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赛道之王小小霸天
第1152章 抵达莫斯科
小
大
【个人推动历史,并非是一厢情愿的空想!】
在近十年的田径界,可以说没有人比李枫更闪耀!
从03年至今,李枫在劳伦斯体育奖完成了蝉联。
他用自己惊才绝艳的表现完成了,从“荣获”劳伦斯体育奖,到劳伦斯体育奖因李枫获奖而荣的蜕变!
收获如此荣誉的同时,也意味着李枫在这项古老运动陷入危机时责无旁贷!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遭遇信任危机了。
早在05年赫尔辛基世锦赛开始前,蒙哥马利被曝光时,就有无数质疑声对准了他。
结果就是他在赫尔辛基实现了蝉联。
2006年底,贾斯汀-加特林东窗事发,人们又将目光齐刷刷的看向了将“药罐”飞人加特林压着跑的李枫。
结果就是2007年大阪世锦赛,李枫完成了三连胜。
他一次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
并不断代表人类挑战极限!
当兴奋剂的风暴再次席卷世界田坛,李枫作为运动员的代表,作为国际田联名誉副主席,他将用实际行动,在莫斯科世锦赛上证明自己!”
2013年8月1日上午十点。
中国田径队短跑、跨栏、跳跃、竞走项目的部分运动员在体育总局举行了誓师大会。
今天是出征世锦赛的日子。
在誓师环节结束后,李枫作为运动员代表进行了发言。
然后在下午1点,代表团众人在首都机场乘机出发。
除了竞走队飞往德国跟意大利外教组队员汇合参加训练营外,其他人都是直飞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
李枫等人13点从机场准时起飞。
历经8个小时的飞行,降落莫斯科时,时间是当地的下午16点。
看起来像是跑赢了时间,因为跨越时区的缘故。
但其实是假的,因为此时国内已经是晚上21点了。
降落后,中心的先头工作人员早早就在此等候接机了。
一行人从机场的特别通道离开后,直接前往了驻地。
田管中心安排的驻地在卢日尼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两公里外的加加林广场附近的一座酒店。
住宿的标准严格按照总局下发的境外参赛住宿标准安排。
住宿安排好之后,刚好就是吃饭。
吃过晚饭之后,时间已经来到了六点左右,此时众人的任务就是去看体育场,然后休息。
因为经费充足的原因,近些年,每次参加世锦赛,代表团都是提前到。
这样就有充足的时间适应场地。
对于参赛运动员来说,也算是一种别样的加分项。
卢日尼基体育场坐落于莫斯科河的转弯处,静静流淌的莫斯科河为这座体育中心提供了肥美的草地。
一行人坐车只花了几分钟就来到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下车后,众人径直前往体育场。
这座体育场始建于1956年,当时的名字叫中央列宁体育场。
在1980年莫斯科举办奥运会时,这里曾容纳103000名观众,非常牛逼。
1992年更名为卢日尼基。
在1996年,这座开放式体育场迎来了翻新改造,将其因年代久远显露出的痕迹抹去,增加了看台上的顶棚,使其焕发了新的生机。
这次改造依然延续了苏联风格。
体育场的外观以简洁的线条和对称布局为主,色调不同于其他体育场,整体用深色,以灰色为主。
搭配了金属框架结构,给人一种庄重而大气的感觉。
而顶棚则是从内到外的对称矩形
工作人员带他们走的是北门,这里矗立着一座巍峨列宁雕像。
进到里面,映入眼帘的是看台上红色、黄色、橙色、蓝色还有绿色的座椅。
就像彩虹一样!
然后看向跑道,是浅蓝色的。
李枫等人很快从通道走向跑道上,来到跑道后,众人纷纷踩一踩,找找感觉。
苏丙天甚至蹲下身子,用手去摸。
这是他的习惯。
“枫哥,这里的跑道果然跟伦敦碗的差不多,你摸摸?”
李枫笑了,摇了摇头。
“哈哈,我就不摸了,热热身,跑两下就知道到底是不是差不多了。”
“好!”
