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学校菜地有人偷菜
这些事情,王小北自然不能明说。
知道内情的人屈指可数,连许多执行任务的人恐怕都不清楚,那些被调走的人究竟是去做什么了。
望着眼前一脸疲惫的潘婶子,王小北不由叹了一声。
潘嘉平好不容易回城了,人却忽然失踪,这打击哪个接受的了。
想了一下后,他又关切地问道:“婶子,你这边有什么难处吗?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潘婶摆了摆手,“目前还能过去,池老师也住这边,我去找过了。”
闻言,王小北沉吟一会儿,轻轻点头:“那好,我就不打扰了,先回去了。”
说完,他起身告辞。
潘婶子随即起身相送,一直送到门外。
王小北告别之际,目光落在门槛边的灶台上,随手抽出30块钱,轻轻放在了上面。
“婶子,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我会再来探望你的。”
“小北,这……”
王小北看见这情形,知道对方会推辞,二话不说,转身离去。
重新回到家后,他心中还是琢磨。
潘嘉平怎么就跑向遥远的西北了?
他有那个水平吗?
想着想着,嘴角不禁勾起一抹笑。
算了,至少潘嘉平是安全的。
只是,按照那第一枚蘑菇蛋爆炸的时间来看,老潘怕是要4年左右才能回来。
“小北,你在嘀咕啥呢?”
王小东躺在炕上,一脸好奇地问。
“没啥,睡吧。”
王小北随意应了一句,拉过被子,蒙头就睡。
第二天,日升月落,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
王小北进了教室,照常开始了上课。
“清莹,你说,学校里养的那2头小猪,等它们长大,咱们能不能分到一点?”
教室里,武俊山趴在桌上,凑近赵清莹问。
学校新搞了个养猪活动,只不过数量仅限2头,还全是教职员工在弄,学生们沾不上边。
赵清莹抓着自己的长辫子,摇了摇头:“天知道呢,才2头猪,学校这么多人呢,我看悬得很。”
雷飞扬也跟着点头:“可不是,咱们种的那些菜,到时候能分咱们点,也就心满意足了。”
周围的同学听到这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的确如此。
上午的文化课结束后,下午便是实践劳动——前往菜地。
趁着土地还没有上冻,众人忙着施肥浇水,毕竟一周只有这么一次机会。
到了地里,二人一组,合力抬起粪桶,从河边打水灌溉。
每次只提半桶,毕竟还是有点重的。
“不行了,真干不动了。”
几个小伙伴正忙活着,钱珊珊和胡蕙兰却已经扔下扁担,用力揉着酸痛的肩膀,抱怨声来自胡蕙兰。
“我这胳膊都快散架了,还怎么干啊。”
钱珊珊也在一旁,揉着自己的肩。
武俊山他们正忙着给田地施肥,肚子里不停的咕咕着,他不由得嘀咕:“这肚子饿的厉害,啥时候能吃饱饭啊。”
说着,他朝钱珊珊撇了一眼,“你家条件该比我们好些吧,爸妈双职工供着你一个,好东西都往你碗里夹了。”
钱珊珊坐在土坡边,听到这话,无奈地翻了个白眼:“我们的口粮标准还不是一样?只不过我饭量小而已。”
雷飞扬闻言接茬道:“现在除了那点定量,根本没别的东西能填肚子,我那一份,三两口就没了,连牙缝都不够塞的。”
他又接着抱怨:“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尽头啊?”
武俊山摆了摆手,一脸愁容:“谁知道呢,听说现在买粮食还得搭那些代食品,比例还不低,我妈从粮站听来的消息,月底可能还得调整比例呢。”
雷飞扬一听“代食品”三字,顿时翻了个大大的白眼:“你不提还好,上次问你觉得代食品味道怎么样,你还说好吃。天哪,那玩意儿简直是难以下咽嘛。”
武俊山闻言,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你就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了。你爸妈都有工作,爷爷工资又高,家里根本不让你吃那玩意。”
“你倒好,还好奇,要是真好吃,你奶奶能不让你吃?”
他们家不一样,只靠一个人的工资勉强养活三个人,日子自然是紧巴巴的,哪有那么多余裕。
相比之下,雷大爷家条件好太多了,工资高,实在没法子了还能下馆子,至少不会饿着。
一旁的王小北听着这些,心里盘算着,现在搭售的比例已经是一成了,估摸着再过些时间,这比例怕是要噌噌上涨,听说最高的时候能达到一半呢。
“哎,别发牢骚了,赶紧干活吧,再磨蹭天都要黑了。”
胡蕙兰站起身,拍打着身上的尘土,嘴上虽是抱怨,身体却已经先行一步,继续投入到劳作中。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重新干起了农活。
钱承福挑着水桶走过,朝王小北问:“你们这菜地里,少菜了吗?少了多少?”
王小北目光掠过菜田中的白菜,轻轻点了头:“确实少了点,不过还好。到时候间苗移栽,补救一下就行了。”
这一片田地,平日里除了除除草、施施肥、浇浇水,基本没人过来看。
菜地里的蔬菜,因此没少遭偷。
钱承福一边将水桶甩进河中,打满水后,又望向地:“得找个法子,不能再放任下去了,不然早晚给人祸害光。”
说完,提着水桶离去。
王小北望着他的背影,也转身投入到自己的活计中。
回到学校,学校就出了规定,晚上要派两位教职工到菜地值守,以防夜间有人过来偷菜。
……
时间一晃而过,气温逐渐转冷。
元旦悄然而至。
刚巧元旦在周五,学校放假一天,连同周末,共是3天。
下午放学铃响,天空中飘起了鹅毛大雪。
回到大院,王家和张美英他们还没回家。
中午闷起来的煤炉没有熄,王小北用火钳拨了拨,清理掉底层的煤灰,加上一块新煤球,然后坐下来取暖。
拧开收音机,播音员的声音清晰传来,播报着时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