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落日满余晖

第204章 八八股灾

女孩走了,带着竹下雅人的思念与期盼。


她将帮助星海集团完成与国内高校连接的重任,而第一步,就是落实电脑项目的捐赠。


申城是星海集团在中国的落脚点,捐赠活动自然要从这里展开。


“翁校长,您客气了。我很快就会是贵校的一员了。”


林清浅在捐赠仪式上,十分谦虚谨慎,将自己放在配角立场,突出上交的形象。


“林同学,这都是我们应该的,哪怕是校内的老师。”


翁校长现在很开心。


800台电脑,如果学校自己去买,起码要花费2000万人民币。


上交虽然是全国重点高校,但同样拿不出这么大一笔资金给电子信息专业使用。


就算是国内最富有的京城大学和水木大学,一样缺少经费。


很快,翁校长收敛笑容。


略显不好意思的试探着问:“那个,这批电脑,全部交给计算机相关专业吗?”


“不用,一半交给计算机相关专业,另一半交给学校自由安排。”


此时中国所有学校,所有院系都缺电脑。


很多年青年骨干教师用一下电脑,都需要进行排队。


某些人做实验,特意将时间放在晚上,就是想着晚上人少,可以多蹭一点使用电脑的时间。


办学经费非常缺乏,实验设备更是匮乏无比。


也难怪此时的中国人最为崇洋媚外,实在是和国外的差距,大的可怕。


“太好了,实在是感谢。”


“没什么,这都是我们应该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


计算机相关专业吃肉,别的专业也要能喝点汤。


如果全部交给计算机专业,反而是一件祸事。


相对于计算机,人民币捐款反而简单一些。


除了拉网线花的钱,其余全部交给学校安排。


申城这边的学校获得首长允诺,很快完成捐助活动。


其余地方因为没有相关政策,表现的十分小心。


想要,但充满着犹豫。


面对如此局面,林清浅决定先打开一个缺口。


这个缺口就是他的母校,敢为天下先的京城大学。


京城大学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名的大学,各种思维一直以来都非常活跃,也乐于尝试新鲜事物。


女孩是京城大学优秀学生,直接找到校长办公室。


“丁校长,您好!我是86年前往早稻田交换学习的林清浅。”


“林同学你好,我知道哦。毕业怎么没想着留校,而是去申城交通呀?”


当前中国政府很穷,中国大学更穷,每一位出国的学生,都深深记在丁校长的脑海中。


丁校长渴望他们学成归来,将更先进的知识传播给后来人。


“主要是我实习的星海集团押注申城,在申城有许多项目。我从中联络,可以更好的完成沟通。”


女孩表现的很诚实,很干脆的将事情交代清楚。


“我们也可以哦。要知道对外交流方面,我们京城大学可是最先开始的。”


京城大学历来的风气就比较自由,因此才会成为第一批和国外大学结为姊妹学校的高校,也是中国的改革先锋。


“真的吗?”


林清浅立马捋杆爬,将捐献的事情详细说一遍。


“好呀,原来是在给我设套呢?你这小丫头,果然够精明。”


丁校长摇了摇头,有种被终日打雁被雁啄的感觉。


不过他倒没有生气。


一方面,女孩是教职工子女,属于他看着长大的一代。另一方面,这件事本身对京城大学就是好事,为什么要生气。


“嘿嘿,这不是想着帮助母校嘛。”


女孩适时露出娇憨的表情,给双方一个台阶。


“行了,我和老王商量商量,过几天给你消息。”


“嗯嗯,那我就等校长的好消息。”


很快,京城大学的捐赠活动便顺利完成。


出于对中国最顶级高校的尊重,京城大学最终获得了900台电脑。


依然是老规矩,计算机相关专业一半,其余学科另一半。


有了京城大学的名头,剩余15所大学自然不在话下。


不过就算如此,女孩也足足花费了1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捐赠活动。


一方面中国的交通不是太好,另一方面20所高校位于中国的天南海北。


林清浅忙着捐赠,帮助星海集团积攒高校相关人脉。


竹下雅人在此期间,也没有闲着。


因为通过湾湾政府内部人士和新闻媒体,他获知了一条似是而非的消息。


湾湾准备制定新的法律,对股市进行征税。


8月的一天,竹下雅人坐在沙发上,严肃的看着嘉本隆正。


“消息准确吗?”


