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轻车简从
屈知蝉用手在大路两边一指,道:“不用带队,这两边不是?”
众人这才齐刷刷的向道路两边看去,果然一派绿油油的景象。当时来的时候,觉得道路两边就是庄稼,这不很正常的现象嘛,所以没有觉得有什么异常的。但是现在这一看,却实在不同了。第一,土壤的颜色也不同了,黑色的土层,上面长满绿油油的庄稼。表层土壤虽然被酷日晒得有些发白。但是深层次的土壤中,还是满含水份的。而上面种植的粮食,好像也有些与众不同,其根系甚是发达,直达土壤的深层。在更深的土壤中扎根吸取水份和养料。
首辅公孙长之俯身拔出一颗庄稼,顿时眼前一亮。这棵庄稼的根,竟然有一尺之深,包含着硕大的泥土,显得十分健壮。
大家看到这个,禁不住的连声叫好。就连一向从不关心军事以外的事情的尉迟叹,都忍不住跑到田边,用手刨开一层土壤,查看这些粮食在土壤中深层次的根系。见到这一种情况,也不由得啧啧称奇。
尤其是国王独孤病,就跟孩子一般,顺着田埂,跑东跑西,害得那些侍卫也跟着跑东跑西。
而国王独孤病却是把眼一瞪,道:“跟着我干什么,你们要是把庄稼踩坏了,当心朕砍了你们的狗头。”
这时候,还首辅公孙长之出来解围。他大声喊道:“陛下,我们再到其他地方去看看。”
“哦,对,对,对。屈知蝉,你说说,还有哪些地方是改田成功了的。快带我们去看看。”
“陛下,因为时间关系,这一次,我们只是改造成功了三十万亩良田,各地都有一些。要不就到邦府附近去看一看?”屈知蝉躬身答道。
没想到独孤病却又是把眼一瞪,“只看看你邦府附近?你想糊弄朕?朕要到最远的地方去看一看。哦,对了,东方爱卿、尉迟爱卿,你们就不要跟着我跑了。你们还有事,去做你们的事情去吧。有长之跟着我就行了。”
三人连忙躬身称:“是,陛下。”
随后,国王独孤病一行到了安答邦最远的胶原县去实地察看,果然,跟这边情形差不多,胶原县只改造了约一万亩良田,另有两万亩火烧地。这一万亩是全部种植了粮食,而且长势良好。另两万亩火烧地却是一根杂草都没有种。这种大旱时节,种了也是白种,再加上需要用井水浇灌,人力也完全供应不上。所以,干脆就放弃。这是满仓制定的种植策略,事实证明,这种策略是完全正确的。
“看来屈知蝉没有骗朕。小六子也更没有骗朕。”独孤病这时,却又有一种想大哭一场的冲动。“可惜呀。后悔呀……”
首辅公孙长之问道:“看见庄稼长势如此之好,陛下为何还生出可惜、后悔之心呢?”
“唉,真是可惜呀。朕现在是后悔得要死啊。”独孤病有点想要捶胸顿足的感觉。“当初小六子向朕推荐这种改田之法,可是朕却不敢相信啊。朕也因此将他们六弟兄全部下放到地方做事,就是想让他们开动脑筋,为地方办些实事。没想到这才半年时间,小六子就取得重大成就。只可惜朕当初没有听信他的,让全国都推行这种改田之法。否则,今年也不惧这大旱之年了。”
“唉,是呀。要是在全国同时推广这种改田之法,那不要说今年,只怕是永世也不惧这大旱之年了。不过,王上也不必自责。王上身系天下,自然不敢做这冒险之举。若是失败,则天下都会平白无辜的遭受这缺粮之苦了。”公孙长之虽然也是惋惜,但是却不如国王那般后悔。作为一国之首辅,自然要以老成持国,新鲜事物可以试一下,但是必须要在试验成功之后,方可推行。否则,也会出大乱子的。
“好了,不说这些了。明天我们到卧龙邦去看一看。想必卧龙邦比这安答邦应该更好。”独孤病虽然苦恼,但是想到天下老百姓最终会幸福起来,心里也就好受多了。
从安答邦一路走来,到了卧龙邦的边界,屈知蝉停步,目送国王进入卧牛镇。
国王的庞大车队进入卧牛镇后,奇怪的是,没有任何一人前进迎接,而镇上也没有特别为此张灯结彩。镇上行人依然是我行我素,对如此庞大的车队根本就不予理睬。不要说百姓,就算是以前拱卫京师的黑龙卫,还可见三三两两的巡逻人员,可是见到如此庞大的车队,只是顺着道让到一边。并不行跪拜之礼,甚至连最基本的拱手为礼,都不曾有过。
这是什么情况?难道卧龙邦完全不知道国王亲自前来视察?就算不知道,国王在安答邦闹了好几天,难道也没有消息传过来?
独孤病叫来独孤鸿问道:“小六子,你说卧龙邦怎么不来迎接朕呢?是你没有通知到位?”
六王子独孤鸿额头立即见汗。顾不上擦汗,对独孤病道:“父王恕罪,儿臣确实是跟阿秀通过气的。可是她说:‘国王视察,是要见到最真实的一面,我们若是张灯结彩,夹道欢迎,还是真实的一面吗?其实,我倒想建议,国王陛下轻车简从,微服私访。这才能看到最真实一面。’所以儿臣就没有再要求她要怎样作了。”
独孤病一听,心中一震,暗道:这轻车简从,提得实在是好。在这德鲁比,还有谁会对朕不利呢。朕平时里是爱民如子,民自然会视朕如亲人。像我这样,一次一万多人,这一路行来,不知要花费多少?这都是民脂民膏啊。看来今后应该多注意一些了。
刚刚穿过卧牛镇,在路边一口水井处,一座大型转轮分左右两个轮台,中间一铜链上挂着无数个水桶。随着两边转轮向前踏出,一桶水便提出了井口。再往上升一步,即自动将桶中的水倒进井边上的沟中。而水流则顺着水沟流到田边的水沟之中,就这样,便完成了对田地的灌溉。
“停。停。”独孤病连忙叫停了车队。
独孤鸿则亲自扶着他走下他的御辇。
转轮上共四个农人,一边两个,他们的两只手,吊着上面垂下的吊索。两只脚不停的向前跨出。每跨出一步,即有一只水桶从井口升上来,将水倒入前面的沟中。四个农人不断的向前迈出步伐,即有井水不断的从井口升上来。
独孤病大感惊异,问道:“这是什么?”
独孤鸿摇摇头,道:“儿臣也不知。儿臣走的时候,还没有这些东西。这跟父王回来,也才是第一次见到呢。”
井这个东西,所有人都是见过的。只是大家日常使用的都是浅井,总深不过一丈。都是泉眼自动往外冒出泉水的。深井是到了安答邦后,才见到的。浅井是人直接用手往上提。而深井也是加了一根长长的竹竿,有的特深的井,还绑上两根竹竿的。可是却从没见过用脚踏的。这用脚踏一步,就提上来一桶水,踏一步,就提上来一桶水。这样取水当然就更加的先进了。
四个农从见到有人在参观他们取水,也不介意,仍自各自奋力的向前踏出他们的步伐。
独孤病每听到一声倒水的哗哗的水声,便感觉到一阵清凉。忍不住问道:“这水能喝嘛?”
其中一个农人笑着答道:“能喝,怎么不能喝呢?俺们全镇都是吃的这个水。”
另一个农人也笑道:“这水可甜了。”
“小六子,快去取只碗来,朕要喝一口。”
其实哪用得着王子亲自去取,小太监立即就取来了一只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