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滔天大罪
“放屁,这是父王的遗诏,怎么会是假的?”
“若不是假的,你的手在抖什么?”
独孤昌这时才知道对方并没有看出这遗诏是假的,只是根据他的手抖动,才认定是假的。看来自己还是不够稳重。
独孤刖一步向屋内踏入,口中叫道:“本王子要去探视父王,任何人不得阻拦。”
独孤昌这时见他一人还拦不住,大叫一声:“拦住他。”
独孤刖这才走入一步,屋内什么情况都没有看见,就被两人挡在身前。
“二王子殿下,请回吧。”
“你们要干什么?连本王子都敢拦截,反了你们,来人呐,给本王子抓起来。”
从二王子队伍里窜出两人,闪电般的扑向那两人,四个人也不打话,就战在一起。这四个人都金丹高手。一打起来,便主动来到屋外,屋子里实在没有办法供他们展开手脚。
二王子见没人拦他便又径直往里闯。可是里边又电闪而出,出来两人,再次将二王子拦了下来。
“二王子殿下,请回吧。”
二人还是客气地对二王子独孤刖说道。
二王子万般无奈,只得退出。他因为毫无准备,只带了两名金丹出来。这还是他母妃提供给他的。按要求,他实际只有一个金丹护身。王室要为每一位王子提供一名金丹保护,但是可以自行去联系金丹,你要是能联系到排名第一的,那也是你的本事和运气。不过,王室只给了一个普通金丹护卫的钱,多出的要自己承担。
不过像二王子这类的人,那里又只有一名金丹保护,只是今天没有带出来。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那太子有问题,那遗诏有问题。
“来人呐。”二王子低声吼叫了一声。
立即便过来围在二王子身边。
“你们回去一人,让母妃再弄四五千人过来。”于是立即回去二人。
太子一见还有这样的。若是对方人一多,真的势大了,他也没有办法。眼珠一转,便想出一条绝妙的办法。
“来人。给我把这道门堵起来。”
里边一批小太监连忙搬来桌椅将这道门堵了起来。
“笨蛋,用砖石来。”太子吼道。
宫里随时都有可能维修这维修那的,所以宫里随时都准备有部份砖石。所以太子这时一吼,太监们连忙去搬砖石过来,
二王子一见要砖石堵门了,这还了得。立即下令:
“给我往里边冲。”
这一千人得到命令,虽然是在宫中,却也仗着二王子的身份,不管不顾的往里边冲了过来。
太子又是一声令下,刚才四名金丹,立时堵在门外,而从里边再走出两名金丹,一共六人,一齐堵在门外。
“谁越过这条线,定斩不饶。”太子在地上画了一条线,吼道。
六名金丹,还有数十人大内高手,硬生生的震住了这一千人的队伍。二王子也只能在一边干嚎。
才刚刚至深夜,二王子府那边便赶过来五千人。又是四名金丹带队。加起来就有六名金丹,六千名普通士兵了。
而太子这边,也及时的增加到了一千人。不过,太子这一千人都是宫中金龙卫,被太子征召过来。这些人都是懵逼得不行,这是怎么回事,两位王子就敢在宫中动招了。这就没人管吗?那国王在哪里去了?
但是太子一向监国,这个时候叫人,肯定得向着太子吧。所以这一千人便跟着太子过来了。有了一千金龙卫守护,外边那六千人也不敢硬来。
就这样两边的人就对峙起来。
可是,天还没亮,就又有一波士兵约莫五千人赶了过来。原来是三王子他们得到消息,带人赶了过来。于是这三波人都对峙起来。
三名王子也懒得答话。各自在自己阵营里待着。
太子心里又不淡定了,派人跑去找到王后,由王后再度调过来五千禁军。这些都是正规军,与二王子和三王子的私人武装可不同,这些人都是能以一挡十的存在。尤其是那一千金龙卫,更是千里挑一的战士。
至此,太子也终于有了底气。看着被封得严严实实的门洞口。心中终于有了一点得意。这本是一座冷宫,建修时,就只修了一道门,而没有窗。墙体也特别厚实。现在门洞一堵,有他们在这守着,可以说是没有任何人可以进得去。
但是到天亮的时候,四王子、五王子也相继各带了四五千人员过来。
到目前为止,独孤病一共六个儿子,就有五个儿子带兵来堵住了大门。就如同抵御外辱一样,天子守国门。
三公终于出现了。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逼宫么?想造反么?”公孙长之说道。
这时候五个王子,可没有人理会于他。
见没有人理会,御史东方正我也道:“宫中金龙卫今天谁当值?”
还是没有人理会。在太子阵营中的金龙卫见御史过问,想要过去回答,但是却被太子死死的拉住。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没事。毕竟太子是继位的。
于是首辅和御史二人在这里又连续申明,若是国王已死,那就办理丧事。但就是没有一人理会。最终,他们三人只得灰溜溜的离开。
首辅公孙长之大哭,一边骂道:“你们这些孽子,对父王不孝,是为滔天大罪。还奢望继承大宝,试问,这天下谁敢交到你们手中?”
太尉听首辅如此骂人,也不由得动容。但是一点私心却是让他不得不这样下去。
首辅公孙长之对太尉说道:“太尉,现在只能由你出面,到宫外去调动军队过来。否则,你看这一个个孽子,哪里顾得上国王的丧事。他们在乎的是他们什么时候能够一登大宝。”
太尉对首辅道:“首辅大人,下官是受先王之命,若是要调动军队,需出示虎符的一半。若是没有虎符出示,恕难调动一兵一卒。”
首辅公孙长之一听,立即气得脸若猪肝。指着太尉道:“你……你……”
御史一见,也立即明白太尉的心思。可是太尉这一借口,也是确实是实情。不仅是国王,就是前几代先王,也是这样规定的。只是国王被封在那间小屋,生死不知,这虎符又在哪里?
太尉说道:“为了结束这闹剧,下官的意见是立即册封太子,由太子登基,立即便化解了这样的结局。”
御史知道他与太子的关系。其实这并不是秘密,在朝为官的,基本都知道。王后是太尉的女儿,太子是王后的儿子,你说这关系还用人说嘛?
到了这个时候,太尉自然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促使太子顺利登基。
御史东方正我说道:“这个时候,我也直说了。太子并不合适。我比较看好小六子独孤鸿。这个人忠孝两全,又聪慧过人,还立过大功。太子监国八九年,他立过什么功?”
首辅公孙长之也道:“你看太子这个人做的可是人做的事?不要说继承大宝,就是再继续做太子,我也是不同意的。”
太尉尉迟叹也是脸一红,这太子做的事确实也是过分。他若不是过分,其他几个儿子又哪里敢这样堵住了大门,不让人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