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223「脚滑」的镇长
第224章223.“脚滑”的镇长
回家睡了个午觉,醒来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
林骁今天晚上带班。
带班时间是晚上五点到第二天早上八点。
横竖现在也没什麽事,他洗了个澡,然后就准备出发。
从楼上下来,发现上午还多云的天气,这会儿已经突变,天空落起了雨滴。
“又下雨了……今年的天气确实奇怪!”
林骁嘟囔一声,上了车。
到单位不到四点,雨比上车时又更大了一些。
刚停好车,就看见镇长秦正刚穿着雨靴丶撑着雨伞,手里还抱着一套雨衣,从办公楼里出来。
“秦镇,您怎麽在单位?今天周六啊!”他问。
“这不又下雨了嘛!”
秦正刚一脸阴云密布,把雨衣放地上,点了根烟。
吐了一口烟雾,他道:“我估摸着晚上肯定又得开防汛视频调度会,正好在家待着也没事,就过来了!”
林骁点点头,这倒是秦镇一向的作风。
“那您这拿着雨衣雨伞,要干嘛去?”
“去曾家桥水库,还有潮水河沿岸几个重要防汛点位转转!”
秦正刚说着,吐一口烟雾抬头看天,神色严峻道,“今年这天气实在是反常,进夏天以后雨就没停过,三天一小泡五天一大泡的……我总感觉老天爷憋了个大的在后面等着!”
林骁也跟着抬头看天,神色严峻起来。
“不至于吧……我刚才路上看了眼天气预报,这就是场普通的阵雨,顶多七八点钟就停了!”
“……谁知道呢!”
秦正刚依旧是脸上愁云密布,没有多言,猛抽了一口烟后就把菸蒂丢地上踩灭了,准备出发。
林骁忙道:“秦镇,我跟您一起去!”
秦正刚愣了愣,思虑片刻,点了点头。
林骁连忙上楼,去值班室跟值班干部打了个招呼,然后回办公室换上防汛前发的雨衣和雨靴,这才下楼。
他本来说要开自己的车。
秦正刚却道:“开我的吧,乡下土路都是泥坑,你这车新提没多久,别给刮了蹭了,怪可惜的!”
林骁倒是不在乎,但也不好拒绝镇长的好意,于是点头答允了。
两人坐上车,冒雨出发。
第一站曾家桥水库,是位于潮白镇范围靠西边的一座中型水库,也是全镇最大的一座水库。
水库总库容达到130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7万亩,承担着几乎半个潮白镇的农业灌溉作用,当然,作为汛期和旱季潮水河的水位调节,也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水库很大,光靠双脚丈量一圈,没有个把小时下不来。
林骁光站在水库边上就已经两眼发晕,后悔不该跟着秦正刚出来“见世面”了。
好在,秦镇没有他想得那麽残忍。
在曾家村村主任和水文站站长的陪同下,秦正刚直奔水库的两个进出入口,以及往年大汛时期发生过管涌的危险点位,仔细巡查了一遍。
秦正刚是真正的行家。
整个检查过程也就半个小时,村主任和水文站站长根本捞不着主动介绍的机会,基本上都是秦正刚在问,两人轮番作答。
几轮下来,村主任和站长已经是汗流浃背,身上下的雨比天上下的雨还要大。
林骁全程插不上嘴,也没有插嘴的打算。
但干站在那里又显得很傻。
于是左看看右看看,突然发现阴沉的黄昏光线下,滂沱的夏日暴雨中,穿着雨披皱着眉头,满脸写着防汛忧思的镇长秦正刚,整个人好像在闪闪发亮。
雨滴从他塑胶雨衣的弯曲帽檐上汇聚成流,像河水一样汩汩不停地淌落。
他身高不算高,身体有些发福。
在这样的雨水丶汗水和唾沫星子横飞的傍晚,他两脚分开站在泥泞里,基层干部的敬职敬责和鞠躬尽瘁直接透过画面扑面而来。
林骁有被小小的震撼到。
然后下意识掏出手机,把这个场景拍了下来。
秦正刚平常很讨厌拍照,觉得作秀丶矫情,有那工夫还不如想着怎麽把工作干好。
因为不喜欢拍照,连带着对宣传工作也很不上心,所以本该单独成一摊的重要工作,愣是被和经济发展归到了一个分管副镇长名下。
原因竟然是——顺手!