一眼望去,偌大的跑道上有一些国家的运动员在进行适应性训练。
随着世锦赛的日子临近,可以预想到,以后来这里训练的人会越来越多。
李枫几人走到一旁的更衣室,然后快速从背包里拿出运动服和跑鞋换上。
重新回到跑道后,众人在教练的指导下,开始进行热身动作。
然后就是低强度的适应性训练。
每个人都不同。
李枫热身完毕后,先进行了小步跑,找找感觉,然后衔接高抬腿步行。
慢速行进中膝部抬至髋高,可以强化髂腰肌力量与髋关节灵活性。
然后是跨步弹性跑。
今晚的适应性训练只进行了一个小时左右,主要是适应为主,强度不高。
目的是活动活动身体,晚上好睡觉。
等回到酒店时,时间已经是当地的晚上八点过了。
出出汗是非常有用的,回到酒店后李枫洗了个热水澡,一下子就有睡意了。
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晚上洗热水澡=即将睡觉。
第二天早上七点。
吃过早饭后,众人驱车前往体育场,正式开始为期一周的阶段性备赛训练。
八月份的莫斯科温度在12c到22c之间,是全年最舒服的时间段。
但早间还是有些冷,李枫穿了一个中等厚度的外套。
刚到体育中心,还没下车,眼尖的葛格强就发现了情况,示意司机继续往前开,别在这停。
昨晚李枫到场内探场地了,大概率消息已经传开了,记者已经开蹲了。
最后是进了地下车库,走的特殊通道,才进到室内训练场,进行训练。
大赛前训练主要内容为练习起跑,模拟比赛项目。
为比赛找感觉为主,侧重于实战。
此时训练场上还有其他很多国家的运动员在进行适应训练。
不过远远望去,李枫没看到什么熟悉的面孔。
众人被工作人员安排到一块区域后,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训练。
繁琐细致的热身后,李枫来到起跑线前,非常认真地检查起跑器。
仔细调整踏板之间的距离,然后蹲下来蹬上去,踩一踩。
觉得差不多后,开始自顾自的做起跑准备、心里默念123..然后起跑、加速、再减速。
其他队友同样如此。
还没练一会,李枫就被熟悉的极具黑人特色的招呼声所吸引。
“嘿,我的朋友!”
李枫抬头朝着声音的方向一看,是博尔特他们来了。
牙买加的黄色运动员就跟中国队的红色运动服一样显眼,让人无法忽视。
博尔特此时已走到近处。
李枫见状停下动作,挥手回应的同时,顺势朝正在走向博尔特的雷战示意了一下。
没有人阻拦,博尔特几步就走到李枫身旁。
“好久不见,朋友!”
博尔特黑脸笑麻了,看起来心情非常的不错。
“是啊,尤塞恩,确实很久不见了,你最近怎么样?”
“欧,上帝啊,老实说我最近很烦躁,我不喜欢这种被人推着走的感觉,但又无可奈何!”
“哈哈,这也是一种另类的动力,不是吗?”
“嘿嘿,是的没错,可这比想象中要难很多,你知道吗,我们昨晚刚到酒店,反兴奋剂协会就来了,专门来为我们做检查。
我当时连行李都还没有放下,我知道现在我们是重点检查对象,但这种情况让我感到很窒息!”
博尔特摇头晃脑的诉说着自己的遭遇,颇有种发泄和倾诉的意味。
对此李枫笑了笑,回答道:
“都一样,我们昨晚也被检查了,他们的动作很快。
这次世锦赛的检查力度,应该是多年来最严格,同时也是最密集的一次!
国际田联需要以此挽回一些声誉,”
博尔特闻言,心里顿时好了一些,因为李枫他们遭受了一样的待遇,随即半开玩笑的说道:
“天啊,你可是副主席先生,他们居然这样对待你,实在是太过分了!”
然后又咧嘴笑着说:
“让他们查吧,反正我们是健康的,这是目前证明自己最好的方式了!
愿上帝保佑,这场风波早一点过去,我不想一直过这种,被人追着问“你吃了吗?”,“你到底吃没吃?”的无聊剧情。”
李枫微笑着拍了拍博尔特的肩膀。
“会过去的,国际田联比你我更急,他们会想办法的。”
“哈哈,我也是这样想的!”
简单的寒暄过后,博尔特回到了属于牙买加的训练区域。
自从大邱世锦赛过后,两人见面寒暄都是以闲聊为主了。
博尔特作为主动方,基本不再提及训练和成绩,或者吹牛说要刷新李枫的纪录之类的玩笑话了。
虽然他依然存有竞争之心,但连续几次ow大赛上的失败和打击,已经让他变得不再“天真”了。
尤其是去年伦敦奥运会上,当接力这块金牌也被李枫夺走后,博尔特在心态上,就更加的处于劣势了。
如果不是这次的风波,他根本不会过于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