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东京1986落日满余晖

第166章 清空投资

春去秋来,时间不知不觉间来到 9月末,东京的气温也开始逐渐转凉。


竹下雅人穿着黑色西装,坐在星海投资社长办公室内,对自己的小学妹下达最新指令。


“浅野桑,通知大家开会。”


“嗨!”


虽然同样都是助理,但星海投资的浅野佳代,相对于星海半导体的林清浅要更加谦卑。


这和双方的受教育环境有关。


日式等级制度的规则,已经深入浅野佳代骨髓。


一刻钟后,拥有大杀器的娃娃脸女孩重新返回社长办公室,语言恭敬的说:“社长,公司136位员工,已经全部到达会议室。”


“嗯,那我们走吧。”


“嗨!”


都市丽人打扮的浅野佳代微微鞠躬,随后毕恭毕敬的跟在竹下雅人身后。


两人刚一进入会议室,本来还窃窃私语的众人顿时闭上嘴巴,然后不约而同的从座位上站起,整齐向竹下雅人鞠躬。


青年点点头,坐在主席台位置后,双手下压示意大家坐下。


“今天的会议内容很简单,15天内,必须将子鼠、丑牛、寅虎3支基金持有的多头股票全部卖出。”


“全部?”


“没错,全部。”


说完,竹下雅人大手一挥。


“散会!”


竹下雅人没有向众人解释自己清空股票的原因。


他需要的是完美执行者,而不是有自己操作意识的天才。


“股市发展的好好的,社长为什么要清空股票呀?莫非是笃定股票要大跌?”


“应该是,就是不知道有什么理由。”


“应该是年末的关系吧,每年快到春节的时候,股票都会下跌。”


年末的时候,许多机构为了调整投资组合,亦或者满足年终绩效的评估转做账面资产,都会选择减持手中持有的股票。


这时候就会形成大资金集中抛售平仓,进而导致股市大跌。


长此以往发展下去,就形成了年末股市下跌,新年结束后股市上涨的规律。


“不是吧,现在才10月。”


“也是,现在早了点。”


星海投资的员工们议论纷纷,纷纷猜测竹下雅人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找到其中的规律。


如果自己能洞察社长的意识,投资技术岂不是要更上一层楼。


是的,大家虽然对竹下雅人的命令十分不理解,但众人已经在心里形成默契,股票一定会在不久后大跌。


星海投资的绝大多数员工,已经对青年形成一种盲信,俗称个人崇拜。


对于公司内的纷纷扰扰,竹下雅人并没有在意。


他来到山一证券,直接对自己的专属经理田村正芳吩咐。


“10天内清空我持有的股票,我准备将资金全部放入星海投资。”


“嗨!”


田村正芳听闻竹下雅人要将全部资金转出,头脑一阵晕眩。


但出于职业道德,还是顽强的开始操作。


长信银行卖出500手。


兴业银行卖出500手。


三菱地产卖出500手。


……


竹下雅人满意的看了会,不慌不忙进行操作的田村正芳。


随后坐车前往野村证券,进行相同的处理。下午3点,东证休市的一瞬间,田村正芳立马敲响学长长野英明的办公室大门。


“进!”


“长野专务,松本制造的竹下雅人社长开始清仓,并且准备将资金汇入星海投资。”


“嗯,我知道了。”


长野英明眉头微微一皱,摆摆手示意自己知道了。


早在1个月前,竹下雅人就通知山一证券的长野学长,自己准备将资金调离。


但现在听到这个消息,长夜英明还是心痛不已。


这么大一笔资金,对于哪家证券公司来说,都是不小的蛋糕。


可惜,自己完全阻止不了这笔资金的流逝。


“你就照常操作,董事会那边我会告知。”


“嗨!”


长野英明目送田村正芳离开后,嘴上小声呢喃。


“为什么会选在9月末撤离,难道10月股票会大跌?”


竹下雅人聪明,但别人也不傻。


他的操作太突然,很难不让人怀疑其中的动机。


“嗯,先卖掉一半,看看情况。”


日本股市连年暴涨,很多金融工作者自然选择杀进去,赚取更多利润。


长野英明就是其中典型代表,除了房子没抵押,其余资金全部用来炒股。


竹下雅人的投资能力有目共睹,他决定尊重一手。


这也是青年选择将个人资金转移到星海投资的重要原因。


他有着超前眼光,投资的项目会越来越受关注。


如果还是放在证券机构,很容易被证券公司跟风。


如果只有员工还不怕,关键是证券公司也可能跟着他买入卖出。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导致他自己买入卖出困难重重。


山一证券这边选择尊重一手竹下雅人,野村证券对此则不屑一顾。


相对于各种投资机构和个人,他们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当然,野村证券也确实有这个能力。


泡沫破裂之后,野村证券不仅活的很好,甚至越来越好。


如果不是后来被美国华尔街坑了,都有机会一直待在世界最大投行位置。


当然,这也和野村证券投资比较保守有关。


别看泡沫经济时代,野村证券叫嚣着日本股市只会涨不会跌。


它的投资其实异常稳健保险,主要靠收手续费和资产并购赚钱。


不过受制于此时日本市场的狂热,野村证券也有为数众多的股票投资项目。


但就算这些项目全部破产,顶多就是让野村证券肉痛一下,不会影响大局。


不像山一证券,对于股市太过深入。


泡沫破裂之后,公司的主营业务大亏,只能走上邪典不归路。


山一证券秘密和大客户签订协议,保证大客户可以稳赚不赔。


如果出现亏损,就用中小客户的钱,或者是山一证券的钱弥补大客户损失。


事情曝光后,山一证券信誉大跌,中小客户直接转头他处,或者干脆退出股票基金投资领域。


没了中小用户的资金支持,再加上山一证券的炒股能力又不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一证券亏损越来越多。


最后,整个公司直接被拖死。


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夕,轰然倒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