海投资较为警觉,欧洲的施瓦茨和家乐福,也是差不多的反应。


不过欧洲的反映更为迟缓,收购份额超过15才有所警觉。


竹下雅人自然是爽快答应,然后全权交给小林博明处理。


……


“说吧,又有什么事?”青年这几天基本上都是两头跑,昨天还在松本制造吃了顿员工餐。


本以为可以暂时不去,没想到又有电话。


“会长,第20批次能量饮料已经研发成功,您要不要尝尝。”


松本制造在稳定拉杆式行李箱生产之余,最近做的最多的就是实验各种食品。


前9个批次,主要是以公司员工和路人进行测试。


现在能量饮料差不多成型,需要决策人做最后的拍板决定。。


“哦,看来你们很满意这批产品。”


“是的,我觉得味道很棒,并且确实提神。”


“ok,那等我半个小时。”


竹下雅人也想知道,自家公司生产的能量饮料,有没有他前世喝过的味道。


第20批次能量饮料,依旧是满满的两排40瓶。


全部试喝之后,竹下雅人笑着赞美道:“味道都很不错,有随机邀请路人进行测试吗?”


竹下雅人对于饮料没那么敏感,基本上不是太难喝的,他都可以接受。


比如可乐,


他既喝百事可乐,也喝可口可乐,甚至非常可乐,青年也来者不拒。


在饮品选择方面,他很有自知之明,自己不应该有话语权。


“已经进行多次盲选测试,大家都觉着这三款味道更好一点,也更加的提神。”


“这样啊。”


竹下雅人低头想了想,然后干脆的说:“既然挑不出最好的,那么我们就都生产一批,然后将选择权交给大车司机。”


“大车司机更喜欢喝哪一款,我们就生产哪一款。”


大车司机经常跑长途,非常需要可以提神的物品。


如果一款能量饮料获得大车司机的认可,那么就可以走进白领加班族市场,乃至最基础的大众消费市场。


小林博明也有类似的计划,但没有大车司机合适。


他心悦诚服的回应说:“是,明白!”


解决完能量饮料国内口味问题后,竹下雅人敲着桌角问。


“美国那边的工厂,还需要多长时间可以修整好?”


饮料这种东西,最好是就近生产,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因此松本制造早早就在美国的东西海岸,各买下一家饮料生产工厂。


当然,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张投名状。


松本制造生产的旅行箱在美国大赚特赚,自然要有所表示。


在当前时间段,收购工厂避免更多美国工人失业,就属于最正确的选择。


“设备更新、厂房加固、员工培训……估计明年春,才能完成全部工作。”


这倒不是美国工人偷懒,而是确实需要这么多时间。


松本制造收购的工厂已经荒废一年多,事情甚至比新建厂房还要麻烦。


但没办法,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只能如此。


“不着急。”


竹下雅人也清楚美国那边的情况。


在日本、德国等低成本国家的挤兑下。


工厂破产,工人失业。


能在明年正常开工,青年已经十分满足。


“不过既然这样,就让那边的员工协助实验室测试能量饮料口味。”


“国家不同,喜欢的口味也可能不一样。”


很多小零食都有地域限制。


比如美国非常流行的辣味奇多,在中国和日本就非常小众。


再比如前世的黄瓜味薯片,在中国以外就很少有卖。


“明白,我会将样品发给钱伯斯桑。”“嗯,多发一些,包括前几批。这样才能选出更合适的。”


样品的数量越多,就越能选出符合美国人口味的。


当然,也有可能全都不符合。


因此竹下雅人再次建议道:“还有,命令钱伯斯在美国组建食品实验室。以后美国的食品口味,就交给美国本土负责。”


“嗨!”


聊完美国市场,青年重新将话题拉回本土。


“我们这边能量饮料也不用急着上线,多测试几次。等确定万无一失之后,货物和广告直接铺满全日本。”


“除了电视广告,赞助也不能少。”


“我们是能量饮料,自然要多赞助些体育项目。”


“最好是足球和棒球,如果两者都不行,那么就赞助那些极限运动项目。”


日本第一运动是棒球,第二运动是足球。


如果能拿下两者的首席赞助商身份,自家生产的能量饮料绝对可以大卖。


但这太难了,两大可乐垄断这一展示渠道。


不如学习红牛,多赞助山地速降、曼岛tt、翼装飞行等极限运动项目。


这些项目单个看起来不起眼,但合起来也有着非常庞大的潜能。


红牛前世就是靠着赞助极限运动出圈,进而成为能量饮料领域王者。


当然,极限运动成就了红牛,红牛其实也成就了极限运动。


在红牛赞助极限运动前,极限运动非常的小众。


经过红牛不间断的宣传,极限运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有很多运动员走出小圈子。


同时,极限运动爱好者慢慢开始赚钱,也吸引到更多人投入这一领域。


吸引到更多人参与,竞争压力变大。


竞争压力变大,选手们的水平提高。


选手们的水平提高,赛事更加精彩。


赛事更加精彩,吸引到更多人参与。


……


可以说,后世的红牛极限挑战赛事已经进入正循环。


无论是红牛还是选手,都获得大量收益。


这也是好的运动项目该有的样子。


“极限运动?”


小林博明是很传统的日本人,对篮球的了解都非常少,更别说极限运动项目。


“嗯,极限运动,挑战人类不可能。目前比较有名的是曼岛tt摩托车竞速项目,你可以多查查资料。”


“好的。”


竹下雅人不指望自家社长现在就搞懂,然后拿出成熟的营销方案。


这件事,他已经在做。


青年只希望他拿出方案后,小林博明可以看懂,进而顺利的执行下去。


“哎,现在要是互联网时代就好了。”


极限运动的扩圈,同样得益于网络的高速发展。


绝大多数极限运动都没有电视台报道,后世可以出圈,网络视频功不可没。


竹下雅人本人就是典型案例。


他就是在刷视频的时候,偶然看到这方面内容,进而逐渐了解极限运动。


当然,他只是大致了解。


刷到了就看,刷不到也不会去特意搜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