林骁刚来潮白镇的时候,看到这个分工也是震惊的。
之前在宁海的街道,宣传工作是仅次于党建的核心部门,街里有专门的宣传科,对外负责对接各路省级丶市级媒体,对内还要发行内刊丶各类宣讲以及经营街道的公众号和视频号。
小小一个街道,宣传科却有四个编制配额,这还不算不带编的合同工。
足可见宣传科的地位。
然而在这个基层乡镇,宣传不但没有单独的办公室。
连分管领导也不是专管务虚的副镇长涂辉,而是分管经济发展的贾波,后来是林骁。
秦正刚这麽分工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如今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自然宣传经济工作进展也成了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
那麽把经发和宣传放在一块,更能节省人力,工作也能更高效。
林骁来之后:“……行吧!”
对于这位秦正刚的脑回路,林骁一开始是不理解的,但待了几个月之后就能体会秦镇的高明之处。
因为基层和基层是不一样的。
林骁在宁海工作的街道,虽然也是基层,但作为省会核心城区的老牌街道,这街道不但是个处级单位,还是全市乃至全省街道的一个标杆。
平常三不五时就有上级领导来视察考察,各种新政策丶新举措,也都会选在这个街道来进行试点。
那宣传工作自然得跟上。
在这个街道,某种程度上,务虚工作比务实工作还要重要。
但到了潮白镇,形势就完全不一样。
虽然论面积,潮白镇大了二十倍不止,但常住人口却只有街道的一半。
论级别,潮白镇也只是个正科级政府部门,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论地位,潮白镇只是全省数百个乡镇中最普通的一个,实在是没什麽亮点和特色。
这种形势下,还非要弄出好几个人来单独搞宣传,实在是没什麽太大的必要,纯粹的是在浪费人力。
与其在宣传上瞎子点灯白费蜡,不如一门心思搞发展。
秦正刚的这个思路,既符合他务实的性格,也符合一个非旅游乡镇的实际情况,所以一直持续了这麽多年。
这种几乎对宣传放任不管的态度,倒是给了林骁很大的自主权。
刚开始搞经济的时候,他对宣传工作也没怎麽上心,继续着之前三五天更新一次公众号丶界面排版粗制滥造的风格。
自从开始着手开发潮白镇乡村旅游项目后。
林骁这才开始重视宣传,从乡村改造经费里拨了几万块钱请第三方,专门包装了一下街道的公众号丶视频号,也带领宣传干事周宝平丶村官冷涛,做了几期高质量的宣传图文和视频。
其中最出圈的,就是蹭自己老婆唱《传奇》的热度,推出的那个《一个不算传奇的小镇》视频,在抖音官方帐号最终获得了6万点赞,粉丝量短短一周就破了10万,后来还在缓慢上升。
有了那一次的经验,冷涛直接“开窍”。
后面自己做了好几个视频,网络上什麽火他蹭什麽,全方位无死角地展示潮白镇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
虽然视频发布频率不高,但每一期都能有个几千甚至破万的点赞。
这个帐号算是彻底火了。
连安阳县乃至是市委宣传部都关注到了,好几次转发了潮白镇的视频。
在冷涛的主动内卷下。
正儿八经管宣传的周宝平坐不住了,也开始暗自发功。
从抖音官方号那里得到了经验,他也一改之前公众号死气沉沉的白衬衫作风,开始往闷骚丶猎奇甚至暗黑的方向转变,稿子是越写越不正经,好几次让审稿的林骁都有点遭不住,看得面红耳赤。
不过为了不打击两员宣传大将的积极性。
林骁对于他们报审的稿件和视频,只要没有原则性错误,那就是刷刷签字——发!
林骁:谁说政府部门的官方号就一定得正经?!
