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大院商量怎么买菜

那时,不论菜市场、副食店还是街边小摊,几乎每处卖东西的地方都能见到大白菜的身影。

更有大卡车做的流动摊。

据说,每年这场白菜会战的参与人数能达7万多人。

北平郊区的公社、大队里的人肩挑背扛,车拉筐装,成群结队地将白菜送往城市各处。

这事儿重视到何种程度呢?

哪怕你正在工厂上班,只要说去买冬储大白菜,领导二话不说准你假。

当然,假虽然给,工资可是要扣的。

为什么大家不约而同选在这10天抢购?

是因为国家有补贴政策,价格较平日低了足足三成。

错过这个时节,白菜不仅价格上涨,一旦遭遇霜冻,保存就成了大问题。

饭桌上,张美英又叮嘱了几句:“对了,明天天气开始凉了,多穿点衣服,别冷到了。”

说完,她又自言自语:“真是怪了,今年这天气,怎么降温这么迟?都晚了快半个月了。”

每年一到十月中旬,气温就开始下降,早上和晚上的温差很大。

白天中午热的不行,但傍晚早上又冷的得穿棉衣。

王家和也点头道:“不知道啊,这天气确实古怪得很。”

话语间,他皱着眉头:“你说,每人就分那么五十斤大白菜,要吃四个月,还不算是中间放坏的,这够吃吗?”

回想起去年,因为大家伙都要炼钢,农田里的菜几乎没人管,导致蔬菜很少。

本以为今年能有好转,可现在的情况却似乎和去年一样。

张美英也是摇头:“不清楚,听人说,今年田里的大白菜遭了心腐病和烂斑病,还挺严重的。”

王家和听了,轻轻点了点头。

做为乡下人,他对这两种常见白菜病害并不陌生。

心腐病让白菜从芯开始腐烂,如同失去生命力的黄叶子,带着腐败的气息。

烂斑病则是从叶片边缘开始,逐渐化出脓水。

无论遭遇哪一种,产量都要减少一半。

张美英笑着说:“好了,总比去年强些吧,去年那会儿每家有多少菜啊?”

王家和一想,也不得不承认,于是没说话继续吃着饭。

然而,王小北却有不同的看法。

虽然大白菜比去年多了一些,但平均下来每天也就4两左右,还得考虑储存过程中的损耗。

4个月算下来,每人每天最多2两。

更别提去年还有各式各样的副食品可以补充,如糕点、干货和罐头,那些不仅能够填补饭桌的空白,还富含营养。

相比之下,大白菜的营养价值几乎没有。

何况今年那些副食品也买不到了。

看样子,这个冬天恐怕是难熬的,与去年相比,情况只可能更糟。

正当大家心中各自盘算时,杜大爷的喊声从外面传来:“开会啦,都来开会啦。”

王家和叼着烟,眼神中带着疑惑:“这又是唱哪一出?”

张美英放下手中的饭碗,站起身解释:“应该是冬储大白菜的事,雷大妈今天早上提了一嘴。”

众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没吃完饭的端着碗,吃完了的直接起身,一块往外走去。

走出家门,大院里的老老少少纷纷聚拢而来。

杜大妈清了清喉咙,站在人群中央开腔道:“今天把大伙儿叫过来,就是要说说白菜会战。”

大家听完,脸上尽是笑意。

“杜大妈,今年还是一样的吗?”

赵兴德的媳妇笑眯眯地问道。

杜大妈轻轻摇头,“哎,今年可不一样喽。大家都知道,每人只能分到50斤大白菜的事吧?”

赵兴德媳妇瞬间笑不出来了,“这怎么回事啊?以前那会儿,白菜想买多少有多少,每个人起码有上百斤,红薯土豆这些也是菜。”

“今年倒好,白菜只有50斤,红薯土豆还是粮食。”

四周的人闻言,纷纷点头赞同。

之前,大白菜没有定量,而且红薯土豆随便买,只要你有钱舍得就行。

家里每个人少说也有100多斤,人口多的,一家就有上千斤菜。

现在倒好了,只有五十斤的定量了。

杜大妈轻叹一口气,接着说:“这是上面说的,咱也只能服从。先不管别的,还是先讲讲怎么买大白菜吧。”

说着,她的目光转向张美英,“美英在副食店,让她帮我们挑挑好的一级白菜,价格贵一点也认了。毕竟,今年不比往年。”

张美英感受到众人看来的期盼目光,微笑说:“放心,到时我会给大家挑最好的。要是有新鲜好菜到了,我立马通知咱们大院。”

白菜按品质被分为三等。

一等菜,菜心包裹得严严密密,分量重,价格自然也高些,可好吃不说存放时间也长,这样过年之后也有菜吃。

二等、三等菜则是菜心稀疏或已经开始开花的那种。

谁不想买到那菜心紧实的上好白菜呢?

杜大妈点点头,开心的说:“好,那就辛苦你了,美英。”

张美英连忙摆手,“哪里的话,说啥辛苦不辛苦的。去年那会我刚搬到大院,还没和大家熟悉,都没能给大家搭把手呢。”

“你平日里对咱这院子的照顾,大家都看在眼里呢。”

“就是,对亏了美英……”

……

院子里的人纷纷附和。

杜大妈见此情景,又开了口:“我们还是老样子,谁在外面瞅见好菜了,吆喝一下,咱们一块儿去买。”

北平周边的保障任务年年提早布置,只是这菜地里的收成,有好有赖,想吃到那顶好的,还得拼点运气。

早几年,谁家要是看到好菜,就会回大院吆喝,大伙儿便浩浩荡荡前去买。