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1958荒年,我带着生产队吃肉瓜州有点甜
第652章 老头子的考校
小
大
“那我就放心了。”
柯秋露笑眯眯的,手中的动作快乐不少。
不大一会儿,院内的雪就被清理干净了。
打扫好后,两人一块走进堂屋,柯秋露打来热水,让王小北洗手。
洗完,王小北顺手拿起桌上那封信,拆开来阅读。
柯秋露看见,连忙把头探了过来,眼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小北,到底是谁给你寄的信啊?”
王小北闻言,不动声色地翻过了写有陆洋信息的那一页,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就是个普通朋友。”
说完,他又低下头,继续看信。
柯秋露撇了撇嘴,一脸不以为然:“你什么时候在港岛还有朋友了?我怎么一点不知道?”
“哦,对了,今天滑冰场第一天开,你打算去溜一圈不?”
“哦,当然去,小西他们也说要过去。昨天不是刚下了一场雪嘛,我想着上午滑冰场可能还没准备好,打算下午过去看看。”
王小北边看信边说,头也没抬,随即又问道:“你下午去不?要是去的话,咱们一块啊。”
“我就算了,下午我跟我妈还有别的事得呢。”
柯秋露说完,转头向安爷说道:“安爷爷,我先回去啦,晚点再给你送饺子来。”
安爷笑眯眯地颔了颔首:“行,路上小心。让你妈别太辛苦,包少一点,我这老头子吃不了多少。”
“好嘞,安爷爷。那我先走一步了。”
柯秋露应了一声,打了声招呼便离开了。
王小北目送她远去,再次将注意力拉回到手中的信上。
按着邹德宇的计划,陆洋的公司已经一步步踏入圈套,合同也顺利签订。
只要后续没有人插手,陆洋的公司几乎就是囊中之物,或者更确切地说,大半资产将归他所有。
但要是在关键时刻有人站出来与他对抗,那结果便是两败俱伤,自己大约会亏损30万港币。
即便真有人愿意帮助陆洋,只要王小北故意拖着尾款不结,那些货物也会让陆洋的仓库压力山大,短时间难以消化。
至于那份让陆洋违约后难以脱手的订单内容是什么,他倒不是特别清楚。
他的目的并不是要陆洋破产,而是让他为己所用,为自己赚钱。
如若必要,他甚至可以考虑再投一笔资金进去。
“这段时间练功了没?”
正在王小北沉思的时候,安爷忽然问道。
王小北回过神,嘴角勾起一抹笑,轻轻点了头:“练了,平日里在家也常练,一到周末就跟子昂、子新切磋。”
说完,他把信仔细收好,“师父,要不检查检查徒弟的功课?你老总念叨着要传我那套八大枪,到底啥时候开课哟。”
安爷一听,背着双手悠悠站起,走往外走去。
王小北心领神会,这准是要考验他。
他紧随其后,走向院中。
安老热身了一会,就摆出架势,朗声道:“来吧,看看你小子有没有偷懒。”
“师父,那你可得站稳了,别让弟子一不留神给推倒了。”
王小北边笑边出招,但这并非全力。
八极拳本就讲究贴身短打,迅速制敌,二人你来我往,拳风呼啸,好不热闹。
较量之中,但凡有一方实打实地被击中,便算落败。
一番激烈比划,王小北一个“马步冲靠”巧妙地将安老轻轻推开,收招笑道。
“师父,你五招,我三招,即便是差点儿,但也相去不远嘛,还算及格不?”