在这个不正经分管领导的支持下,短短几个月,潮白镇的宣传工作就实现了另辟蹊径丶弯道超车,公众号和视频号的粉丝量都蹭蹭地涨。
尤其是抖音号,已经成了全市官方号里粉丝量排前十的存在。
现在潮白镇的宣传工作,在宜州市算得上是大名鼎鼎了。
林骁对此不以为喜,毕竟在他这儿,宣传只是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工作的一个辅助。
可现下。
看着手机里这张画面感十足的照片,他突然有了一个绝佳的主意——或许,宣传不止可以用来打辅助,还可以用来正面突围。
……
离开曾家桥水库,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
秦正刚还不打算回县里,开着车冒着雨,行走在省道和乡道上。
林骁一开始没明白他到底要去哪儿。
后来才反应过来,他的巡视路线是完全按照潮水河的走向来的——因为潮水河并不与贯穿全镇的国道平行,而是成交叉方位。
所以想巡河,要麽靠双脚丈量河堤,那样效率太慢。
要麽就是像秦正刚这样,开着车在沿岸各村一个村一个村地蹿,一路省道变乡道丶乡道变泥道,最后实在开不过去了,才下车步行,走到河岸边。
晚上六点。
两人第三次下车,来到了周家村河岸边的一处废弃堤坝上。
林骁对这处堤坝很有印象,小时候没少跟着表哥们在堤坝上游洗澡,17岁那年跳河救人也是在这座堤的下游。
他和这座不到40米宽的土石堤,算得上是出生入死的交情了。
现下。
秦正刚看着堤坝,脸色有些骄傲道:“潮水河在潮白镇境内,总共有17座这样的土石坝,因为建设年限太久,不符合现在的防洪要求,其中15座都已经被弃用了。
“大概八九年前吧,县里开会说要把这些废弃堤坝都拆除,我是拍着桌子一力阻止,因为这些土石坝就算起不到蓄水拦洪的作用,还能当过河的桥梁用,拆了还得重新建桥,费时费力又费钱。
“再者,说是土石堤不能防洪,水流一大就随时有冲毁堤坝的风险。可这麽多年用下来,这些土坝不也好好的,真要是发生大洪水,这些坝怎麽也能拦上一拦,总比让洪水一泻千里要强,你说是不是?”
林骁点了点头。
这些东西太专业,他其实并不太懂。
但听着秦正刚这侃侃而谈丶如数家珍的样子,他莫名有点感动,然后在秦正刚走到堤坝中间,穿着雨衣撑着伞,看着川流不息的河水时,他举起手机,又拍了一张照片。
刚放下手机,就听到前面传来一声惨叫。
“唉唉唉……”
秦正刚脚下一滑,顺着堤坝掉进了水里。
林骁差点没憋住,第一反应不是救人,而是举起手机又咔擦咔擦一顿拍。
拍了好几张,这才过去拉人。
好在乡村土坝不高,他掉的方向又是上游那侧,所以只是狼狈了些,并没什麽大事。
林骁一搭手就把他拉上来了。
里面衣服都没湿,只是雨靴被灌满了水,倒出了两地哗啦。
这麽一出插曲,把秦正刚的一把手威严摔得稀碎,都不敢再直视林骁。
两人回到车上,打道回府。
到镇里,果然如秦正刚预料,要开防汛应急调度会。
这种会一般是晚上带班领导参加。
但今天秦正刚在,副镇长乔旭阳也来了,林骁就不用去了,于是在自己办公室待着。
本来想跟老婆聊聊天。
结果老婆那头忙着,没接电话。
他又想着可以给老丈人打个电话,说一下秦正刚的事——因为自己已经打定主意,要捞一把这个只知道埋头干活,却被县领导拉去挡枪的苦逼基层小领导了。
结果要打电话却想起来,外面大雨下着,连县里都在开视频调度会,老丈人作为一个市的主官现在肯定不闲着。
于是只能作罢。
林骁把手机丢在桌子上,一个人仰躺在办公椅,听着外面的洒洒雨声发呆。
突然灵光一闪。
“唉?想捞秦正刚,不一定非得找老丈人,靠我自己也可以啊!”
他大惊。
现在是防汛关键期,一般这种重点攻坚任务结束后,各单位都会论功行赏,评选优秀干部丶先进个人。
奖金不值一提。
最⊥新⊥小⊥说⊥在⊥⊥⊥首⊥发!
重要的是这个荣誉,对于干部今后的提拔任用,都是至关重要的。
那麽问题来了。
既然荣誉可以作为提拔任用的关键,那麽反过来,是不是也可以作为将功折罪的由头呢?