“多位湾湾立法委员会的高级职员,都在电话里这样说。”


“嗯,那应该很准确。”


湾湾政府师承草头将军,清正廉洁什么的,一点都不靠边。


只要花点钱,什么消息都能买到。


再加上政府很多官员都是软骨头,面对日本人根本站不起来,消息准确度更高。


“不用等了,立马清仓湾湾股票。”


眼下湾湾股市已经涨到8000点,就算继续增长,潜力也不大。


与此同时,股市的下跌风险已经越来越大。


不早点出逃,会少赚很多。


“是,社长!”


嘉本隆正早有此意,立马传达竹下雅人指令,将三大基金持有的湾湾股票快速清空。


“怎么样,赚了多少?”


“扣除成本,每支基金大概赚500亿左右。”


“不错,没白忙。”


竹下雅人满意的笑了笑,随后下达新的指令。


“三支基金各留200亿资金。剩下的全部换成美元,不,还是换成日元。依旧购买东证的金融股和地产股。”


“索尼、松下等电子半导体领域,也可以多买一点。”


竹下雅人本来想在新加坡买日经225股指,但突然意识到,新加坡的日经股指还是小众产物。


基本只能赚点小钱,赚大钱还是要依赖美日两国的股市。


之前他就在新加坡买多了,最后只能将大部分资金重新换成日元回流,继续购买东证的股票。


湾湾的股市同样不大,就算继续玩,600亿日元足矣。


“是,会长。”


嘉本隆正意识到自家会长还想投资湾湾股市,但他并没有进行劝说。


虽然他更看好自家股市,觉得没必要过于关注新加坡、湾湾、韩国的小股市。


但自家会长的经历,早就证明他才是最正确的那一个。


自己作为下属不需要理解,只需要老老实实的执行,做一个合格的工具人。


1200亿日元的资金,对于日本股市根本就不算什么。


很快,星海资本就悄无声息的完成入股。


随后竹下雅人便将全部精力放在湾湾股市,盘算着什么时候末日降临。竹下雅人没有等待太久,随着资本利得税出台,湾湾股市顿时迎来暴跌。


5、3、6……


“我的钱,我的钱,我的血汗钱啊。”


“王八蛋xx,为什么要这么针对我。我才买的股票,就这么跌没了?”


“不行,不能这样算了,什么煞笔政策。”


股市的暴跌立马引起股民的普遍不满,无数人升起刀了政策制定者的心。


很多人将买房养老的钱投进去,现在直接变成一堆废纸。


民众的怒火一点就着,湾湾地方政府内部同样暗流涌动。


股市经济方面专家慌了神,连忙劝说湾湾政府救市。


他们之前根本就没想到事情会如此严重,股市竟然有一蹶不振的风险。


因为这一次跌的太多,股市直接腰斩。


湾湾政府也顾不得处理相关责任人,急忙出台救市措施。


如果不救,湾湾地方政府担心股市崩盘的连锁反应,最终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


有了政府机构的入场,湾湾股市立马有了起色。


股市终于不再是,令人绝望的跌跌跌模式。


“很好,我们也跟进吧。”


竹下雅人这些天始终盯着湾湾,知道机会来了。


指示操盘手们隐蔽入局。


虽然湾湾股市还有一定的下降空间,但没必要再等了。


现在不抢筹码,过一段时间花费的代价更大。


因为湾湾的这次大跌,很快就会反弹,亦如87年黑天鹅股灾后的日本股市。


“明白。”


湾湾市场只是小事,竹下雅人更多的心思还是放在日本股市。


“咦,任天堂已经两年多没涨了?”