老头子弹了弹棉衣上的尘土,微微点头:“嗯,还算可以。”
随即,他叹息一声:“哎,到底是年纪大了。早个十年,你小子学了一年能碰到我一下,就算你本事。”
王小北嘿嘿一乐:“师父,你可别小看了我。那是我让你呢,真要全力以赴,那可真说不准。”
其实,安爷身子骨并不算差。
这一年多喝井水调养,硬朗得很。
只是上了年纪,让他的出招速度和力道节奏不可避免的慢下来。
听了这话,安老翻了个白眼,旋即抄起手中的棒子:“来吧,让我看一下你的棍法。”
王小北一听,不自觉地往下方瞄了一眼。
安老见状,脸色顿时一沉。
“想岔了,我马上练。”
王小北话音刚落,便急忙跑去拿棍。
二人随即开始对练起来。
王小北的棍法可就逊色多了。
他自认为已经将棍法舞的虎虎生风,结果一次也没碰着安老的衣角,反倒是自己挨了好几下打。
不过这次安老并没有打击他。
只淡淡留下一句:“还算凑合,回家好好练,等到火候到了,我自然会教你别的。好了,回家吧。”
说完,安老背着手踱回了屋内。
王小北见状,笑着跟了进去,简单打了声招呼后便离开了。
回到家,王梅正剁菜拌馅,王家和在一旁和面。
一家人正准备包饺子。
“小北。”
刚进门,就听见武俊山在后面喊他。
王小北转身应道:“啥事儿?”
武俊山笑眯眯地说:“我刚才在武术班那边玩呢,想着下午叫你一起去滑冰,看你回来了,就来问问看。”
“下午我过去,小西他们也去,到时候咱们一块儿。”
王小北随口应了一声。
“哦?那说定了啊。”
武俊山点头答应,眼睛盯着王家和和的面团,满是羡慕地问:“叔,你们家白面真多啊。”
王家和闻言,淡淡一笑:“嗯,家里人多,所以多备了些。”
武俊山听后一脸艳羡:“真好,叔,你们家孩子这么多,粮食不应该很紧张吗?怎么没换成糙粮?”
王家和手上的动作微微一顿:“哦,换了一些,这些是小北他大伯家送的。”
十岁到成年这段时间的男孩,正是长身体的黄金期,吃多少都觉得饿。
那食量,简直是骇人。
如今这年月,粮食紧巴巴的,不少人家都开始拿精米细面换那些粗粮来填肚子了。
这档子事儿,王家和心里明镜似的。
整个院子上下,估摸着没几户还没换。
而他们家,在这大院里头,孩子可是最多的。
可他又不能实话实说,透露这些都是王小北从黑市上换来的。
只能随口编个理由,说是从大哥那边匀过来的。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
柯秋露笑眯眯的,手中的动作快乐不少。
不大一会儿,院内的雪就被清理干净了。
打扫好后,两人一块走进堂屋,柯秋露打来热水,让王小北洗手。
洗完,王小北顺手拿起桌上那封信,拆开来阅读。
柯秋露看见,连忙把头探了过来,眼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小北,到底是谁给你寄的信啊?”
王小北闻言,不动声色地翻过了写有陆洋信息的那一页,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就是个普通朋友。”
说完,他又低下头,继续看信。
柯秋露撇了撇嘴,一脸不以为然:“你什么时候在港岛还有朋友了?我怎么一点不知道?”
“哦,对了,今天滑冰场第一天开,你打算去溜一圈不?”
“哦,当然去,小西他们也说要过去。昨天不是刚下了一场雪嘛,我想着上午滑冰场可能还没准备好,打算下午过去看看。”
王小北边看信边说,头也没抬,随即又问道:“你下午去不?要是去的话,咱们一块啊。”
“我就算了,下午我跟我妈还有别的事得呢。”
柯秋露说完,转头向安爷说道:“安爷爷,我先回去啦,晚点再给你送饺子来。”
安爷笑眯眯地颔了颔首:“行,路上小心。让你妈别太辛苦,包少一点,我这老头子吃不了多少。”
“好嘞,安爷爷。那我先走一步了。”
柯秋露应了一声,打了声招呼便离开了。
王小北目送她远去,再次将注意力拉回到手中的信上。
按着邹德宇的计划,陆洋的公司已经一步步踏入圈套,合同也顺利签订。
只要后续没有人插手,陆洋的公司几乎就是囊中之物,或者更确切地说,大半资产将归他所有。
但要是在关键时刻有人站出来与他对抗,那结果便是两败俱伤,自己大约会亏损30万港币。
即便真有人愿意帮助陆洋,只要王小北故意拖着尾款不结,那些货物也会让陆洋的仓库压力山大,短时间难以消化。
至于那份让陆洋违约后难以脱手的订单内容是什么,他倒不是特别清楚。
他的目的并不是要陆洋破产,而是让他为己所用,为自己赚钱。
如若必要,他甚至可以考虑再投一笔资金进去。
“这段时间练功了没?”