林骁想了又想,觉得很可行。
当然,要评选乡镇防汛先进个人,这个评选权在县里。
而要处分秦正刚,本来就是县领导那里通过气了的,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不会再有什麽变数。
也就是最近雨情诡异,全县都忙着防汛,所以处分决定才迟迟未下。
要想在汛期结束后,让县领导突然一拍脑门,把一个即将受到处分的干部评选为先进。
这是绝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但现在好就好在,汛期还没结束。
只要还有时间,一切就都有转机。
林骁嘴角翘了起来——他已经有主意了。
想让县领导把秦正刚评选为防汛标兵,这件事要走正规渠道是基本不可能的,只有两条路。
第一,就是官大一级压死人,让市里甚至省里领导发话。
这林骁能办,直接找老丈人就行。
但如果要找老丈人,就不用这麽费劲了,让他私底下给安阳县县长刘旺打个招呼,都能直接把秦正刚的处分给撤销了,完全没必要走评先进这个围魏救赵之计。
这是林骁的终极法宝,不到最后一刻轻易不能使用。
第二条路,就是舆论压制。
县里不给评先进是吧,那就先把秦正刚的先进形象包装出来,得到全镇乃至全县丶全市丶全省人民的认可。
林骁:我倒要看看你安阳县领导的头盖骨有多硬,能顶着民意处罚广大人民群众信赖的好干部。
当然,要是秦正刚的确贪赃枉法了,那麽县里该怎麽处分怎麽处分,没准还能落个秉公处理的评价。
但林骁知道,秦正刚的那些情况根本不叫个事。
国家打虎拍蝇这麽多年,网友也都是见过大风大浪了,什麽“表哥”“房叔”屡见不鲜。
秦正刚一没贪污受贿,二没乱搞男女关系。
要是县里真把他的处分决议公布出来,网友一看,好家夥,这镇长竟然把用来发展经济的专项资金用在了给村里建路灯?好官啊!
林骁都不敢想,县领导会被骂成什麽样!
所以他确信,秦正刚这样的情况,一旦他被塑造成了“网红镇长”,那麽县里乃至市里一定会为了民意就范。
最后的结果必将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非但不处分,反而大概率会进一步提拔任用。
林骁坐在那里琢磨了一番,觉得这条路子相当可行。
不过冷静下来。
他又理智地认识到,想达到自己需要的舆论热度,很难。
要是秦镇今天跌进水库里的那一脚,直接给他淹死了,那塑造成典型妥妥的。
可他没事,还活蹦乱跳的。
一个“安然无恙”的典型塑造起来,可比“躺着不动”的,要难多了。
林骁有点犯愁,这舆论推手的第一步该怎麽走。
他皱着眉头,捡起办公桌上的手机,翻看傍晚那阵拍的那几张照片。
翻着翻着,眼睛亮了起来。
赶紧给老同学张鹏打过去电话,电话很快接通。
“喂,鹏子,睡了吗?”
“没,憋稿子呢!”
张鹏的语气半死不活,叹着气问,“干嘛,找我喝酒啊?”
林骁道:“酒改天再喝,我今天在单位值班呢。唉,你那天问我有没有什麽新闻素材,我想到了一条,你看行不行!”
电话那头一下兴奋了起来。
“说来听听!”
“现在不是汛期嘛,我们镇里的重头工作也就是防汛,所以我找到的素材也是汛情相关!”
“又是防汛啊……”张鹏的语气一下嫌弃起来。
“是防汛,但也是不同的角度!”
林骁卖力吆喝,“我给你推荐一下我们镇长,一个扎根乡镇二十多年的优秀干部,今年已经43岁了。他很厉害,对基层……”
林骁一顿噼里啪啦。
把秦正刚如何担当作为,如何一心为民,对潮白镇的防汛薄弱点如何了如指掌,全部说了一遍。
末了他道:“鹏子,我们镇长这样的好干部,才是这个年代需要弘扬的正能量。我知道你们《南州日报》不光报导新闻信息,也经常会发先进典型人物,那我们镇长这样勤政为民的基层好干部,难道不值得报导一番吗?”
张鹏在那头听得直摇头,笑容平静。
他很不想驳老同学丶好兄弟的面子,但想了想还是道:“林骁,你这个镇长的确很优秀,也很正能量,但作为典型人物在《南州日报》上被报导,还远远不够格!”
张鹏连忙解释:“这可是省级日报,能在我们报纸上单独刊发的人物报导,要麽是各领域的顶尖专家,要麽是产生轰动效应的正能量好人……体制内干部,我们很少报导,尤其是活着的干部就更少了!”