竹下雅人注意到任天堂股价的不对劲,不太确认的询问。


“是的,自从86年暴涨之后,任天堂的股价一直保持平稳。”


可能是1986年上半年增长的太多,也可能是日本股民对游戏认识不足。


近两年任天堂的股价,基本保持不变。


这么一家股价被严重低估,市场前景一片光明的公司竹下雅人自然不能放过。


“每个基金先出仓100亿,然后互相配合着购买任天堂股票。花完了,重复刚才的行动。”


“是!”


各大基金的负责人,异口同声的回应。


“还有,注意隐蔽。”


星海投资风头正盛,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日本股市的一道风向标。


如果购买任天堂股份的事情暴露,会有大量投资者出来抢夺。


“是。”


这么多支基金共同操作任天堂,很快就引起山内博的注意。


“查,看是不是世嘉公司想搞乱。”


戴着茶色眼镜的山内博宛如黑色会老大,大马金刀的坐在那里抽着雪茄。


他虽然嘴上对世嘉很不屑,经常进行嘲讽。


但在他心中,始终将世嘉放在第一威胁位。


这是一家有着深厚底蕴的街机市场主导者,进攻属性拉满。


“应该不是,中山社长是个很光明的人。”


横井军平十分了解老对手,不认为中山隼人会这样做。


“会不会,只是单纯的投资行为?”


横井军平认可的点点头:“可能吧,不过还是要谨慎些。”“没错,我们一定要查不来是谁。”


山内博是个独裁式暴君,不允许公司出现一点不稳定因素。


“会长,任天堂那边发现我们了。”


任天堂的大张旗鼓,很快被星海投资获知。


嘉本隆正快步走到会长办公室进行禀报。


“我们收购多少了?”


“任天堂的股票交易不太频繁,我们一共只买到968。”


任天堂属于优质股票,没那么多人选择出售。


星海投资能悄无声息的收购968股份,都有很大的幸运。


“准备通知任天堂,告诉那边我们只是财务性投资。”


竹下雅人只想瞒过普通人和其余投资者。


任天堂属于合作方,知道也无所谓。


“是!”


收到通知后,任天堂这才发现,竟然是星海投资。


山内博不太高兴的打电话询问道:“竹下学弟,这次你可就不厚道了。”


“山内前辈,我只是看好任天堂的发展,纯财务投资。”


“希望如此吧。”


山内博不是很确信,总觉得不止如此。


“真的,我很看好贵公司的掌机业务。”


“我觉得明年掌机上市,任天堂的股价绝对会再次暴涨。”


竹下雅人确实对任天堂存在一丝幻想,但此次投资,的确更多的是想要赚钱。


明年任天堂掌机上线,会成为公司的又一头现金奶牛。


公司股价不翻个倍,都对不起掌机业务的垄断实力。


一直以来,外界都更看好任天堂的主机业务。


其实掌机市场,才是公司的核心压舱石。


任天堂几次挺过危机,都是靠着掌机业务。


“嗯,我希望竹下学弟,股份最多15。”


山内博下达最后通令,然后不给竹下雅人反驳机会,直接挂断电话。


“这……”


青年听着电话那头传来的“嘟嘟”声,很自然的摇了摇头。


不愧是被称为暴君的男人,性格着实强势。


“嘉本桑,注意一点,不要收购太多,也不要超过15。”


“会长请放心,不会的。”


任天堂没有那么多流通股,12差不对是极限。


再多,就需要上门拜访各位股东,然后再花高价购买。


星海投资是为了赚,没必要这样。


“嗯,那就好。”


除了任天堂,东芝也不能放过。


这家公司虽然在1987年遭受重创,但业务和利润都实现大幅度增长。


现在入股已经有点晚。


不过没关系。


对于星海投资来说,能赚一点是一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