正在王小北沉思的时候,安爷忽然问道。
王小北回过神,嘴角勾起一抹笑,轻轻点了头:“练了,平日里在家也常练,一到周末就跟子昂、子新切磋。”
说完,他把信仔细收好,“师父,要不检查检查徒弟的功课?你老总念叨着要传我那套八大枪,到底啥时候开课哟。”
安爷一听,背着双手悠悠站起,走往外走去。
王小北心领神会,这准是要考验他。
他紧随其后,走向院中。
安老热身了一会,就摆出架势,朗声道:“来吧,看看你小子有没有偷懒。”
“师父,那你可得站稳了,别让弟子一不留神给推倒了。”
王小北边笑边出招,但这并非全力。
八极拳本就讲究贴身短打,迅速制敌,二人你来我往,拳风呼啸,好不热闹。
较量之中,但凡有一方实打实地被击中,便算落败。
一番激烈比划,王小北一个“马步冲靠”巧妙地将安老轻轻推开,收招笑道。
“师父,你五招,我三招,即便是差点儿,但也相去不远嘛,还算及格不?”
老头子弹了弹棉衣上的尘土,微微点头:“嗯,还算可以。”
随即,他叹息一声:“哎,到底是年纪大了。早个十年,你小子学了一年能碰到我一下,就算你本事。”
王小北嘿嘿一乐:“师父,你可别小看了我。那是我让你呢,真要全力以赴,那可真说不准。”
其实,安爷身子骨并不算差。
这一年多喝井水调养,硬朗得很。
只是上了年纪,让他的出招速度和力道节奏不可避免的慢下来。
听了这话,安老翻了个白眼,旋即抄起手中的棒子:“来吧,让我看一下你的棍法。”
王小北一听,不自觉地往下方瞄了一眼。
安老见状,脸色顿时一沉。
“想岔了,我马上练。”
王小北话音刚落,便急忙跑去拿棍。
二人随即开始对练起来。
王小北的棍法可就逊色多了。
他自认为已经将棍法舞的虎虎生风,结果一次也没碰着安老的衣角,反倒是自己挨了好几下打。
不过这次安老并没有打击他。
只淡淡留下一句:“还算凑合,回家好好练,等到火候到了,我自然会教你别的。好了,回家吧。”
说完,安老背着手踱回了屋内。
王小北见状,笑着跟了进去,简单打了声招呼后便离开了。
回到家,王梅正剁菜拌馅,王家和在一旁和面。
一家人正准备包饺子。
“小北。”
刚进门,就听见武俊山在后面喊他。
王小北转身应道:“啥事儿?”
武俊山笑眯眯地说:“我刚才在武术班那边玩呢,想着下午叫你一起去滑冰,看你回来了,就来问问看。”
“下午我过去,小西他们也去,到时候咱们一块儿。”
王小北随口应了一声。
“哦?那说定了啊。”
武俊山点头答应,眼睛盯着王家和和的面团,满是羡慕地问:“叔,你们家白面真多啊。”
王家和闻言,淡淡一笑:“嗯,家里人多,所以多备了些。”
武俊山听后一脸艳羡:“真好,叔,你们家孩子这么多,粮食不应该很紧张吗?怎么没换成糙粮?”
王家和手上的动作微微一顿:“哦,换了一些,这些是小北他大伯家送的。”
十岁到成年这段时间的男孩,正是长身体的黄金期,吃多少都觉得饿。
那食量,简直是骇人。
如今这年月,粮食紧巴巴的,不少人家都开始拿精米细面换那些粗粮来填肚子了。
这档子事儿,王家和心里明镜似的。
整个院子上下,估摸着没几户还没换。
而他们家,在这大院里头,孩子可是最多的。
可他又不能实话实说,透露这些都是王小北从黑市上换来的。
只能随口编个理由,说是从大哥那边匀过来的。
请收藏本站:。笔趣阁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