张鹏的言外之意很明显了。
除非秦正刚是因公牺牲了,那可以广泛报导一下,怎麽歌功颂德都不为过。
但他还活着,而且活得好好的。
那就远远达不到登报宣扬的地步。
这个回答,林骁早已料到,却非常不服。
难道只有等好人死了,才能被歌颂丶被赞扬丶被崇拜吗?那样还有什麽意义?
就好比网上老说,正义迟到了,但并未缺席。
可是迟到的正义还是正义吗?
好人是死后哀荣,对他来说还有意义吗?
为什麽不能在好人还活着的时候,就让他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尊敬?
林骁怎麽想都不能理解。
但他也知道,张鹏身为记者,工作要求如此,也不是他自己能左右的。
即便他应承着兄弟的情谊,硬着头皮来采访了秦正刚,写了稿子交上去,大概率也会被主编毙掉。
就算不毙,也顶多在日报集团的下属小报上登个豆腐块。
那样就没有太大的意义。
林骁迅速放弃这条路,对张鹏道谢后,挂断了电话。
但他并未死心。
既然官媒大道走不通,那就走自己的自媒体野路子——潮白镇的官方抖音号已经30万粉丝了,官方微信公众号也10万关注了。
哼,谁还不是个大v呢!
其实林骁根本不用求人,只需要把自家的两个帐号用好,就足够在一定范围内掀起热浪。
不过网络媒介不同于《南州日报》这种官媒。
如果能上日报,稿件写得出不出彩不重要,这篇报导以及“秦正刚”这个名字,一定会在第二天准时出现在全省丶全市丶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的案头。
到时候秦正刚不是典型也是典型了。
但要想靠网络渠道引发关注,那就得挖掘角度丶足够猎奇,才能引来网友的点击丶关注和评论。
才有可能把热度炒起来。
这又很难办。
因为宣传风景,可以适当顽梗丶蹭热度,反正风景又不嫌丢人。
可宣传先进人物则不同。
体制内的典型宣传,本身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是不太适合搞怪丶蹭热度的,也很难得到网友的关注。
说白了,国人对于典型宣传本就很反感,懂的都懂。
一个没弄好,没把秦正刚宣传成典型不说,还很容易适得其反,被网友指责为作秀丶硬捧之类。
那可就太不值当了。
林骁越想越觉得危机重重,刚才的兴奋已然消失,此刻只觉得紧张。
然而短短几秒钟之后,他就镇定了下来。
富贵险中求,自古如此。
他打定主意要干成这件事,于是便一门心思琢磨,该从哪个角度切入才能让呆板的典型宣传变得有意思,还不至于引发网友的反感。
一时没有头绪。
这时就听见楼底下传来一阵哎哟大叫,然后就是乔旭阳的声音传上来:“秦镇没事吧……差点摔一跤,下雨了地上滑,您走路可得小心点……”
林骁从窗户口往下看。
看到乔旭阳打着伞,扶着秦正刚往车的方向走,秦正刚一瘸一拐的样子好像是扭到了脚。
林骁看得发笑,心想秦镇今天是怎麽了,怎麽老是脚打滑,摔了两次了……
念头一顿,眼神立马清亮起来。
他连忙给宣传干事周宝平打电话,电话接通便问:“宝平,我记得你之前跟我说过,镇长有一次腿骨折了,打着石膏还下企业查环保,对吧?”
电话那头的周宝平被问得一头雾水。
抬头一看,现在是晚上九点,这林副镇长也不知道抽什麽疯!
“是有这事,都四五年了吧……怎麽了林镇?”
“当时的照片你还有吗?”
“有!”
周宝平答得乾脆,“当时咱们镇的公众号刚创建不久,这篇稿子现在还在公众号上呢,有当时的照片!”
林骁大喜:“好,谢谢你啊,早点睡吧!”
然后就挂了电话。
周宝平在那头更加莫名其妙,心想这大周六的,林镇不会是真疯了吧?!
那头,林骁挂断电话后立马在“潮白窗口”公众号上搜了起来。
花了几分钟,还真搜到了那篇报导,果然找到了当时的照片——照片里,秦正刚一脚打着石膏,一手拄着拐杖,在工厂里检查环保整改情况。
图片上,秦正刚明明脸很严肃,可是配上这样一幅金鸡独立的造型,实在是喜感十足。
林骁看得直发笑,简直如获至宝。
把照片保存下来,又看着自己今天在堤坝上拍的照,确定了一件事。
“秦镇他……八成是扁平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